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上海一老人死在家中2年,化为白骨躺在沙发上:子女的孝心是有前提的

2024年02月04日

- txt下载

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独居老人胡阿姨竟然在死后两年才被人发现。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
老人的子女两年间竟没关心过母亲的行踪,这让警方和社区工作人员很不解。
01、胡阿姨年轻时也是一位美人,工作能力也很出色,但她的婚姻却并不幸福。
第一段婚姻中,丈夫婚内出轨,她选择离婚,并就此斩断了与儿子的联系。
第二段婚姻,丈夫老实本分,但两人关系不和,离婚后女儿对她心生怨恨。
孑然一身的胡阿姨,在离婚后便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活,也算过得安逸自在。
但随着年龄增长,胡阿姨也逐渐有了小病小痛,有时上个楼都要喘半天。
胡阿姨的儿女平时对她不管不问,就连她生病也无人照看。
由于小区环境老旧,天井附近总有鸽子粪,出现臭味时谁也没往尸体上想。
直到社区例行公事地检修时,一位黄师傅意外发现了水渍渗出痕迹的不对劲。
他敲胡阿姨的家门,但没人回应,据邻居称,胡阿姨两年前就已经搬走了。
进入胡阿姨家后,黄师傅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具白骨躺在沙发上。


经鉴定,胡阿姨是因为突发疾病无力求救才导致死亡,去世时间已长达两年。
虽然她儿女双全,但两年间没给她打过一次电话,甚至不知道她已经去世。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老年人和家庭关系的深思。
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没人发现。


如果小区一直不检修,胡阿姨可能就一直不会被发现,这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02、之前也有一起类似的事件:十几年间,王某与父亲同处一座城市却仅在逢年过节见面,平时很少联系。
直到长久失业的王某负债累累,才决定搬去和父亲同住。
彼时,74岁的老人久病缠身,需要被照顾,可儿子不过是图有房子住而已。
同屋相处期间,儿子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出门遛狗,再去上网直到深夜回家。
对于老人他漠不关心,老人只能自己买菜做饭,自己去看病买药,活得孤独。
一天,老人摔了一跤后便再无法独立下床,恳求儿子扶自己上厕所都被拒绝。
王某对老人的病痛视若无睹,甚至拿走老人的手机,到处消费。
生命的最后,老人一直望着天花板,直到发不出声音,静悄悄地走了。
46岁的王某眼睁睁看着父亲病逝家中,不愿安排后事,任由遗体慢慢腐烂。
直到老人的遗体腐烂发出异味,邻居生疑报了警,才为老人料理了后事。
而那个身上淌着自己的血的儿子,甚至不愿让他体面地离去。
老人生前在邻居面前哀叹:“我的儿子,宁愿养狗,也不想管我。”
松江法院经审理后裁定:王某拒绝抚养年老患病的父亲构成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看到这,只觉得字字句句,都透出“冷漠”二字。


03、想起数年前的那个元旦夜里,在儿子家门前拼命呼救,却寂寞死去的母亲。
老人有四个儿子,生养一世,尽心尽力。
她将自己的房子翻新给大儿子,又补贴老二、老三家,帮他们带孩子。
还掏出老本,给小儿子盖房子。
老伴去世后,老太太住的土屋被大雨冲垮,无处可去的她竟无儿子愿意收留。
在村干部出面协调后,才勉强达成协议:四人按月轮流,照料母亲。
元旦当天,是她在小儿子家暂住期满,小儿媳妇将她送到老大家门口就走了。
可大儿子一家,外出吃酒,老人敲门半天,无人回应。
寒冬腊月,老人冻得受不了,又回去哀求小儿子多收容几日。
但小儿子推说次日家中要来客很多,没有住的地方,又把母亲送了出去。
老人只能蹒跚地来到二儿子、三儿子门前,可他们也都不在家。
老人一路走一路哭,似在哭自己操劳一辈子,老了却在这寒风中无人可依。
那个冬夜,老人苦苦呼救,呼喊着不远处自己一个个辛苦拉扯大的孩子。
但她的声音,如同枯叶飘落,无人问津。
天亮了,老人没了鼻息。
可就连她的后事,四兄弟也互相推诿,觉得自己与母亲的死毫无关系。
一提到要出钱安葬,更是避之不及。
荒诞吗
若不是真实报道,还以为这是在几百年前的话本小说里才有的讽刺故事。
而这样的事,并非孤例。
安徽那个摔倒在阳台,敲了4天4夜脸盆才引来邻居报警救援的老人。
女儿明明同城而居,却近20天没来探望。
四川那个养育了5个子女,却独自病危、去世在破败村房里的老人。
村委会劝导子女们回来看望、照料,却被电话拉黑。
这些老人,哪一个不是年轻时拼命把孩子拉扯大,尽心尽力供孩子买房成家。
几十年,不惮劬劳,可到了晚年,却在孩子眼里变得一无是处。


