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刚做完人流应该吃什么 人工流产后吃什么补?

2023年09月27日

- txt下载

做完人流后应吃什么进补?
人工流产后日常补养气血,还可以用黄芪、阿胶、红糖、大枣、糯米、粳米、老鸡、生姜、菠菜、乌梅等。猪肉、动物肝脏、血豆腐也有补铁生血的作用,同时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更能增加铁质的吸收和利用的效率,为此饮食上需要注意荤素搭配才是。  人工流产后多数女性会有负面情绪,为缓解并恢复自信。膳食当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C、钾、铁和钙,而巧克力、奶酪、苹果、香蕉、金针菜、硬果、奶品等则是保持平和心绪的食物。
刚做了人流的人要多吃点什么呢?
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不管什么情况下,一定不要喝冷水。想吃东西的时候,吃点清淡的,即使吃肉,也要吃炖鸡汤啊,炖鱼汤之类的。如果没条件,就吃点汤面,喝粥什么的。把暖宝宝热热的,放肚子上。有条件了就多休息。躺着或者半躺着。走路也慢慢走。十天左右就恢复了。一定要记得不要剧烈运动。就像来大姨妈一样,注意着点就好了。肚子痛的时候,一定要把暖宝宝用上。这样一会儿就缓和了。祝你早日康复。对了,还有重要一点,不想吃东西的时候,就不要吃。想吃的时候,就吃点清淡的。随胃……不要因为为了早日恢复健康而强行吃东西或者运动。流产后,主要是注意休息。
做完人流术后吃哪些食物可补身体?
人流后多补充肉质类食物,比如鸡鸭猪肉等。也可以骨头治疗的炖汤。术后恢复食物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正常饮食中,适当限制含脂肪的。,忌食辛辣食物,比如酒、姜、辣椒。术后一般还会出血的情况,不能吃凉性食物,比如螃蟹、田螺等.
人工流产后吃什么补?
做人工流产以后可以多吃一些阿胶红糖或者大枣糯米,还有银耳,乌鸡,鱼类,瘦肉,蛋类,新鲜的水果,还有蔬菜等进行补充营养的,而且在流产以后需要多注意休息,至少休息一个星期左右,而且一个月之内是不能进行夫妻同房的,同时也要忌生冷忌辛辣。
流产手术后吃什么好?
做完流产手术以后一定要多补充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喝一些排骨汤,鲫鱼汤之类的,也可以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跟蔬菜,比如苹果,橘子,香蕉之类的,但是一定要蒸一下以后再吃,以免引起腹痛,尽量不要吃生冷辛辣食物,然后必须得多注意休息,不能过度的劳累。
人工流产之后吃什么最好?
人工流产后最重要的是保健和预防而非!!!
人工流产术后的饮食只要不吃寒凉及辛辣刺激性腔的食物即可。除此之外,人流对吃的,除建议清淡饮食之外,没有太多要求。
之所以不让吃寒凉、辛辣刺激性食品是为了预防因食物刺激导致术后出血多,或者引起术后子宫内膜及盆腔感染。
但人工流产术后需要有以下注意事项:
1、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2、预防感染;
术后需要注意隐私部位卫生,预防性应用消炎药。
3、注意保暖,避免劳累、着凉、剧烈运动等不良刺激;
4、按医嘱定期复查;
5、如出现出血多、出血持续时间长或者白带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最后,提醒所有女性,人工流产虽然非常简单,但对身体的影响却不可低估,一次不负责任的人工流产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健康,甚至失去再怀孕的能力。请一定谨慎对待。
刚做完流产吃什么好?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流产”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妊娠28周前,胎儿尚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即被排出母体,称为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者为早期流产,中医称为堕胎;发生在12~28周之间者为晚期流产,中医称为小产。