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

2024年01月05日

- txt下载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知道乐音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特征。
  2、常识性的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3、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4、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5、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教学重点: 音调及响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音调及响度的区分
  2、音色
  教具选择: 刻度尺 橡皮筋 铅笔 音叉 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声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比较声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以及频率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⑴ 播放两段音乐的片段,其中一段为音乐歌曲,一段为机械噪音。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是哪一些,由此提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⑵提出问题:其中音乐歌曲都属于乐音,那他们同样是歌曲,又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自己提出声音又大小,高低之分。同时,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人的声音各有什么区别。
  ⑶总结乐音的三个特征。
  并提出问题:这些特征又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2、过程展开
  A、音调:声音的高低。
  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记录下表
  伸出长度
  振动的快慢
  振动的频率
  发声的音调
  1/4
  1/3
  1/2
  3/4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学生阅读书43页“一些声音的频率表”,
  总结: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一般说,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高。
  实验探究:探究吉他弦线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弹拨时发出的音调高?
  让学生用橡皮筋模拟吉他弦来做这个实验。
  结论: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高;
  越粗、越长、越松的声源发出的音调更低。
  B、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提问:如果你想要听到更响的声音,你会怎么办?那你觉得响度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活动:把直尺的一部分伸出桌子,保持伸出桌子的部分长度不变,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拨动直尺。
  注意观察 1、 刻度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同?
  2、 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1)结论: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老师活动:敲击音叉,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差别。可以让同学到教室外边或者更远的地方来听。
  (2)结论:响度与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总结: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距声源的距离等有关。
  C、音色:又叫音品。
  两个同学同唱一句歌词(或者同说一句话),让学生区分分别是哪位同学演唱(说)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他们呢?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①、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D、声波的图形 (书中第44-45 页分别介绍)
  波形图有:波峰、波谷。频率的高低:图形曲线中,波峰(波谷)出现的个数多少,表示频率的高低。
  振幅的大小:对应着声源振动幅度的大小.
  三、小结:乐音的三个特征、定义、决定因素
  A、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B、越细、越短、越紧的声源发出的音调越高
  教学反思
  1、以听声为主线,恰当的使用了农村教学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声音的三个特征,使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很好地突破了“音调与响度这两个易混淆概念、声波图”等的教学难点。
  2、以学生参与为主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不同展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
  3、学生对乐音三个特征的认识和展示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代表的准确描述、学生间的密切配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好的做到过渡自然、流畅、科学、有效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4、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听声、实验探究等,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来展开,让学生在体验、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声音的三个特征,气氛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秋天的落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征,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同时又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指导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大自然
  课前准备:课件,树叶
  教学时间:2课时
  指导过程:
  一、激情导入,巧作铺垫。
  师:美丽的秋天,自古以来,有多少诗人、文学家把最美的语言献给秋天,谁愿意朗诵一下那优美的诗句?
  师:我们眼中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二、观察实物,揭示方法。
  师:秋天是美的,秋天的落叶就更美了(板书课题)。正是这些树叶,把秋天装扮得五彩缤纷。课前你们收集了落叶,拿出你最喜爱的树叶,把它的形状、色彩、特点……介绍一下。(板书:形状、色彩、特点――摸摸、闻闻)生举起树叶介绍……
  师:观察树叶不仅看看,摸摸,闻闻,还可以其他树叶比较比较。互相再交流交流。
  生纷纷观察起来并互相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片树叶细细长长的',像一把箭。这片树叶很漂亮,像古时宫女用的扇子。……)
  三、激发想象,引导联想。
  师:刚才说的是一片树叶。现在把采集的树叶全都拿出来,看到这些美丽的树叶,你想到了什么?
  师: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树叶让秋天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只看到自己收集的一点。想象一下,如果看到漫山遍野的落叶,那是怎样一种景象呢?(放图片)看了图片,有新的感受吗?
