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二次函数教案

2023年11月03日

- txt下载

二次函数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次函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次函数教案1


  教学目标

  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之间关系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问题1.任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
  问题2.猜想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可能会有几个交点?可以借助什么来研究?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观察
  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取三点A、B、C,测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记作a、b、c,以a、b、c为系数绘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观察它与x轴交点数量的情况;任意改变a、b、c值后,观察交点数量变化情况。
  活动二观察与探索
  如图1,观察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回答问题:
  (1)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A(,),B(,)
  (2)当x=时,函数值y=0。
  (3)求方程x2-x-6=0的解。
  (4)方程x2-x-6=0的解和交点坐标有何关系?
  活动三猜想和归纳
  (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其它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
  这样我们可以把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和根的判别式三者联系起来。
  三、例题分析
  例1.不画图象,判断下列函数与x轴交点情况。
  (1)y=x2-10x+25
  (2)y=3x2-4x+2
  (3)y=-2x2+3x-1
  例2.已知二次函数y=mx2+x-1
  (1)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2)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
  (3)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无交点?
  四、拓展练习
  1.如图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1)请写出方程ax2+bx+c=0的根
  (2)列举一个二次函数,使其图象与x轴交于(1,0)和(4,0),且适合这个图象。
  2.列举一个二次函数,使其图象开口向上,且与x轴交于(-2,0)和(1,0)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求证:二次函数y=x2+ax+a-2的图象与x轴一定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二次函数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基础。在历届佛山市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课标要求: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
  ④会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学习新课时有明显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二次函数 y=图像与系数符号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掌握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方法和思路,能够一题多解,发散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 情感目标
  制作动画增加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5.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二次函数y=图像与系数符号之间的关系。
  (2) 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
  (3)本节课主要目的,对历届中考题中的二次函数题目进行类比分析,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难点:(1)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说出函数性质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选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将知识点分类,让学生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很容易看出不同解析式表示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3.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三、学法指导:
  1.学法引导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育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终极目标。
  2.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设计理念:《课标》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设计思路:不把复习课简单地看作知识点的复习和习题的训练,而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了6个由浅入深的题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环节通过开放性题的设置,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作出全面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发现过程,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运用知识,体验成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配有两个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巩固性习题,体现渐进性原则,希望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一)从定义出发的简单题目。
  (二)典型例题分析,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三)综合应用能力提高。
  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方法与小结
  由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作业设计:(见课件)
  3、板书设计:(见课件)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分析、探索、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在应用中获得发展,从而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节教学过程主要由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运用知识,体验成功;知识深化――应用提高;归纳小结――形成结构等环节构成,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体现了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新课标》要求。本设计同时还注重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合作、开放、探究、交流中,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

二次函数教案3


  一、教材分析:
  《34.4二次函数的应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十四章第四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教材通过小球飞行这样的实际情境,创设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这样,学生结合问题实际意义就能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很好的体会;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本节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3.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提高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
  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亲自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课件
  六、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 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6x+9=0; (3) x2-x+1=0; (4) x2-2x-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2题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问题,这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悉的知识类比探究本课新知识。
  [活动2]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问题
  1. 课本P94 问题.
  2. 结合图形指出,为什么有两个时间球的高度是15m或0m?为什么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是20m?
  3. 结合预习题1,完成课本P94 观察中的题目。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格式进行梳理和规范;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问题3是由学生分组探究的,这个问题的探究稍有难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正确结论。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把实际问题准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
  2.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否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3.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经历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获得信息、梳理归纳的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
  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体会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累学习经验。
  [活动3] 例题学习 巩固提高
  问题
  例 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x2-2x-2=0的实数根(精确到0.1).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题2独立完成,师生互相订正。
  教师关注:(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是否规范;(2)学生所画图象是否准确,估算方法是否得当。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题2的铺垫,同学们已经从旧知识中寻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很容易明确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降低难点且突出重点。
  [活动4]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二次函数教案4


  在整个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二次函数占据极其关键且重要的地位,二次函数不仅是中高考数学的重要考点,也是线性数学知识的基础。那老师应该怎么教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案教学方法。
  一、 重视每一堂复习课 数学复习课不比新课,讲的都是已经学过的东西,我想许多老师都和我有相同的体会,那就是复习课比新课难上。
  二、 重视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离开学生谈课堂效率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我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大多不太好,上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学习的热情也不是很高,这些都是十分现实的事情,既然现状无法更改,那么我们只能去适应它,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做好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对你教学理念认同和教学常规配合与否,功夫往往在课外,只有在课外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和学生建立起比较深厚的师生情谊,那么最顽皮的学生也能在他喜欢的老师的课堂上听进一点
  四、要多了解学生。你对学生的了解更有助于你的教学,特别是在初三总复习间断,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复习情况有助于你更好的制定复习计划和备下一堂课,也有利于你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
  2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一
  一、 立足教材,夯实双基:进行中考数学复习的时候,要立足于教材,重新梳理教材中的典例和习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知识的延伸和迁移,让解题方法、技巧在学生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在头脑中再现
  二、 立足课堂,提高效率:做到教师入题海,学生出题海.教师应多做题、多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众多复习资料中,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最佳练习,也可通过对题目的重组。
  三、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有时间,让他们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四、激发兴趣,提高质量: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在上复习课时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在关注知识复习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效果,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感.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兴趣的学习下去.
  3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二
  1.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
  2.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学生要学习的最后一类重要的代数函数,它也是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3.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应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与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
  4.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用二次函数的观点审视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教学方法三
  1.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2.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3.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
  4.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二次函数教案5