有儿有女,却饱尝孤独。
纪录片《无人知晓》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81岁的母亲去世了,两周之后,才被回家取东西的女儿发现。
记者问:“从母亲家到您家有多远?”
女儿给出了一个叫人无语凝噎的回答:“15分钟。”
15分钟,那是即便捧着一碗热饭,也不会凉掉的距离。


可我们为何却吝啬着孝心,反倒让那血缘亲情,彻底凉掉?
04、人到晚年,往往会发现子女的孝心都是有前提的你要有“利用价值”。
当你不再为子女提供帮助,孝敬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一场看不到回报的投资。
“风险”太高,连亲情都会变了味。
这是我听过最残忍的道理,却也悲哀地发现,这是一些老人所面临的现实。
去年,湖南一对84岁的老夫妇,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告上了法庭。
老太太因摔伤行动不便,高龄的老伴无力照料,可四个儿女无一人愿意赡养。
两个耄耋之年的老人绝望之下,只能状告儿女,要求他们按月支付赡养费。
即便如此,他们也心疼孩子,不舍得要多,一个月,只要300块。
庭上,看着两位老人花白的头发,法官也难忍哽咽:“按照法律规定,你们每月需给父母2500元赡养费,但他们只要300元。
你们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的就省出来了。扪心自问,这种父母去哪里找?”
在养育孩子时付出了一切,在为孩子丰满羽翼时不计较分毫。
如今老了病了,他们却学会了“懂事”,学会了少麻烦儿女、尽量不招人嫌弃。


就连讨要一点本该得到的孝心,也小心翼翼地,不敢多拿一分。
就像主持人李艾在综艺里谈到她带72岁的母亲看医生:
医生夸老人身体健康,是长寿的命。
母亲却摇摇头:“我不想长寿,长寿对小孩不好。”
这就是中国式父母。
一辈子,尽心托举我们成人,老了便隐身离场,不拖累子女,不麻烦孩子。
可谁能保证,到了晚年自己一定无痛无灾。
当他们蹒跚了,身体变得衰弱了,唯一能在心底寄予小小希望的,只有你。
即便父母不愿以孝心绑架你,也该明白,那不是你心安理得不管不顾的理由。
因为生命是一场有序的轮回,你也终会成为父母,也终会有老去的一天。
你今天的选择,会在明天以同样的方式回到自己身上。



年幼时,父母是我们唯一的观众,当父母老了,我们便是他们唯一的观众。
假若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的来说,相差几许。
当你责怪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衣物,却不记得他们也曾为你换洗一张张尿布。
当你嫌弃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却不记得他们也曾扶着你学步。
当你厌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却不记得你曾牙牙学语他们觉得有多动听。
父母,真的图得不多。
无非是生病时一双搀扶的手,孤独时一通关心的电话。
无非是,常回家看看。
生而为人,父母好好地养你长大,你一定要好好地养他们到老。


别让你有前提的孝心,教他们领会到人世间最残忍的道理。


别让那个生你养你的人,在悲戚中走完余生。


点亮在看,转发出去,大家一起共勉!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