  师:秋天真是一幅五彩的画。今天就学习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秋天的落叶。
  四、例文引路,探究写法。
  请拿出《我爱秋天的落叶》(课件出示),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秋天的树叶写具体,有顺序的。生认真读范文。师:交流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秋天的树叶?(作者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的方法。)
  师:找找具体的句子说说。几生读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师:还有哪些方法?(联想的方法。读范文中的句子)
  师: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比如:由一片树叶,联想到漫山遍野的景象。说说你联想到什么?(看到一大片枫叶,火红火红的,就像火焰。看到眼前金黄的树叶,我联想到漂亮的花地毯。)
  师:同学们还可以联想得更多。让我们把你观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顺序。看范文,写落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形状、颜色、叶脉络、叶边缘、摸的感觉,闻的味道……)
  师:所以写时要抓住特点,按顺序。(对照板书小结)
  请选择一两种树叶把特点写清楚,写具体。写时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去,但一定要注意准确。
  五、当堂习作,巡视指导。
  1、生动手写作
  2、师巡视指导
  六、及时评改,培养能力。老师选几位学生的作文当堂师生评改……
  板书设计:
  落叶
  形状 颜色 感觉(摸、闻) 联想
  课后记:
  范文:
  我爱秋天的落叶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杨树、柳树、梧桐树的叶子变得像金子一样黄了,枫树、香樟、柿树的叶子变得像火一样红了。一片片树叶从树叶上飘落下来,像一群群飞舞的彩蝶。只有柏树和冬青树还是那么绿。
  我轻轻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随手捡起一片香樟落叶,椭圆的叶片上洋红的底儿泛着淡青色的光彩,色调是那样自然和谐。叶面上脉络清晰,有条有序,宛如整齐的图案。叶边的锯齿像无数个“人”字,十分有规则而又别致。我仔细闻闻,一股细细的清香悠悠地飘进我的鼻孔。啊,怪不得叫香樟呢!再捡一片梧桐树叶,捏住它细细的柄,小手似的的叶片金灿灿的,我禁不住摸一摸,可不怎么光滑哟!抬眼望去,不禁想起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多美的落叶!
  啊!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地上。小虫哼唷哼唷,把树叶拖过来,盖成了一座小小的屋子。小虫说:“你们看呀,我的屋子多漂亮,黄黄的屋顶,绿绿的墙,红红的地毯,住在里面既不怕风,又不怕雨,多舒服呀!”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河沟里。小蚂蚁想:“冬天快到了,我该准备过冬的粮食了。”于是小蚂蚁一大早起来,到树林里去找过冬的粮食。小蚂蚁来到一条小河沟边,过不去,怎么办?忽然看见沟边飘着一片黄叶,小蚂蚁高兴极了,他想,我有办法了,于是它哼唷哼唷地爬到小叶上,把树叶当成一只小船,划过了小沟,它就到树林里找粮食去了。我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小河里,小鱼游过来,把树叶当成了小伞。小鱼说:“大家来呀,都来看呀,我的花雨伞多漂亮啊!它为我们遮雨挡风呢。”我还看见了,看见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飞来了。小燕子对妈妈说:“妈妈,妈妈,黄鹂阿姨、大雁伯伯给我们来短信了,叫我们去南方过冬。”多可爱的落叶!
  脚踩在软软的落叶上,我浮想联翩:落叶是秋天的“顽童”呢!每当凉爽的秋风送来秋的信息,落叶就毫不犹豫地、陆续地挣脱“母亲”的怀抱,在湛蓝的天空衬映下,欢乐的奔跑着,飞舞着,它使一切的庄稼都丰收了,它看望了红通通的高梁,问候了金灿灿的大玉米,祝贺了绿油油的大白菜。五彩缤纷的原野里,到处都有它留下的足迹。落叶看到眼里,喜在心里,把丰收的喜悦告诉人们。
  落叶是懂事的孩子呢!没有花朵的艳丽芬芳,但它在春天里,在树枝上发芽和长大的时候,是为大树吸收阳光、雨露的勇士,哪怕一片叶子只能吸收一点点养分。秋天,落叶为了大树更好地生长,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不向大树争养料,不给“母亲”添麻烦, 从树枝上脱落下来,悄悄地飘落在养育它的土壤之中,化作新的养分去滋补“母亲”的身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多么可敬的落叶!
