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今天的基础研究,是为了明天的临床医学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载

今天的基础研究,是为了明天的临床医学
  转化医学是国际医学健康领域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余细勇教授,却已默默致力于以分子临床药理学和分子心血管病学为主的转化医学研究长达20多年,他的主要科研方向为心血管重构的分子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心肌发育与再生的干细胞及组织工程研究;二是炎症应激与心血管重构的调控机制研究;三是药物临床试验(I期)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和余细勇教授对话,他在介绍自己的学术研究内容时不时出现的干细胞、细胞因子、靶细胞、基因组学等等的词汇,标示着他的研究领域的高端性和基础性。在采访中,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转化医学的研究价值:今天在基础领域的艰辛努力,是为了明天临床医学的更好发展。
  没有基础研究的发展,
  就没有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
  采访前据记者了解,转化医学的概念,是在2003年由美国的EA. Zerhouni提出的。
  在采访时,余细勇教授首先介绍说:转化医学是应对现在医学研究日趋复杂化和基础临床严重脱离所提出的一种研究新策略,是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它在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它的精确定义也在不断变化。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强调的是从实验室到病床旁的联接,这通常被称为‘从实验台到病床旁’的定义;而心血管转化医学当前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发病机理、疾病的预警预测、疾病防治的规范、合理有效的防治、新药物、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和药物的开发,炎症因子的作用机理和药物开发,脂代谢调节和血栓形成机理及其药物研发,心血管分子影像和介入技术应用等等。事实上心血管转化医学一直在进行,长期在实践。因为心血管基础研究离不开实践的需要和验证,心血管临床的发展亦离不开基础研究的进步。现在我们不是不转化,而是转化速度太慢,效率太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临床医生的责任更大。
  余细勇教授认为: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一个误区是贬低基础研究,这是一个不好的思潮。可以说,没有基础研究的发展,就没有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每一项基础研究的成果都必须立即应用于临床,那是鼠目寸光!说到这里,余细勇教授有些激动,长此下去,必将削弱基础研究的根基,严重滞后学科的发展,严重影响创新性科研体制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作为基础研究工作者进行科研选题时,必须从临床需要出发,着手解决临床难点问题。因此,良好的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协同攻关,将会大大加快医学发展的步伐。
  干细胞治疗起步较早,
  但进展相对缓慢
  采访前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对于心血管病干细胞治疗的得失取舍,医学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干细胞治疗的前景非常可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干细胞治疗风险巨大,开发和应用前景渺茫;也有专家认为,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发明者山中伸弥和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获得2012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干细胞研究必将掀起一个新的高潮。那么,对于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余细勇教授有哪些见解?余细勇教授坦陈:干细胞实际上是存在于人和动物发育某个阶段的一类原始状态的未分化细胞,除了进行自我更新,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分化成为功能特异的组织类型。由于干细胞的特殊性能,他们在组织修复和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分化潜能,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按发育进程,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iPS则是采用重编程技术将普通体细胞‘初始化’,形成具有全能干细胞功能的‘人工’干细胞。
  余细勇教授继续说:全球科学家通过对动物干细胞的研究,一步步进展到了人类干细胞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后逐步应用到临床治疗领域。目前一些疾病如血液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组织损伤等已经可以通过干细胞技术进行治疗,国内很多研究院所和医院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国家已将干细胞研究列入‘863’ 和‘973’ 计划,建立了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人类胚胎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大研究机构,展望未来,干细胞研究发展将会给更多的疾病带来治疗方法。
  即便如此,余细勇教授仍然认为:就心内科领域而言,心血管干细胞治疗起步较早,但进展相对缓慢。这与心血管系统的特殊性有关。目前干细胞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据干细胞采集部位不同又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大部分来自于骨髓和外周血。脐带血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异体排斥反应小,再生能力强、副作用小、对供者无影响等优点,可代替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种类,目前多集中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修复与再生治疗。事实上,采用组织工程技术,研制替代受损心肌的干细胞补片,是目前对心肌梗死后期治疗的新策略。心肌补片不仅可以用于修补心肌梗死后的心室局部变薄、先心病的组织缺损,甚至可补充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丢失。此外,采用干细胞研制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组织工程人造血管也是干细胞治疗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余细勇教授一直在从事细胞因子调控网络的研究,因此,他接下来介绍说: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包括神经和体液调控两大方面。近年来,随着大量新的体液因子包括细胞因子的发现,心血管系统细胞不仅是这些体液因子的靶细胞,同时本身也可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体液因子,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调节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因素影响。因为人体心脏的正常功能与病理改变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在众多的调节因素中,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慢性心力衰竭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功能的严重受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激活,其决定性机制是心肌重塑。心肌重塑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伴胚胎性基因再表达;二是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三是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或降解增加。引起心肌重塑的主要因素有两类,即血流动力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