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物理意识缺失在物理教学中的表现与培养策略

2023年10月29日

- txt下载

倪志峰
摘 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物理意识的培养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教学实践中发现:逻辑意识、证据意识、逆推意识和反思意识在初中生的学习意识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缺失.教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并培养这几个物理意识值得研究.
关键词:物理意识;缺失;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8-0038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即作为具有自觉性的思维.意识的关键在于其自觉性,换言之:就是成为了一种本能的反馈.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再到“培养核心素养”,意味着物理教学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的方向转化.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物理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在学习物理学科之后,当学生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是否有物理意识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地渗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特别缺失的几个意识有:逻辑意识、证据意识、逆推意识与反思意识.
2 物理意识缺失及培养策略
2.1 逻辑意识
2.1.1 逻辑意识缺失的表现
所谓的逻辑就是事物的因果规律.学生逻辑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说话或答题时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因果颠倒.例如:学生在声学中会出现“音调越高,频率越高”“响度越大,振幅越大”等因果颠倒的错误表述;学生在光学和力学中也会出现类似错误,如“在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折射中,入射角大于或者小于折射角.”;力现象中,“重力越大,质量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所受外力越大”等等;又如:在阐述欧姆定律的结论时,有学生表述为:“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这些说法,教师肯定会多次纠正并强调正确的表述,但学生依然会重复犯错.究其原因是学生逻辑意识的缺失.
2.1.2 逻辑意识的培养策略
逻辑意识的培养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身严谨的语言,严密的教学逻辑中体现出来.在循序渐进的授课交往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我们讲出来的话应该是经过大脑思考的,是要求符合前因后果的.因在前,果在后.在授课的时候,笔者经常会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1)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一对父子,我们应该怎么说两个人长像相似?(2)请大家分别针对孩子和父亲说;(3)对儿子:你长的真像你爸爸.对父亲:你儿子长的真像你;(4)能不能说:孩子,你爸爸长的真像你.或者对父亲说:你长的真像你孩子;(5)为什么不能这样说?(6)学生几乎都会说,是因为先有了父亲,才有的孩子.这就很好地说明了逻辑上的谁决定了谁.正如数学中的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自变量的变化才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要区分逻辑中的因果,一般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思路:一是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从时间或者是从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分析,正如先有了父母亲,才会有儿女们;二是从变化的角度来考虑:当我们把入射角改变,才会引起反射角、折射角发生改变.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学生才有可能养成逻辑意识.
2.2 证据意识
2.2.1 证据意识缺失的表现
证据就是支撑观点的理由与依据.学生证据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現回答问题时,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人云亦云.课堂上随意回答教师的提问,即便回答正确却不能说出作答的依据;做题时,不能很好地分析题目的情境,很多时候即便题目解答正确,也明显是强化训练之后的一种惯性思维.无法说出解题的依据.如果题目稍微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就不知道从何入手.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较弱.
2.2.2 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
证据意识的培养有很多种方式,笔者实践中发现,证据意识的培养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 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可见“科学探究”是目标、是内容、是方式手段.同时它也可以成为培养证据意识的良好载体.我们以探究的问题来激发寻找证据的兴趣;以探究的实验过程来体验发现证据的乐趣;以探究之后的交流来强化证据意识.
教学片段:如何让碘升华?
师:升华的条件是什么?
生:加热.
师:是不是加热就一定能够观察到碘升华的现象呢?
生:可以进行实验探究下.
师:桌上有一个碘锤,请大家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升华的条件是吸热,但对碘加热是否只发生升华呢?以这样的一个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实验并寻找证据的兴趣.
学生实验,绝大部分学生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教师用手机拍摄碘锤中的碘.
师:大家观察到碘的升华了吗?
生:观察到了——碘锤空间充满了紫色的气体.
师:有没有同学观察到一些不同之处?投影刚才拍摄的照片.一同观察.
生:碘锤的下面有紫色的液体,是液态碘.
师:液态碘从哪里来?
生:固态的碘转化而来,说明发生了熔化现象.