  我爱秋天的落叶。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识字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提高性目标:
  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看图识字、识词,读好韵文
  难点:创设情境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丽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方法手段
  图文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诵读词串,并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初步领略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壮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
  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碧、峰、影”。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 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检查预习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激情导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三) 教学过程:
  1、画面激情导入:
  (1)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我们国家的XX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到广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赏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处就是漓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上观赏一番吧。
  2、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串,说说哪些词串在读的时候要注意的?
  (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秀峰、倒影、骆驼”的朗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读检查。
  (4)齐读
  (四)教学意图:有的放矢,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同桌检查,做到人人过关。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学习韵文
  二、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行词语:
  1、我们的游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么可爱的漓江呀!
  2、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碧水:
  a、学生交流
  b、师:是呀,漓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这就是“碧水”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
  c、我们文中是用“碧水”一词来写漓江的水美,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漓江的水的,大家来听听,想想它写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齐读
  (2)秀蜂
  a、你还看到了什么?桂林的山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b、与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
  c、师:是呀,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谁来读?齐读
  (3)倒影
  师:水美、山美,碧水倒映着请山,就更美了!
  把你看到的倒影读出来,比一比谁看到的最美。个别读,齐读。
  3、让我们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出来。齐读第一行词语。
  (二)第二行词语:
  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行,听,耳边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我们循声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 对歌 榕树 壮乡
  3、学生看图交流对“对歌、榕树”的理解
  3、师补充简介壮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有“歌的海洋”之称,人们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还喜欢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绿水中生活,日子那样的幸福美好。
  4、少数民族的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谁愿意带我们去看一看,读好这组词。
  (三)第三行词语:
  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师配乐读第三行的词。
  2、交流:看到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
  3、象鼻 骆驼 笔架
  4、这么有趣的山峰,谁想读?
  5、其实桂林还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山峰,师介绍:看,这座山多像一轮弯月,所以叫月亮山;瞧,在这座山上,你仔细数一数的话,能数出九匹马呢;再看这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它就是彩叠山……
  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桂林的山的,想不想听听,山有什么特点?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四)第四行词语:
  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了,眼前又出现了一幅画,自己读读第四行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读词语
  3、看图交流了解:鸬鹚
  3、交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这组词。
  (五)总结指导读好韵文
  1、(出示配乐画面):无论是晨曦、白天、还是晚霞当中,漓江两岸的美景都是如诗如画: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这美丽的画卷,识字2用了12个词语就把它们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篇韵文
  3、自己先读读,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下节课要请他来当小导游,带我们去游漓江。
  四、教学意图:
  根据每组词的难易,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词意,带着理解和画面读好词语,同时也注意对整篇韵文的朗读指导,给学生课文的完整行。并在本板块中尝试补充了与内容有关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有机地结合使用,让学生由词的感悟过度到对篇章的赏析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美。
  板块三
  (一)教学内容:指导书写“碧、峰、影”3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会正确、美观地书写这3个字。
  (三)教学过程:
  1、碧 峰 影
  2、观察字形,什么结构的字。
  3、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四)教学意图:
  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临帖,把字写美观。
  作业设计:
  a类:完成《习字册》。
  b类:背诵词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提升性目标:
  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教学内容:练习说话
  (二)教学目标: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词串。
  (2)齐背。
  2、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真是百看不厌。谁能当一回小导游,带领我们再次去饱览无限美好的风光?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词串说几句话。
  3、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
  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
  (四)教学意图:延伸性学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导游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块二
  (一)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
  (二)教学目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
  (三)教学过程:
  1、出示生字,读一读,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2、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3、师示范,重点指导“鼻、廊”的书写。
  “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4、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