流产约占所有妊娠的10%~18%,临床上以早期流产多见,且与7、5、3奇数律有一定关系,亦即在妊娠50天、70天左右,甚则90天左右发生流产者为多。妊娠100天后,流产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中医药在防治本类疾病上具有优势。西医学的先兆流产与中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一致,习惯性流产与滑胎、数堕胎一致。滑胎与胎漏、胎动不安过去多不加区分,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滑胎如出现胎漏,甚或胎动不安,大多已失去治疗意义,因而需要早防早治,未病即治。
一、胎漏、胎动不安
妊娠期阴道内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妊娠期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极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二者相当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可进一步发展为堕胎、小产。
胎漏、胎动不安名虽不同,但临床表现难以截然分开,且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护等基本相同,故一并讨论。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在于肾虚不能系胞,肾主固藏,有助于子宫之封藏,孕后子宫必须得到肾气、肾阴、肾阳的支持,才能使胚胎稳固。《校注妇人良方》说:“腰痛者多堕胎也”,意味着堕胎流产与肾有关。肾气不足,子宫固藏乏力,或肾阳亏虚,子宫失于温煦,胚胎不能很好的生长;或肾阴不足,阴血亏耗,血海不充,不能滋养胎儿,胎儿得不到生长发育;或阴虚火旺,络损血溢,阴血失守,子宫失藏,亦易致流产。肾虚者,有先天的发育因素,但主要是后天的因素。堕胎、流产、孕期房劳、紧张烦忧、夜失安眠、心肝郁火等不仅耗损肾阴,而且干扰了心-肾-子宫轴的调节作用,从而使阴阳气血紊乱而致流产。
此外,尚有脾气虚、血瘀、湿热三种兼夹因素。脾气虚常兼夹于肾虚中,出现脾肾两虚症状。血瘀有两种情况:一是癥瘕所致,即宿有瘀结,孕后成癥;二是气滞血瘀所致,血瘀内阻,必伤胞络。湿热常是继发因素,孕后肾虚脾弱,湿浊内生,湿蕴生热,导致伤胎;亦可能有继发感染的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临床表现妊娠期间阴道少量下血,时下时止,为胎漏;先感腰痛,腹部胀坠作痛,继有少量阴道出血者,为胎动不安。如治疗不及时或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剧,可发展为堕眙、小产。
检查结合停经史,尿或血清β-HCG呈阳性反应,基础体温持续高相即可诊断。通过血HCG、P、E2的定量观察及B超探查可进一步了解胚胎情况。
2.鉴别诊断
通过询问病史,尤其是末次月经时间及有关检查,可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输卵管妊娠、葡萄胎、子宫肌瘤等进行鉴别。此外,还应鉴别流产的类型,以便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
本病以肾虚为主,同时有偏气虚、偏阳虚、偏阴虚及阴虚火旺四者。其治疗各有不同,重点在健脾益气,亦当重视补肾健脾,宁心安神。
1.偏于气虚证
证候:妊娠期间胎漏,量少,色淡红,腰酸,尿频,神疲乏力,小腹作坠,或有流产史,舌淡苔白,脉细滑。
分析: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久病劳损,或流产导致肾气虚,胎失所系,冲任不固,故见胎漏,量少,色淡红;肾气亏虚,腰膝失养,故腰酸,神疲乏力;气虚系胞无力,故小腹作坠;膀胱失煦,固摄无权,州都不约,故尿频;舌淡苔白,脉细滑均为肾气虚之象。
基本治法:补肾益气,固肾安胎。
方药运用:补肾育胎丸。
吉林人参6~12g,党参、白术各12g,菟丝子12g,桑寄生10g,炒川续断、杜仲各9g,阿胶10g。
罗元恺教授针对此型提出补肾固冲,健脾养血的安胎原则。菟丝子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平补肾之阴阳以壮先天之本,为安胎之首选;人参、党参补气健脾,益后天之本以养胎。二者皆可重用。桑寄生、续断、杜仲、阿胶补肾养血安胎,白术健脾益气安胎。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5g,炒枣仁9g;脾胃失和者,加苏梗6g,广陈皮6g,砂仁5g;出血稍多者,加苎麻根15~30g,陈棕炭10g。