师:请同学总结下结论及证据.
生1:在对碘加热的过程中,出现气态的碘同时也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升华和熔化是同时发生的.证据就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气态以及液态的碘.
生2:我觉得气态的碘有可能是碘先熔化后汽化而来的.证据是实验过程中好像先有液态碘出现,然后才出现气态碘.
实验过程中,对碘进行加热,发现是同时发生着熔化和升华的,甚至有学生认为是熔化、汽化与升华都存在.证据就是学生观察到了液态和气态的碘.学生通过发现液态碘的出现,体验发现证据的乐趣.
师:那如何操作,能让固态碘只发生升华便于我们观察升华现象?
生:控制温度,不要达到碘的熔点.
师:查表可知,碘的熔点是113℃.有同学能说一下具体如何操作吗?
生:使用水浴法,既可以对碘加热,又可以确保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
师:非常好,下面同学们用水浴法对碘进行加热,注意观察碘的升华.
生:水浴法中只发生了碘的升华,因为没有液态碘的出现.
学生从逻辑上推理水浴法可以只出现升华现象,而在实践中的确只观察到气态的碘.学生通过交流不仅找到了方法,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发现“没有液态碘”的出现这个证据,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强化了证据意识.
2.3 逆推意识
2.3.1 逆推意识缺失的表现
逆推,也就是由结果倒推原因,即由果溯因.学生逆推意识的缺失表现为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突破.比如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状态之间是存在着明确关系的.由受力情况可以分析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然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可以推导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学生缺乏这样的由因到果,或者由果溯因的意识.导致解题时找不到突破口.
2.3.2 逆推意识的培养策略
我们以“计算题”作为载体,重点培养逆推意识.
例题: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1.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2.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m3.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m4.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教师在讲解计算题的时候,通常是由已知向答案推进.已知条件的组合可以得到什么条件,再组合获得新的已知,最终推出答案.解答的途径是:已知——组合——新条件——组合——结果.初中阶段的解答题,由于条件相对比较少,计算的公式或关系式(组合)也较少.所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由已知向欲求推进,虽然是符合思维习惯的,但是一旦排列组合的可能性增多,解题难度也随之提高.如果反过来,由“欲求”出发,最终落到题目给的“已知”,在逆推的过程中排除不可行性,只需找到一条路径.再按照反过来的顺序书写解题步骤即可解决问题.比如,走到一片西瓜田,首先一定会关注到那些看着最好的西瓜,然后顺着藤去明确这些瓜到底是哪个根上长出来的.所以顺藤摸瓜不如顺藤找根.本题的逆推解题过程如图1所示.
2.4 反思意识
2.4.1 反思意识缺失的表现
学生反思并不仅仅是简单反省,它应该是在学习行为发生之后的“反溯性思考”,是学生后续学习改进的途径之一.学生反思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重复性的失误.学习陷入了“失误——纠正——再失误——再纠正”的恶性循环中.在某一具体知识点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4.2 反思意识的培养策略
课堂留白:学生之所以反思意识缺失,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反思的时间.现在课堂的主导权在教师,有的教师习惯于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在问题给出之后没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某一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急于给出正误评判,然后或解释或纠正.而学生则忙于追随教师的思维,理解教师的思路.怎么可能有时间反思自己思维上的问题以及比较与其他同学的异同.所以,教师需要给课堂留白,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余地.只有留有反思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课堂分享:学生反思意识缺失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反思的空间或机会.课堂应该设有分享环节.对于一些有共性的或者是比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代表作答,集体交流分享的形式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对所学习内容的认识和解题的思考过程.在交流分享中让学生有反思的空间.
3 小结
当然除了以上笔者涉及到的几个意识,还有一些意识在课标中提及,也是教师需要渗透的,例如环保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等.只有在教学中注重物理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在处理具体的某一问题时,有时候并不是只体现某一意识,而是多种物理意识的综合反馈.只是在某一阶段,可能有某一意识占了主导地位.有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知识可以被遗忘,但是内化的意识不会遗失,它会外显为学生处理问题时的具体方式方法.这也决定着学生是否能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因此意识的培养值得教师在日常教育中不断的有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倪志峰,周梁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思维缺失及矫正探讨[J].物理教学,2017,39(09):43-45.
[2]盧义刚.初中物理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J].物理教师,2019,40(02):57-60.
[3]吴兆雄.浅议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42(05):7-8.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