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认识平均分》课后反思

2023年10月01日

- txt下载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要突破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分”,尤其是“平均分”。本节课的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分小棒的情境中自主发现: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进行叙述“平均分”的过程中,运用这样的语言:“每份是几根?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分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互相评价,抽小组汇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在教学“练习”时,让学生再次操作,按要求摆小棒,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观察、交流,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多次动手分实物的过程中,达到了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下来,我总结了几点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给讲小朋友分铅笔的故事,是学生自觉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自助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通过“小朋友分铅笔”,把12个桃子分给3个小朋友,4个小朋友,使他们分到的同样多等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方法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3、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让他们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孩子说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平均分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先确定“每份分得几个”,另一种是先确定“平均分成了几份”,学生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这两种分法,所以这节课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学生肯定都会动手操作了,但是说的能力还不行,所以最主要是要让孩子说,这样更能将平均分和除法很好的联系到一起。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