2.偏于阳虚证
证候:妊娠期间胎漏,量少,色淡红无血块,头昏腰酸,夜尿多,小腹有冷感,或有坠痛,有流产史,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
分析:久病损伤,或堕胎小产,阳气亏虚,或气虚进一步发展,故胎漏,量少,色淡红无血块;肾阳虚衰,温煦失职,不能温暖腰腹,故腰酸,小腹有冷感,或有坠痛;阳虚不能温运气血和上养清窍,故头昏;肾阳不足,气化失职,故夜尿多;舌淡苔白根稍腻,脉沉弱为肾阳不足之象。
基本治法:补肾助阳,温宫安胎。
方药运用: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15~30g,桑寄生12g,炒川断10g,阿胶10g,杜仲12g,怀山药10g,砂仁5g,艾叶炭6g。
张锡纯自释云:“胎在母腹者,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虑,且男女生育者,皆赖肾气作用。菟丝子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寄生能养血,强筋骨,能大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补肾阴,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能安胎也……寿胎丸重用菟丝子为主药,而以续断、寄生、阿胶诸药辅之。”加杜仲、山药补肾安胎,砂仁理气健脾,艾叶炭温胞止血。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形寒肢冷,小腹偏凉者,加鹿角胶10g,紫石英10g;脾胃不和者,加陈皮6g,党参15g,白术10g;出血多者,加炮姜3g,陈棕炭10g。
3.偏于阴虚证
证候:妊娠期胎漏,色红无血块,或小腹隐痛,头昏腰酸,心悸寐差,大便艰行,舌质淡红或有裂纹,脉细滑弦。
分析:肾阴亏虚,孕后胎赖阴血以养,阴血更虚,血海失藏,故胎漏,色红无血块,或小腹隐痛;阴虚精亏髓减,清窍失充,故头昏;腰膝失养,故腰酸;肾阴亏虚,水不济火,故心悸寐差;阴虚津亏,肠失濡润,故大便艰行;舌质淡红或有裂纹,脉细滑弦均为肾阴虚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补肾,养血安胎。
方药运用:滋阴养胎方。
当归身、白芍各10g,怀山药、山萸肉、熟地各12g,炒川断、桑寄生各10g,太子参15g,茯苓神各10g,阿胶10g,苎麻根15g,黄连3g。
方中熟地、山药、山萸肉、阿胶滋阴补肾,当归身、白芍养血安胎,川断、桑寄生补肾安胎,太子参、茯苓补气健脾,茯神、黄连清心安神,苎麻根止血安胎。诸药合用,使肝肾之阴充足,血止胎安,自无流产之虞。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夜寐甚差,心悸明显者,加五味子6g,炒枣仁9g,莲子心5g;胃脘不舒,恶心呕吐明显者,加广陈皮6g,炒竹茹6g;出血量稍多者,加地榆炭10g,白及粉3g。
4.阴虚火旺证
证候:妊娠期间出血稍多,色鲜红,质黏稠,头昏腰酸,烦热口渴,寐差,便艰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滑带数。
分析:阴虚生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发为胎漏,故出血稍多,色鲜红,质黏稠;肾阴亏虚,腰膝失养,故腰酸;虚火上扰心神,故头昏寐差;肾阴不足,失于滋润,故烦热口渴,便艰,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滑带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清热,固冲安胎。
方药运用:保阴煎加减。
大生地10g,怀山药9g,山萸肉9g,炒黄柏10g,炒黄芩9g,白芍10g,苎麻根15g,炒续断10g,地榆炭10g,莲子心5g。
方中生地凉血止血;白芍配地黄养血敛阴;山药益肾健脾;续断补肾安胎,且有助阳之效,乃阳中求阴之意;黄柏治肾中之相火以退虚热,黄芩清心肺之热,黄芩、黄柏合用泻火以止血。全方滋阴补肾,壮水清热,使血止胎安。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阴道漏红增多者,加女贞子12g,墨旱莲12g,炙龟板10g;心烦失眠明显者,加黄连5g,青龙齿10g;阴虚肝火旺,头痛乳胀者,加钩藤12g,生甘草5g,炒山栀9g。