  (四)教学意图:
  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作业设计:
  a类:1、继续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
  b类:选择一组词串写几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说明】
  《难忘的一天》主要写了我为邓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因为这类课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看,学生非常地不喜欢,课文的意思又很浅显,而有些词语却非常难理解,因此本课教学因以读为主、以字词为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地心情和对邓爷爷地崇敬之情。
  3、在阅读理解中积累词语。
  4、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读懂写邓爷爷神态、动作和语言的词句,(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体会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搜集有关邓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教学预设和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讲述难忘,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师:你们这么活泼可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你们想听吗?那么小眼亮起来,小脸红起来,小手翘起来。(师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
  2、那么长的时间我都忘不了,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难忘(板书)并指导难字的写法,生书空。
  3、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学生讲述难忘的事)。
  4、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天。(师板书课题)。
  二、感知全文、识字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自愿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提醒学生以下面的形式来汇报:我会读**这个字(词)请大家跟我读。
  4、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减少学生的琐碎记忆。如:算的最下面部分,可引导学生用开或升字去掉第一笔的方法来记忆。有些字,学生易记错笔画,还可以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算的中间是个目,而学生常少写一横,就可编顺口溜睁大眼睛算仔细;步字学生常多写一点,可编顺口溜走了一步,路程就少了一点来帮助识记;组词,造句展示。
  三、交流好词,读通课文
  1、认识了生字,谁能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字字清晰,要发挥文中的拼音的作用。)
  2、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各种程度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情况,做到全员参与。
  提出听的要求:仔细地听,看谁读得正确,待会儿大家都来评一评。把读的目标落实到正确地读之上。
  3、刚才我们读得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句子太长了,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得句子找出来请教一下大家。
  指导读长句。如:①
  我为邓爷爷/做了/电了计算机表演。②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③
  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教师要范读,画/处要做自然停顿处理。
  4、学生练读长句。做到正确、流利。
  5、几个比较难读的句子读流利了再回到课文中去读,一段一段地读流利,全篇课文就能够读流利了。
  6、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哪些词你觉得很不错,要推荐给大家的?(全班交流、划出好词。)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课文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对一件平常小事,处理却不同寻常的做法的描写,读者在读后内心受到震动和感染,自然而然的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
  这是本学期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在学习前篇略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我要知道:为什么路人赞叹修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
  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
  ⑴ 把语句读流利;
  ⑵ 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
  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⑴ 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⑵ 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⑶ 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并积累“亲情 辗转 亲生骨肉 悲喜交集 无家可归 遗忘”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两个故事,并能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3个生字,8个词语。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3、用想象的方法复述文中第二个故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 (出示填空游戏)进行四字词语填空。
  ( )徒四壁 万( )灯火 ( )境贫寒
  重建( )园 ( )喻户晓 ( )( )户户
  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不约而同的填入了这个词“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第二节)家究竟是什么?书上向我们做了这样的解释。
  (1)自由读正确。
  (2)指名读
  (3)齐读
  (4)教师引读。
  (5)男女对读。
  2、这是一篇富有哲理且感人的文章,想不想来学一学?
  小组学习菜单:(1)组内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用直线划出“家是什么?”的句子。
  3、交流学习结果
  (1)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2)你找到哪些句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五节)
  ①指名说。出示“高堂华屋”“竹篱茅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②自由准备。“竹篱茅舍”中“舍”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shè”
  ③让我们合作来读这段话。
  4、这段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出示词语:洛杉矶 卢旺达)学习生字:卢
  5、这究竟是两个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1~4节。用一句话概括分别写了什么?(1)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富翁;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热拉尔。
  (2)出示填空:在洛杉矶,富翁。
  在卢旺达,热拉尔。
  (3)概括第一个故事。
  (4)读读1、2节。
  (5)联系第五节,完成填空:
  富翁有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
  (6)出示:在卢旺达,热拉尔。
  ①概括第二个故事。
  ②(出示练习: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
  请你结合第五节内容说一说。
  ③一起朗读3、4两节。
  6、展开想象复述课文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复述课文中的展开想象复述。复述时要把故事讲清楚,还要选择其中的一处展开想象,把故事说具体。
  (2)自由准备
  (3)指名说。
  (4)教师指导
  (5)再复述。
  7、在这个世界上……(出示第五节)学生读
  (1)学了刚才的两个故事,你对这两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出示)
  (2)家究竟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对关联词,谈谈你的体会。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①小组准备
  ②指名4-6人。
  8、再读第五节
  (1)准备背诵。
  (2)有感情地背诵。
  (三)总结全文。
  1、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我们可以在这个家里栖息。
  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我们可以在此享受天伦之乐。
  家是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苦恼和喜悦诉说。
  家不需要有多么华丽,只需要有许多火热的心在一起,只需要有亲情和爱!
