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男子好心收留哥哥一家,不料一住就是30年,哥哥:给我25万,我就搬走!

2024年01月26日

- txt下载

“给我25万,就从你家搬走!” 1987年,北京马少明好心收留无家可归的哥哥一家,不料,这一住就是30年,最后还被哥哥索要巨额25万搬家费。
到底是怎样的厚脸皮才可以说出如此无赖的话?两家人背后到底又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1979年,马少明一家通过拆迁在北京市西城区分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在马家兄妹四人中,大哥已经结婚搬离,二哥马少荣因为知青下乡的原因户口已迁出北京。分房子时,户口本上只有老父亲、马少明和妹妹三人。
然而,小妹不久后也要出嫁,马少明一家自然就搬进了这套房子里,为父亲养老。
1987年,在乡下当知青的马少荣一家回京,因为户口暂时还没迁回来,一家人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只能暂时投靠老父亲。
看着二儿子一家回来半年都没有安定下来,老父亲心里很着急。马少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忍心看着二哥一家为了住处四处奔波。于是,顾念亲情的他主动提出让二哥他们一家搬来一起住。
然而,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住就是30年。

其实,二哥马少荣之前和岳父一起出资在牛街买了一套房子,当时岳父承诺,将来房子会留给他。
有了岳父这个承诺,马少荣也就放弃了外出租房的念头,一直都和弟弟一家挤在一起生活。
2004年老父亲去世,在临终之际,他留下了口头遗嘱,将这套房子留给了马少明。虽只是口头遗嘱,但是全家人都默认了这套房子属于马少明。
后来,为方便报销取暖费,马家兄妹四人商议后决定将房子的承租权变更到马少明的名下。几年后,根据相关政策,马少明自己掏了三四万块钱,将原先的承租房置换成了产权房,落户到自己名下。
在办理这些手续的过程中,由于变更不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签字,马少明便没有征求哥哥马少荣的意见。
然而,2015年的一件事情让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小区房子要进行加固改造,所有住户都要搬出去。马少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希望哥哥一家能够彻底搬走。
他向哥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遭到了拒绝。马少荣认为自己有权在这套房子里居住,毕竟他已经住了30年。而马少明则更觉委屈,自己好心好意让哥哥一家居住,现在不仅赖着不走还倒打一耙。
马少明无奈之下,联系了大哥和小妹,希望他们能出面调解,让二哥一家早日搬出去。他对哥哥表达了自己的诚意,愿意支付10万块钱作为搬家补偿。原本以为二哥会痛快地答应,没想到他却一口回绝了。
马少荣心中一直有一个执念,那就是等待岳父兑现承诺,将牛街的那套房子留给他。然而,岳父还在世,房子目前无法入住,而出去租房又太折腾。因此,无论大家怎么劝说,他都坚决不愿意搬离弟弟的房子。
就在双方坚持不下的时候,马少荣的岳父又修改了遗嘱:牛街的房子留给了自己的小儿子。原来当初马少荣岳父病重,想要得到女儿的照顾,但是二嫂翟女士居然不闻不问。岳父一怒之下就取消翟女士的继承权。
苦等了13年,结果房子没了,放谁身上都接受不了。看着日渐增长的房价,二哥马少荣是悔不当初。
原本的指望没了,就更不可能轻易放弃眼前三弟家这唯一的房子了。
马少明忍气吞声了30年,他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老了,难道还要和哥哥一家住一辈子吗?他决定通过媒体来帮助自己调解此事。
然而,马少荣并不示弱。他听到弟弟要赶他走,竟然张口索要25万元的搬家费。
在媒体的调解下,马少明和马少荣终于坐下来谈判。经过一番解释,马少荣才明白从法律上和道德上,这套房都没有他的份。于情于理,马少明都不该给他支付搬家费。
在媒体的见证下,两家人最终达成了一致:马少明付给哥哥15万元的搬家费,而马少荣必须在一个月内搬离。
这场兄弟相争的戏码终于落下了帷幕。
马少明和马少荣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利益面前,血浓于水的情感似乎不堪一击。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才我,忘记了珍惜和维护那些正无价的情感。
这场兄弟相争的戏码也提醒我们,亲情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亲情的维护和珍惜。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