  知识技能
  1. 能列出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2. 理解二次函数概念;
  3. 能判断所给的函数关系式是否二次函数关系式;
  4. 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见形式.
  过程方法
  从实际问题中感悟变量间的二次函数关系,揭示二次函数概念.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辨析、实践运用等过程,体会函数中的常量与变量,深刻领悟二次函数意义
  情感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间对应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列出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
  能列出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解析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播放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抛物线的图片,概括性的介绍本章.
  二、探究新知
  ㈠、用函数关系式表示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1.正方体的棱长是x,表面积是y,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d与边数n有什么关系?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必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
  ㈡观察所列函数关系式,看看有何共同特点?
  ㈢类比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概念揭示二次函数概念:
  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实质上,函数的名称都反映了函数表达式与自变量的关系.
  三、课堂训练(略)
  四、小结归纳: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1.二次函数概念
  2.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3.二次函数的4种常见形式
  五、作业设计
  ㈠教材16页1、2
  ㈡补充:
  1、①y=-x2②y=2x③y=22+x2-x3④m=3-t-t2是二次函数的是
  2、用一根长60cm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矩形面积S(cm2)与它的一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xxxxxxxxxxxx.
  3、小李存入银行人民币500元,年利率为x%,两年到期,本息和为y元(不含利息税),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xxxxxxx,若年利率为6%,两年到期的本利共xxxxxx元.
  4、在△ABC中,C=90,BC=a,AC=b,a+b=16,则RT△ABC的面积S与边长a的关系式是xxxx;当a=8时,S=xxxx;当S=24时,a=xxxxxxxx.
  5、当k=xxxxx时, 是二次函数.
  6、扇形周长为10,半径为x,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xxxxxxxxxxxxxxx.
  7、已知s与 成正比例,且t=3时,s=4,则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xxxxxxxxxxxxxxx.
  8、下列函数不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y=(x-1)(x+2) B.y= (x+1)2 C.y=2(x+3)2-2x2 D.y=1- x2
  9、若函数 是二次函数,那么m的值是( )
  A.2 B.-1或3 C.3 D.
  10、一块草地是长80 m、宽60 m的矩形,在中间修筑两条互相垂直的宽为x m的小路,这时草坪面积为y m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教案6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研究二次函数的一般方法——配方法;
  2、应“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 的图像,通过图像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研究二次函数和图像的性质,能进一步体会研究一般函数的方法,能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1)定义:函数 叫二次函数,它的定义域是 。特别地,当 时,二次函数变为 ( 。
  2)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
  (1)函数 的图像是一条顶点为原点的抛物线,当 时,抛物线开口 ,当 时,抛物线开口 。
  (2)函数 为 (填“奇函数”或“偶函数”)。
  (3)函数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
  3)二次函数 的性质
  (1)函数的图像是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2)当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 处取得最小值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3)当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 处取得最大值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跟踪1、试述二次函数 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像。
  跟踪2、研讨二次函数 的性质和图像。
  跟踪3、求函数 的值域和它的图像的对称轴,并说出它在那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那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跟踪4、课本P60练习B
  1、
  【归纳总结】
  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思路是什么?
  函数二次函数 (a、b、c是常数,a≠0)
  图像a>0 a<0
  性质
  【典例示范】
  例1:将函数 配方,确定其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求出 它的单调区间及最大值或最小值,并画出它的图像。
  例2:二次函数 与 的图像开口大小相同,开口方向也相同。已知函数 的解析式和 的顶点,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函数 的解析式。
  (1)函数 , 的图像的顶点是(4, );
  (2)函数 , 图像的顶点是 。