5.脾虚证
证候:妊娠期间小腹坠痛,或有胎漏,量少,色淡红,腹胀矢气,大便溏泄,日行2~3次,神疲乏力,胃纳欠佳,头昏腰酸,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分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冲任匮乏,不能载胎养胎,气不摄血,胎元不固,故有胎漏,量少,色淡红;小腹坠痛乃气虚系胞无力,血虚胞失濡养所致;脾主运化,脾虚则胃纳欠佳,腹胀矢气;脾虚失运,清浊不分,水湿下注肠道则大便溏泄,日行2~3次;气血生化不足,四肢百骸失养则神疲乏力;脾虚后天不能充养先天,肾气亦虚,故腰酸;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则头昏;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为脾虚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益气,补肾安胎。
方药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5~30g,黄芪15~30g,炒白术12g,茯苓10g,当归身10g,炒柴胡5g,炙升麻5g,砂仁5g,广陈皮6g,煨木香6g,炒川断、桑寄生各12g,苏梗5g。
《内经》指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饮食劳倦,必伤脾胃,气血不足,中气下陷,冲任督带不固,故经带之疾见矣,宜以甘温之品温养脾胃,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黄芪补气助阳,升阳举陷为主,伍以人参大补元气,两药相合,名为参芪,或有称参芪汤者,互为协同,补气之力较强。两药升阳举陷,使脾气充而清阳复位。炙甘草补中益气,善调脾胃不足,补三焦之元气。白术燥湿健脾,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与参、芪配伍,大补后天之本,培气血之生化。当归身补血调肝,与参、芪配伍,取补气生血之意,补血而能守气,兼能养脾阴。陈皮理气和胃,使补气而无气滞之弊。升麻升提清气,柴胡疏达肝气,此二药与健脾药相配,能鼓舞中气,使清阳上升,又助参、芪升举。煨木香、砂仁健脾止泻,川断、寄生补肾安胎。诸药合用使中气健旺,肾气得充,胎元因之而安固。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腰酸明显者,加杜仲10g,菟丝子10g;大便偏多,小腹有冷感者,加炮姜5g,六曲10g;胃脘不舒,作胀呃逆者,加佛手片6g,炒谷芽10g;出血量多者,加陈棕炭10g,阿胶珠10g。
6.血瘀证
证候:妊娠期间阴道漏红,小腹隐痛,痛则漏红,色黑或有小血块,胸闷烦躁,舌质偏紫或有紫瘀点,苔白腻,脉细滑。
分析:胎居胞内,胞宫之癥积瘀血碍其生长则胎元不固,或跌仆闪挫,气血失和,冲任子宫瘀滞,故阴道漏红,小腹隐痛,痛则漏红,色黑或有小血块;瘀血内阻,气血运行失畅,心神不宁,故胸闷烦躁;舌质偏紫或有紫瘀点,苔白腻,脉细滑均为血瘀之象。
基本治法:养血和络,化瘀安胎。
方药运用:胶艾汤合失笑散。
炒当归、白芍各10g,甘草5g,阿胶10g,艾叶6g,五灵脂10g,炒蒲黄6g,广陈皮9g,川续断10g。
胶艾汤中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温经暖胞,止血安胎,二者共为主药。白芍敛阴和营,当归补血安胎,川芎易动血,故弃之不用,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失笑散是化瘀止痛且无留瘀之弊的方剂,胎漏者用之,取其化瘀止血之效。两方合用,共奏养血和络、化瘀安胎之功。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腹胀矢气,胸闷烦躁者,加佛手片6g,广木香9g,苏梗5g;烦热口渴者,去艾叶,加黄连3g,钩藤12g;腰酸神疲者,加黄芪、党参各12g,桑寄生12g。
7.湿热证
证候:妊娠期间阴道流血,量或稍多,色红质黏腻,头昏腰酸,神疲乏力,纳欠口腻,尿少,腹胀矢气,舌苔黄白厚腻,脉细滑数。
