静网PWA视频评论

企业对“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面临国际化问题,即走出去的问题。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和问题,企业必须妥善加以处理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本文基于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风险的分析,剖析和探讨了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在国际化即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应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策略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了笔者自身的工作行业即电力工程行业的情况和特点加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企业 走出去 风险防控 体系构建
  
  1 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必然性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概况
  企业走出去战略实际上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企业国际化问题,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层次的丰富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它是企业生存发展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方式和途径,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据一项调查统计研究资料显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平均年增长幅度超过了14%,远远大于1990-2000年期间平均4.8%的幅度值和水平。
  由于国际生产经营环境与国内市场有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各种风险,企业不仅要善于利用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同时随着金融危机特别是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和经济背景,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人力资本风险、金融风险和本土化过程中的管理风险,调查显示,这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所面临的前三位主要风险,分别居于34.7%、23.5%和17.2%的水平和幅度,调查统计资料还显示,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情况如何,对于企业走出去的成败的贡献率分别为43.1%、32.7%和19.1%。
  2 目前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就已经开始了走出去即国际化的战略行动,几十年来,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查显示,67.8%的走出去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初步的风险防范体系,在风险的识别、检测、控制以及后续追踪方面初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综合归纳起来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上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
  第一,走出去的企业中普遍缺乏对于国际化进程中人力资本风险问题的诊断和分析,人力资本瓶颈成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和困难。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对东南亚国家中电力工程的对外工程承包中,即使在地缘和文化十分相近的情况下,平均人力资本需求的缺口2005-2010年期间维持在18%左右,这也就是说相关对外工程承包中100个岗位中有18个未能找到胜任力的人,并且这些岗位中34%以上是属于关键重要岗位。
  第二,走出去的企业中对于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支付方式、投资融资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等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普遍面临着在这些问题上的应对措施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笔者所在的电力工程为例,在对于东南亚的工程承包中,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平均造成了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工程承包亏损率达到了32%,并且缺乏对于相应融资市场和金融借贷的综合考虑,使得56%以上的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中资产负债表的相应项目的指标和比率与国内外同行业或不同时期相比出现了严重的不正常的情况。
  第三,走出去的企业中特别是在海外有生产加工型工厂的企业其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本土化问题十分严重,表现为管理成本较高、管理风险较大、管理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经营管理的本土化是走出去的企业管理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和做法,2005-2010年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对外承包中,本土化管理比率仅仅达到平均数值的13%,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的的人员比例中方人员与本土人员的比例达到了8:1,严重超出了国际通常比例的7:2的水平,而且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是国内平均工程承包管理的3.1倍左右。
  3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企业走出去战略发展必然性及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阐述,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当前走出去过程中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中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风险及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的知识和理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就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加强和改善相关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和对策。
  第一,企业在走出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本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适应走出去需求的战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介绍国内外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提高在外人员的整体素质及风险意识。加强具体做法和细节上的问题,比如了解中国驻当地大使馆的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联系中国大使馆求助;另外,走出去的企业可以选择向保险机构申请为企业和在外人员办理保险和担保,合理规避、转移和分散风险等等措施。从总体上来说,企业要根据走出去的步伐和规模即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来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本需求计划并根据战略的执行和推动情况来动态地进行调整,相应研究资料显示,人力资本的数量应该稍微维持在低于需求量的层次或水平,比例维持在1:0.78最为适宜。
  第二,走出去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要重视金融市场动荡和汇率变化给企业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成本变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多渠道投融资解决方案和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为此企业需要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工作,关注项目所在国的政局、市场、信贷、政治外交等风险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加工从而指导企业进行相关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参考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的对外承包中,应该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和资本市场,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制定中长期资本市场融资规划,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比率,一般维持在35%左右最为适宜。
  第三,那些在海外市场拥有直接加工生产车间的国际化企业,要注重本土化管理的思维和战略,采取切实的措施通过多种形式降低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并调整管理人员结构及来源等属性值。管理的本土化有助于实施国际化的企业进行管理领域相关风险的降低,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当地民众和相关社会公众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并最终可以给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带来全面的改观,为此应该制定本土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加强措施,首先调整管理人员的比例结构和岗位职责结构,其次规范和制定管理本土化的程序和规程,我国对东盟国家的电力工程承包合同中尤其应该如此。
  4 总结
  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是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生产经营所不可比拟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般的被认为对于其国际化战略有着深刻影响的主要风险来自人力资本风险、金融风险以及本土化管理的风险,现代企业国际化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这些问题是涉及到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否成功的重要问题,本文最后在前面相关理论阐述和问题解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关键建议和对策,这些措施和建议同时也是对于大量案例分析研究以及笔者自身实际工作实践的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1]许晖,万益迁,裴德贵.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风险感知与防范研究以华为公司为例[J].管理世界,2008,(04).
  [2]许晖,李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02).
  [3]许晖.风险感知与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互动研究兼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04,(10).
  [4]许晖.基于风险感知的国际企业管理控制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03).
  [5]许晖,余娟.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04).
  [6]王庆
中国喜,严浩坤.战略联盟构建的风险感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S1).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