  2、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充满亲情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这人世间最美最动人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为亲情为爱,唱起那首熟悉的歌。
  板书设计
  16.家是什么
  别墅≠家 女儿=家
  家=亲情、爱
  本课小结 在这节课上通过学习,学生从家是什么?这个文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概括总结的答案:家是充满亲情的地方,家是避风港、加油站、心中的驿站、温暖的河,从家的概念到家庭亲情事例,从小家到国家,从美满的家庭谈到孤儿院,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看一看,比一比组词。
  公()日()展()
  翁()旦()辗()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1、读课题,懂得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2、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补充好题目:纪昌_____________学射;纪昌学射___________。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讲述主要内容时,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提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⑵ 交流对课题的补充情况,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所填词语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填写: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等,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读好第二、三自然段。
  三、体会寓意
  1、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总结:
  纪昌学时这个故事,真的是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
  二、板书课题,引导阅读
  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扁鹊是著名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扁鹊的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结果吗?
  2、那么,扁鹊为谁治病,结果是否如你们所料呢?
  三、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做以下板书:
  蔡桓公神医扁鹊
  全身疼痛──死了无能为力──跑了
  2、细读课文,请写出这个有违常理的结果的原因,能写几条写几条。
  四、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在小组内交流原因,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结:小病是觉察不出来的,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病,即使是神医也救不了命;听到医生说自己有病,就不高兴;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是扁鹊和蔡桓公四次相见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六、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出示[课件一]
  1. 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②白发三千丈 ③(举头望明月)
  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故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
  [设计意图] 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
  二、 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内容简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学习古诗 出示[课件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课件三]
  ① 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 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 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 检查自学情况:
  ① 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③ 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问: 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 配乐背诵 出示[课件四]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 扩展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请你选择其中几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如:《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习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启示学生珍视和弘扬我国的文化传统。
  (2)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了解感受中国以自己的文化魅力赢得了世界,体会和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人格塑造: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社会化,培养学生爱国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了解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喜爱,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流程:
  一 、激情导入 初步感知
  1、教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断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 化。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哪些是中国特色,或中国元素呢?”
  2,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中国特色。
  二,看课件 引思考
  1、看课件 世界各地刮起的中国风。
  2, 引思考,
  看了刚才的课件,你有啥想法,或有啥问题。
  3, 适时引导 ,中国风是怎样吹向世界各地的。 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
  1、快速浏览课本内容,找出中国风吹向世界的途径。
   指名交流
  2、自主交流,中国风的传播途径。
  四、个性选择,合作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成立不同的科研小组。如丝绸之路科研所,鉴真东渡科研所,马可波罗科研所,郑和下西洋科研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集中精力学透学精。
  2 小组研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形成共识。
  3 教师适时参与指导引领。点燃,激发,唤醒。
  五、风采展示,相互倾听。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分为主展示,副展示,补充展示。以及专家答辩环节。形成有介绍,有总结,有互动 有答辩的高效学习形式。
  2、教师适时归纳,点评,激励,提升。
  3,在倾听中求知,在解答中释疑。扩大知识面。
  六 知识链接,扩大知识面。
  1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知识。
  2 学生阅读,增加知识,扩大视野
  七 实践作业,内化吸收。
  1设计中国文化名片。推介类别,内容,理由。
  2 设计名片个性形状。
  3张贴展示,互相参观交流。
  八 板书设计
  9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怎
   样
   吹
   丝绸 郑和 鉴真 马可
   之路 下西洋 东渡 波罗
   设计中国文化
  个性名片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