分析:脾虚湿浊内生,或外湿停滞,内外湿蕴,日久化热,下扰胎元,胎元不固,热迫血行,故见孕后阴道流血,量或稍多,色红质黏腻;湿邪滞于中焦,阻滞气机,胃失和降,故纳欠口腻,腹胀矢气;湿邪内阻,清阳不能上升,故头昏;湿浊中阻,有碍脾运,故神疲乏力;胎系于肾,胎气不安,故腰酸;湿热伤津,故尿少;舌苔黄白厚腻,脉细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健脾理气。
方药运用:加减固经丸合异功散。
炙龟板9g,白芍10g,炒黄柏9g,炒子芩9g,椿根白皮10g,白术10g,党参10g,茯苓12g,陈皮6g,苎麻根15g,炒蒲黄6g。
方中龟板滋肾固冲,为君药,黄柏坚阴泻火,佐龟板以纠正阴虚火旺的不平衡状态,两药相合,对下焦肾与子宫有重要的“滋、清、固、封”作用。白芍、椿根白皮助龟板滋阴养血,固冲止血;黄芩助黄柏清热安胎;蒲黄能化能止,化中寓止,以防清热留瘀之弊;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异功散为四君子汤加陈皮,其中党参益气补中为主,配白术健脾除湿,这是益气健脾法的关键所在,且白术尚有安胎之功。茯苓淡渗利湿,既祛脾虚所生之湿,又利湿以助脾运,使参、术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陈皮理气健脾。两方合用,凉而不滞,湿热除而胞胎安。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腹胀矢气,大便偏溏者,去龟板、黄柏,加煨木香9g,砂仁5g;腰背酸楚明显者,加桑寄生12g,杜仲10g;胃脘痞胀,恶心泛吐者,加广陈皮6g,炒竹茹6g,苏梗6g。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滋肾育胎丸每次5g,每日3次,适用于胎漏、胎动不安属肾虚者。
2.胎产金丹
处方:当归、丹皮、川芎、艾叶、白薇、延胡索、党参、赤石脂、茯苓、白术、鳖甲、熟地、没药、甘草、五味子、青蒿、香附等。
服法:每服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适应证:气血亏虚之胎动不安。
【转归及预后】
胎漏、胎动不安者,若胎元未殒,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大多可继续妊娠,分娩出健康的婴儿。若胎元已殒,则会发展为堕胎或胎死不下。若为父母遗传基因的缺陷或子宫畸形等,非药物所能奏效。因此,流产后必须检查夫妇双方,预防本病的再次发生。
【预防与调护】
1.阴道出血期间应卧床休息,避风寒,慎起居,防止发生外感等疾病。同时,需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2.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禁止性生活,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增加腹压的活动。
3.饮食应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阴道出血期间忌食生冷瓜果,并保持大便通畅。
【临证经验】
夏师认为,本病既要重视主要病变的特点,又要重视辨证论治,不仅要保胎成功,而且要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兹就夏师治疗本病的经验分别介绍如下。
1.补养肾气以固先天之本是主要治法,但需与养血相结合
《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曰:“女子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因此补养肾气是固摄胎元的主要方法。我们体会,女子以血为主,孕后血聚养胎,在补养肾气的方药中常需结合养血。《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制的寿胎丸是补肾安胎的著名方剂,其中亦含有养血的药物。汉唐以来,保胎最为常用的是胶艾汤,或称胶艾四物汤。在宋代的《妇人大全良方》中,加减胶艾汤就有近10张方子,可见其运用之广、之多。这也说明在补养肾气中不能忽视养血的重要性。夏师认为,在血中补养肾气,要注意到脾胃的运化问题。如腹胀泄泻明显者,选用养血药时宜慎重。
2.宁心安神,调节情志,稳定心理,使心肾相济以稳固胎元