二次函数教案7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重点: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形式的选择
  难点:各种隐含条件的挖掘
  教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诊断补偿,情景引入:
  1、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是什么
  2、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先让学生复习,然后提问,并做进一步诊断)
  (二)问题导航,探究释疑:
  一般地,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那么就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立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条件:如果要确定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又需要几个条件呢?
  (三)精讲提炼,揭示本质:
  例1。某涵洞是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26。2。9所示,现测得水面宽1。6m,涵洞顶点O到水面的距离为2。4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内,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分析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这时,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下,所以可设它的函数关系式是。此时只需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就能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解由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0。8,-2。4),
  又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入,得所以因此,函数关系式是。
  例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1)、B(1,0)、C(-1,2);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且与y轴交于点(0,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且与y轴交于点(0,-3);
  (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3,-2),且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
  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可设函数关系式为的形式;(2)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3)根据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再根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a的值;(4)根据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2),可设函数关系式为,同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再由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4,可得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和(5,0),任选一个代入,即可求出a的值。
  解(1)设二次函数关系式为,由已知,这个函数的图象过(0,-1),可以得到c= -1。又由于其图象过点(1,0)、(-1,2)两点,可以得到
  解这个方程组,得a=2,b= -1。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2)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3),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1),可以得到解得。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3)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3,0)、(5,0),
  所以设二此函数的关系式为。
  又由于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0,3),可以得到解得。
  所以,所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
  (4)根据前面的分析,本题已转化为与(2)相同的题型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四)题组训练,拓展迁移: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1,1)、(3,5);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2),且过点(2,1);
  (3)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M(-1,0)、(2,0),且经过点(1,2)。
  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 -1,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6,且经过点(2,10),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五)交流评价,深化知识:
  确定二此函数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选择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设成什么形式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灵活选择,以简单为原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如下三种形式:(1)一般式:,给出三点坐标可利用此式来求。
  (2)顶点式:,给出两点,且其中一点为顶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3)交点式:,给出三点,其中两点为与x轴的两个交点、时可利用此式来求。
  本课课外作业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12)、B(2,-3),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用配方法把(1)所得的函数关系式化成的形式,并求出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P(2,m)、Q(n,-8),如果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二次函数教案8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2、 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习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应用;
  二 知识点回顾:
  函数 的性质
  函数 函数
  图象 a0
  性质
  三 典型例题:
  例 1:已知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例 2:(1)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求a的范围;
  (2)知函数 的单调区间是 ,求a;
  例 3:求二次函数 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1)已知 在[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2)已知 在区间[0,1]内有最大值-5,求a。
  (3)已知 ,a0,求 的最值。
  四、 限时训练:
  1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
  范围为 B
  A 、a-2 B、a-2 C、a-6 D、B、a-6
  2 、函数 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 ,-4],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定义域为R的二次函数 ,其对称轴为y轴,且在 上为减函数,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4 、已知函数 在[0,m]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 函数 ,当 时是减函数,当 时是增函数,则
  f(2)=
  6、 已知函数 ,有下列命题:
  ① 为偶函数 ② 的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3
  ③ 在 上为增函数 ④ 有最大值4
  7、已知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求a的值。
  8、已知 在[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9、已知函数 ,求a的取值范围使 在[-5,5]上是单调函数。
  10、设函数 ,当 时 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二次函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利用描点法正确作出函数y=ax2+b的图象。
  2、让学生经历二次函数y=ax2+b性质探究的过程,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及它与函数y=ax2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b的图象,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函数y=ax2+b与函数y=ax2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二次函数y=ax2+b的性质,理解抛物线y=ax2+b与抛物线y=ax2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具有哪些性质?
  2.猜想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是否相同?
  二、学习新知
  1、问题1:画出函数y=2x2和函数y=2x2+1的图象,并加以比较
  问题2,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1的图象吗?
  同学试一试,教师点评。
  问题3: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既y)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观察两个函数图象,说出函数y=2x2+1与y=2x2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顶点坐标,函数y=2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0),而函数y=2x2+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1)。
  师:你能由函数y=2x2的性质,得到函数y=2x2+1的一些性质吗?
  小组相互说说(一人记录,其余组员补充)
  2、小组汇报:分组讨论这个函数的性质并归纳: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y=1。
  3、做一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2与函数y=2x2的图象,再作比较,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小结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k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具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出函数y=ax2+k具有哪些性质?
  四、作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1)y=-2x2与y=-2x2-2;的图像
  五:板书

