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湛江年例

2023年10月15日

- txt下载

年例,起源于宋朝,是土生土长的民俗!是岭南文化中鉴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她的精神是团结乡邻,互助爱亲!有摆宗台、菩萨巡游、宴客、粤剧、木偶戏、跳花棚、舞春牛、舞龙、飘色、采茶戏、杂剧歌舞等文娱活动,是岭南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最大的美食嘉年华。
在湛江有“年例大过年”之说,大多数外出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必须要回家团聚,可见做“年例”在湛江有多么的重要。
湛江做“年例”这样的风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并不多见,据悉在清朝湛江做“年例”就已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年例”的压轴戏是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表演,以博取和讨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些湛江最活色生香的年例民俗:
关键词:正月初十,调顺岛,调顺网龙
调顺网龙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作为中华舞龙大家族的一员,有其别具一格的演绎文化。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调顺网龙的龙头采用“牛角”代表农业、龙身是通透的网体,代表渔业。调顺网龙是牛与龙的结合,突出农渔结合生产生活特征。调顺村有两条大网龙,分别代表公、母龙及两条小龙,象征生产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兴旺,六畜繁盛,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希翼鱼满船、粮满仓”。
关键词:正月十四,雷州国实村,过火海
过火海也称过火场,是元宵期间深夜举行的一种祭祀祈福习俗及娱乐于一体的民间活动。它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是一种祭神求安康的习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一生平安。
整个过火海分为六大程序:一是请神;二是点火;三是巡火;四是试火;五是叼犁头;六是过火海。
关键词:正月十六,东海岛东山镇东山圩,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盛行于湛江市东海岛的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被誉为“东方一绝”,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龙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了。
关键词:正月十六,吴川元宵巡游,飘色
吴川飘色,始于晚清,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飘色人物靠一根隐蔽着的“色梗”支撑。一板飘色,在柜台上的小舞台或坐或立的称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称为“飘”,造型人物年龄一般为6至12岁,飘色内容一般以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为多,近年也有现代题材。一板飘色由过去的一“屏”一“飘”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一“屏”十多“飘”,甚至多“屏”多“飘”。一板飘色就像一座活动的小舞台。
关键词:三月廿七,麻章旧县,傩舞
湛江傩舞,承载祖先的灵魂戴着神秘的面具从远古走来,是湛江地域最生动最古老的民间艺术,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湛江傩舞的内容形式是以雷首公与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的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俗称“走清将”或“走成伥”、“舞巫”、“考兵”等,还有吴川的“舞六将”与“舞二真”。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