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九五”水利投资浅析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载

摘要:"九五"是新 中国 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投入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水利投入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水利投资总量上,比"八五"时期增长了4倍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投资的质量上,体现在公共财政基础上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重点,以及相应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效益上。下面简要 分析 一下"九五"时期水利投资的某些基本特点。
关键词:“九五” 水利 投资 浅析
"九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投入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水利投入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水利投资总量上,比"八五"时期增长了4倍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投资的质量上,体现在公共财政基础上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重点,以及相应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效益上。下面简要分析一下"九五"时期水利投资的某些基本特点。
一、投资总量大幅度提高,基本建设规模基本适度
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过程中,如何 科学 地把握资金投放总量与所形成的建设规模是一个重大宏观课题。从 经济 学的角度讲,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行为一方面是 社会 放弃当前一部分生活消费,为提高将来社会生产能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本身又消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产业的 发展 ,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是以项目为单元的,每一个项目又有其特定的建设工期,因此使用公共财政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与所形成的基本建设规模要有合理的比例。投资总量形成的建设规模过小,不利于持续的投资行为,不利于拉动上下游关联产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形成的建设规模过大,则易造成"半拉子"工程,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财政长期负担过大。
"九五"期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水利基建投资大幅度增长,5年累计安排基建投资约2700亿元,其中中央各类投资1206亿元,地方投资约15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3.8%,是"八五"期间的4倍多,共安排各类水利基建项目1800余项,形成的建设规模约为4100亿元。实践证明,在水利基建投资总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九五"水利基本建设规模控制基本适度,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九五"期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投资3600亿元,全国形成的在建项目建设总规模达24000亿元,建设规模是国债投资的6.7倍。同一期间,水利国债投资628亿元,国债投入形成的建设规模约3100亿元,建设规模是国债投资的5倍。考虑到水利项目以防洪工程为主,公益性强,使用贷款少的特点,这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是合理的。
2.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总量与建设规模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截止到"九五"末期,中央、地方累计安排投资约2700亿元,与4100亿元水利建设总规模相比,结转剩余建设规模和相应的投资约140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750亿元。按照 目前 水利建设年度投资水平,即使2003年以后不发国债,届时在建工程可基本完工,不会形成"半拉子"工程。
3.结转到"十五"期间1400亿元的剩余建设规模和相应的投资基本适度,保持了"十五"初期较强的投资需求,有利于稳定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为"十五"期间新开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保留了时间余地。根据测算,"十五"期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约1600亿元,大部分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可在两年内完成,加上地方新开工的其他项目,可保持水利建设在整个"十五"期间较强的投资需求和建设规模。
"九五"期间在国家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的情况下,水利基建没有发生过热现象,基建规模基本控制得当。其主要原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水利建设方针政策明确。’’98大水之后,党中央及时发出15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方针政策,对水利基建投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二是水利部党组在 总结 治水经验、深入分析’’98大水、2000年北方大旱引发的宏观形势的基础上,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具体提出了水利基建的投资指导思想、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合理流向。三是在投资计划安排过程严格坚持了保重点、保续建、保投产的原则,防止摊子铺得过大。
二、优化调整投资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水利基建投资结构是指水利投资在不同水利基建领域的分布。国家对水利的投资属于社会公益性投资,因此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就是要使水利投资能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通过优化投资方案,最大可能地从整体上实现公益性效益和相应的经济效益。’’98大水之后,我国大江大河防洪体系薄弱环节充分暴露出来,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洪水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因此必须重点完善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防洪体系;1999年和2000年的北方连续大旱,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把水资源列为国家战略资源,提出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5到10年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战略任务,部党组进一步指出水利建设必须以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为出发点和切入点;根据部党组提出的从传统水利向 现代 水利转变的治水思路,水利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利机构能力建设成为投资的重要领域。所有这些要求,都是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依据,都需要在投资计划安排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根据"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需求,1206亿元的中央水利基建投资基本分布为:防洪工程投资954亿元,占79%;水资源工程投资120亿元,占10%;水土保持工程投资33亿元,占3%;水利机构能力建设等其他工程投资99亿元,占8%。在防洪工程投资中,充分考虑投资结构要有利于防洪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坚持以堤防为基础、以控制性枢纽为骨干、蓄滞洪区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安排大江大河堤防及河道整治投资478亿元,约占防洪工程投资的50%;大江大河控制性枢纽投资347亿元,约占36%;清淤疏浚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投资36亿元,约占4%。大幅度增加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投资,前者投资由"八五"时期的7.5亿元增加到"九五"期间的36亿元,增加了近4倍;后者投资从"八五"时期2.1亿元增加到"九五"期间的24亿元,增加了10倍多。此外安排重点海堤加固投资27亿元,国际河流治理投资5亿元。水资源工程投资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共安排重点水源工程投资43亿元,占水资源工程投资的34%;大型灌区改造续建配套投资为42亿元,占36%;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投资为10亿元,占8%; 农村 饮水投资为25亿元,占21%。与防洪减沙相结合,共安排水土保持中央投资33亿元,主要用于长江、黄河中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工程建设。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重点安排了水文基建投资6亿元,防汛通信投资3亿元,防汛机动抢险队投资2.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亿元,科研 教育 投资13亿元,前期工作投资13亿元,以及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援藏等项目。
在流域分布上,中央投资从"八五"时期的以治淮和治太工程建设为主,调整到"九五"期间的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松辽流域的防洪工程建设为主。安排长江流域投资308亿元,占"九五"中央投资的25.6%,重点保证了长江中下游干堤建设投资需求;黄河流域投资186亿元,占15.4%,重点安排黄河下游治理工程,从基础设施建设上为堤防不决口创造条件;松辽流域投资92亿元,占7.6%;海河流域投资58亿元,占4.6%;淮河流域投资81亿元,占6.7%;太湖流域投资为56亿元,占4.6%;珠江流域投资63亿元,占5.3%;部直属单位投资362亿元,占30.1%,重点保证了小浪底和万家寨水利枢纽建设。在地域分布上,"九五"期间中央投资体现了向西部倾斜的政策,安排西部水利项目166亿元,占"九五"中央投资的14%,比"八五"增加投资140亿元。
由于投资结构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九五"期间水利基建基本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加强堤防工程建设的同时,兼顾江河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江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加大防洪工程投入的同时,兼顾水资源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认真解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和城市水资源短缺 问题 ;在加大水利工程措施投入的同时,兼顾水利非工程措施和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建设,加强水文及重点防洪指挥系统骨干 网络 、分析及决策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实时监控、科学决策和优化调度系统建设,加大水利前期工作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收藏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