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否该让学生带手机进校”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否该让学生带手机进校
关于是否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个人感觉不易下定论,只好根据自己的理解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谈一下看法。
  第一,根据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可以把学生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善于自控型学生,这种孩子就像经典心理学实验里讲的一样,有很强的延迟满足能力,不会因为带了手机影响学习。一类是无可救药型,几乎没有自控能力。这样的孩子可以有N种方式去玩,没有手机也会变着法地玩,如做小动作、看小人书或者毫无节制地玩其他的,不在乎多或少手机这一样。上下学途中遇到的诱惑更是多了去了,没有手机,他会去外面网吧,无休无止地玩。第三种属于中间类型的,如果没有手机的分心,表现就比较好,否则表现就差一些。根据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于1978年提出的影响深远的武器效应(Weapons Effect)理论,可以认为如果有了与分心或失范行为有关的条件或刺激,如手机,必然会使部分学生的分心行为得到增强;如果没有,则其分心或失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我也一度迷上玩QQ游戏,后来我打完一次就卸一次,下一次实在憋不住了就重新安装,这样一来确实玩得少了。又如,我有个朋友原来很爱看电视,后来决定停交有线电视费,仅看能收到的几个台,结果确实省下了看电视的时间。由此看来,是否可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今天的中小学生中,或者是具体到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中小学生中,究竟哪一类的学生占多数。在一些薄弱校可能无可救药型的学生多一些,禁止用手机可能更好一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手机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自治力的道具。例如,可以让自制力差的学生尝试着一上午不在课上用手机,逐渐发展到一天、一周不在课上用手机,也根本不琢磨手机的事。这样反而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二,学校不可能像机场安检那样每天检查学生是否带了手机,而初中、高中的孩子叛逆心理非常强,学校越是不允许用,学生很可能越好奇、越不满,好奇加上不满,就会使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喜欢偷着玩手机。所以对于学生使用手机这件事,从总体上看是宜疏不宜堵。
  第三,每所学校都应做一点调查和访谈,看看有多少学生只是出于从众压力或者是为了炫耀而携带手机。这其中又有多少是真从众,多少是假从众。看看有多少学生在带手机这件事上存在意志冲突,如双趋冲突既想带手机,又想集中精力把学习搞上去;或双避冲突既怕手机导致分心,又怕不带手机跟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