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以市、镇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以镇教研计划为参考进行本教研组计划。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2、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广泛开展研讨,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问题和需要出发,加强专题研究,创新研讨形式,提高研讨质量。
3、以“和谐高效课堂”为旗帜,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一是要加强小课题研究,切实制定可操作、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效标准;二是按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的原则,大胆进行教学常规改革,切实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有效地突破课程改革的难点。
三、月活动安排(与全镇品德教研同步进行)
九月份:
1、制定本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各学校各年级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3、进行全镇第一次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常规听课、进一步落实品德与社会教学和谐高效课堂的研究。
2、根据镇里的安排开展本学科活动。
十一月份: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十二月份:
拟定期末试卷。
元月份:
学期工作总结与反思。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4个班共有300人,这个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的历史、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开始安排了: 一、 引以为荣的家乡,二、缩短时空的通信,三、 四通八达的交通。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通信的发展变化。第三单元是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对社会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培养自觉爱护交通设施的和交通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1、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2、 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尽力创造模拟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 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文化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2主题二、 革命精神照后人
3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
4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5主题四、大家共同出本书
6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 总结、提高
7第二单 缩短时空的通信 主题一、通信的种类与发展
8主题二、 天涯若比邻
9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期中测试
10主题四、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11主题五、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12第二单元 缩短时空的通信 总结、提高
13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主题一、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14主题二 、 乘务员辛苦了
15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16主题四、 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17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总结、提高
18复习
19期末品社考查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2主题二、 革命精神照后人
3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
4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5主题四、大家共同出本书
6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 总结、提高
7第二单 缩短时空的通信 主题一、通信的种类与发展
8主题二、 天涯若比邻
9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期中测试
10主题四、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11主题五、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12第二单元 缩短时空的通信 总结、提高
13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主题一、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14主题二 、 乘务员辛苦了
15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16主题四、 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17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总结、提高
18复习
19期末品社考查
以上就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及学校工作的布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我校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
1、认真备课:
通过学习135教学模式,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设计出学生自学的提示,使其通过自学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自学结果,取舍讲述内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又可以将时间用于补充、深化教学重难点,从而充分体现课堂的时效性。
(2)备课时应设计出准确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的课上收获,真正实现堂堂清。
(3)青年教师备课时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
(4)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参与式备课活动方式为主,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认真上课:
(1)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新的课堂文化:营造课堂学习的合作文化,倡导共建共享;营造课堂学习的对话文化,倡导对话与协商;营造课堂学习的探究体验文化,倡导感悟、发现与创新;营造课堂延伸的践履文化,倡导生活的再次回归,让践履文化改变学生生活的每一天。在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后,通过课堂的开放,课堂文化的营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体现课程的价值。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3)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开展教学观摩,交流实施经验。并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展示不同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为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并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实现组内成员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的目标。
3、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品生、品社的科学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4、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继续读一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并认真作好笔记,期末写出学习心得。
引导教师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学习135课堂教学模式,谈感受。
第二周集体备课。
第三周研究如何备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
第四、五、六周组内听评课。
第七、八周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交流。
第九周期中考试,写试卷分析。
第十周五一假期。
第十一周教师基本功展示。
第十二、十三周观摩课活动,请教研员指导。
第十四周讨论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第十五周请教研员解答疑难问题。
第十六周知识竞赛。
第十七周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交流经验。
第十八周教研工作总结。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特别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环保主题:节水,爱水、节水,创建节水班级,节水校园;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结合班级节水这一环保主题,办一期节水小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渗透节水教育)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品德,小学,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工作以市、镇教研工作精神为指导,以镇教研计划为参考进行本教研组计划。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
2、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广泛开展研讨,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问题和需要出发,加强专题研究,创新研讨形式,提高研讨质量。
3、以“和谐高效课堂”为旗帜,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一是要加强小课题研究,切实制定可操作、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效标准;二是按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的原则,大胆进行教学常规改革,切实实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有效地突破课程改革的难点。
三、月活动安排(与全镇品德教研同步进行)
九月份:
1、制定本镇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各学校各年级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3、进行全镇第一次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常规听课、进一步落实品德与社会教学和谐高效课堂的研究。
2、根据镇里的安排开展本学科活动。
十一月份: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十二月份:
拟定期末试卷。
元月份:
学期工作总结与反思。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4个班共有300人,这个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注意与四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从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的历史、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开始安排了: 一、 引以为荣的家乡,二、缩短时空的通信,三、 四通八达的交通。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通信的发展变化。第三单元是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对社会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培养自觉爱护交通设施的和交通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1、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2、 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尽力创造模拟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形成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 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文化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2主题二、 革命精神照后人
3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
4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5主题四、大家共同出本书
6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 总结、提高
7第二单 缩短时空的通信 主题一、通信的种类与发展
8主题二、 天涯若比邻
9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期中测试
10主题四、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11主题五、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12第二单元 缩短时空的通信 总结、提高
13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主题一、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14主题二 、 乘务员辛苦了
15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16主题四、 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17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总结、提高
18复习
19期末品社考查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一单元: 引以为荣的家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2主题二、 革命精神照后人
3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
4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5主题四、大家共同出本书
6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 总结、提高
7第二单 缩短时空的通信 主题一、通信的种类与发展
8主题二、 天涯若比邻
9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期中测试
10主题四、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11主题五、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12第二单元 缩短时空的通信 总结、提高
13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主题一、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14主题二 、 乘务员辛苦了
15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16主题四、 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17第三单元 四通八达的交通 总结、提高
18复习
19期末品社考查
以上就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及学校工作的布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我校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
1、认真备课:
通过学习135教学模式,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设计出学生自学的提示,使其通过自学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自学结果,取舍讲述内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又可以将时间用于补充、深化教学重难点,从而充分体现课堂的时效性。
(2)备课时应设计出准确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的课上收获,真正实现堂堂清。
(3)青年教师备课时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
(4)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参与式备课活动方式为主,充分利用教师的集体智慧,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优化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认真上课:
(1)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新的课堂文化:营造课堂学习的合作文化,倡导共建共享;营造课堂学习的对话文化,倡导对话与协商;营造课堂学习的探究体验文化,倡导感悟、发现与创新;营造课堂延伸的践履文化,倡导生活的再次回归,让践履文化改变学生生活的每一天。在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后,通过课堂的开放,课堂文化的营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体现课程的价值。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3)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开展教学观摩,交流实施经验。并通过这样的活动充分展示不同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为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并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实现组内成员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的目标。
3、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品生、品社的科学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4、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继续读一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并认真作好笔记,期末写出学习心得。
引导教师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建设。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制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学习135课堂教学模式,谈感受。
第二周集体备课。
第三周研究如何备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
第四、五、六周组内听评课。
第七、八周针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交流。
第九周期中考试,写试卷分析。
第十周五一假期。
第十一周教师基本功展示。
第十二、十三周观摩课活动,请教研员指导。
第十四周讨论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第十五周请教研员解答疑难问题。
第十六周知识竞赛。
第十七周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交流经验。
第十八周教研工作总结。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4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特别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确定本学期的环保主题:节水,爱水、节水,创建节水班级,节水校园;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电视、网络等媒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办一张报纸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办小报,结合班级节水这一环保主题,办一期节水小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了解通信的发展,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常用的通信方法
4、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要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以“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地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具体做法)
1、充分挖掘我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校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1、暇道德观。并以“我当小记者”、“我来当编辑”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的愉快。
2、让学生组织课外研究小组,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渗透节水教育)和社会责任感。还要比较不同通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通信联系。培养他们运用现代通信工具的能力。品德,小学,教学计划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