二次函数教案10


  〖大纲要求〗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 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数学教案-二次函数。
  内容
  (1)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可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0.某幢建筑物,从10米高的窗口A用水管和向外喷水,喷的水流呈抛物线(抛物线所在平面与墙面垂直,(如图)如果抛物线的最高点M离墙1米,离地面米,则水流下落点B离墙距离OB是(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三.解答下列各题(21题6分,22----25每题4分,26-----28每题6分,共40分)
  21.已知:直线y=x+k过点A(4,-3)。(1)求k的值;(2)判断点B(-2,-6)是否在这条直线上;(3)指出这条直线不过哪个象限。
  22.已知抛物线经过A(0,3),B(4,6)两点,对称轴为x=,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试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中,必有一点C,使得对于x轴上任意一点D都有AC+BC≤AD+BD。
  23.已知:金属棒的长1是温度t的一次函数,现有一根金属棒,在O℃时长度为200cm,温度提高1℃,它就伸长0.002cm。
  (1) 求这根金属棒长度l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2) 当温度为100℃时,求这根金属棒的长度;
  (3) 当这根金属棒加热后长度伸长到201.6cm时,求这时金属棒的温度。
  24.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3x+m=0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设s=x12+x22
  (1) 求S关于m的解析式;并求m的取值范围;
  (2) 当函数值s=7时,求x13+8x2的值;
  25.已知抛物线y=x2-(a+2)x+9顶点在坐标轴上,求a的值。
  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Rt∠,截取AE=BF=DG=x,已知AB=6,CD=3,AD=4,求:
  (1) 四边形CGEF的面积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和X的取值范围;
  (2) 当x为何值时,S的数值是x的4倍。
  27、国家对某种产品的税收标准原定每销售100元需缴税8元(即税率为8%),台洲经济开发区某工厂计划销售这种产品m吨,每吨2000元。国家为了减轻工人负担,将税收调整为每100元缴税(8-x)元(即税率为(8-x)%),这样工厂扩大了生产,实际销售比原计划增加2x%。
  (1) 写出调整后税款y(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指出x的取值范围;
  (2) 要使调整后税款等于原计划税款(销售m吨,税率为8%)的78%,求x的值.
  28、已知抛物线y=x2+(2-m)x-2m(m≠2)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为B,C(B点在C点左边)
  (1) 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 设m=a2-2a+4试问是否存在实数a,使△ABC为Rt△?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设m=a2-2a+4,当∠BAC最大时,求实数a的值。
  习题2:
  一.填空(20分)
  1.二次函数=2(x - )2 +1图象的对称轴是 。
  2.函数y=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关于的二次函数图象顶点(1,-1),且图象过点(0,-3),则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5.若y与x2成反比例,位于第四象限的一点P(a,b)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且a,b是方程x2-x -12=0的两根,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
  6.已知点P(1,a)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其中a=m2+2m+3(m为实数),则这个函数图象在第 象限。
  7. x,y满足等式x= ,把y写成x的函数 ,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8.二次函数y=ax2+bx+c+(a 0)的图象如图,则点P(2a-3,b+2)
  在坐标系中位于第 象限
  9.二次函数y=(x-1)2+(x-3)2,当x= 时,达到最小值 。
  10.抛物线y=x2-(2m-1)x- 6m与x轴交于(x1,0)和(x2,0)两点,已知x1x2=x1+x2+49,要使抛物线经过原点,应将它向右平移 个单位。
  二.选择题(30分)
  11.抛物线y=x2+6x+8与y轴交点坐标( )
  (A)(0,8) (B)(0,-8) (C)(0,6) (D)(-2,0)(-4,0)
  12.抛物线y=- (x+1)2+3的顶点坐标( )
  (A)(1,3) (B)(1,-3) (C)(-1,-3) (D)(-1,3)
  13.如图,如果函数y=kx+b的图象在第一、二、三象限,那么函数y=kx2+bx-1的图象大致是( )
  14.函数y=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 2 (B)x<2 x="">- 2且x 1 (D)x 2且x –1
  Ⅲ.课堂练习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进一步探究了函数=3x2与=3(x-1)2,=3(x-1)2+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并作了归纳总结.还能利用这个结果对其他的函数图象进行讨论.
  Ⅴ.课后作业
  习题2.4
  Ⅵ.活动与探究
  二次函数= (x+2)2-1与= (x-1)2+2的图象是由函数= x2的图象怎样移动得到的?它们之间是通过怎样移动得到的?
  解:= (x+2)2-1的图象是由= 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x-1)2+2的图象是由= x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 (x+2)2-1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 (x-1)2+2的图象.
  = (x-1)2+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 (x+2)2-1的图象.
  板书设计
  4.2.1 二次函数=ax2+bx+c的图象(一) 一、1. 比较函数=3x2与=3(x-1)2的
  图象和性质(投影片2.4.1 A)
  2.做一做(投影片2.4.1 B)
  3.总结函数=3x2,=3(x-1)2= 3(x-1)2+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投影片2.4.1 C)
  4.议一议(投影片2.4.1 D)
  二、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
  2.补充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 x2,=- x2-1,=- (x+1)2-1的图象,并讨论它们的性质与位置关系.
  解:图象略
  它们都是抛物线,且开口方向都向下;对称轴分别为轴轴,直线x=-1;顶点坐标分别为(0,0),(0,-1),(-1,-1).
  =- x2的图象向下移动1个单位得到=- x2-1 的图象;=- x2的图象向左移动1个单位,向下移动1个单位,得到=- (x+1)2-1的图象.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