子宫者,受孕后当固藏,但固藏又必与肾有关,与胞脉胞络的制约有关。《傅青主女科》中曾多处提到“胞脉者上系于心”、“胞脉者系于肾”,可见,子宫之藏、胞脉胞络之制约实与心肾交济密切关联。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胎漏者大多有流产史,甚则多次流产,所以受孕后心理紧张,夜不安眠,以致心肾不能相济,子宫失于固藏。夏师常在补肾安胎方药中加入钩藤、莲子心、黄连、炒枣仁、茯神、青龙齿等1~2味宁心安神之品。此外,注意心理疏导,稳定心理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
3.健脾和胃以旺后天之化源,助胎儿生长发育
前人认为,胎孕之形成在于肾精,胎元之固尤在于肾气、肾精。肾气、肾精之充实必赖后天水谷之精气以养之,胎儿成长亦有赖于后天水谷之精气支持。孕后由于活动减少,先兆流产中胎漏、胎动不安又当卧床休息,禁止活动,较长时间的活动减少或停止必然影响脾胃的运化,前人曾有“脾阳宜动,动则运”之说,夏师谓“运则健”,故健运脾胃十分重要。保胎病人不管有无脾虚症状出现,均需适量加入健脾和胃的药物。这不仅可旺后天生化之源,充养胎儿,而且有助于心肾,特别是肾气能固护胎儿,有助于保胎成功。前人认为白术、党参、黄芪、砂仁、苏梗等为保胎良药,其意义亦在于此。
4.关于保胎养胎,优生优育的问题
优生优育必须注意胎禁、胎养、胎教三个方面。胎禁者,主要是药禁的问题。胎漏、胎动不安等先兆流产病症,一般服保胎药均需一段时间,少数甚则服至分娩,因而用药宜慎重。一些妊娠期禁忌药物应尽可能不用,必须用者亦当中病即止。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马兜铃、木通、防己、天仙藤、青木香等均有毒性,当尽量不用。对致畸致流的药物,如半夏、南星、蜈蚣等,亦应严格禁用。胎养者,前人着重十二经养胎,在治疗时亦应有所考虑。十二经养胎,除心君及其相应的手太阳小肠经独养胎,以心包经及相应手少阳三焦经代之外,其他经脉均有养孕时间,可供参考。按木、火、土、金、水顺序,木者,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养孕1~2月;火者,手厥阴心包经及手少阳三焦经,养孕3~4月;土者,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养孕5~6月;金者,手太阴肺经及手阳明大肠经,养孕7~8月;水者,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养孕9~10月。如肝胆木经养胎时,需服酸性药物和食物,包括叶酸;心包经代心养胎时,需服苦味药物和食物,余皆仿此。
验案举例
利某,女,36岁,商业工作者。
患者结婚10年未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第8天,腹痛漏红2天,来我院求诊。初经14岁,6~7/30~50日,量偏少,色暗红,有血块,腹隐痛。26岁结婚,夫妇同居,未避孕。妇科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两侧卵巢较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于1年前在广州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体外授受胚胎移植术,未获成功。
就诊时为第2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第8天。近2天来阴道漏红,色淡红,有时较鲜,无臭气,腰酸,两少腹隐痛,形体肥胖,皮肤干燥,纳食尚可,夜寐时好时差,大小便正常,BBT呈高温相,舌质淡红苔腻,脉细滑。
鉴于胎漏见红,且少腹作痛,腰酸,舌苔腻厚,当养血补肾,化痰固冲,以寿胎丸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处方:黑当归、白芍、怀山药、炒川断、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各10g,苎麻根、地榆炭各15g,山萸肉6g,炒子芩9g,茯苓10g,广陈皮6g。药服7剂后阴道漏红即止,心烦失眠,故原方去山萸肉、黄芩、地榆炭,加钩藤15g,炒枣仁10g。继则阴道又有漏红,且胃脘作痛,口腻多痰,大便不实,口苦烦热,失眠,再以健脾补肾、清热化湿固冲等法治之,用健脾补肾汤加减。处方:党参10g,炒白术12g,炒川断、桑寄生各10g,陈皮6g,佩兰、广藿香各10g,炒谷芽15g,黄连3g,茯苓12g,地榆炭10g,白芍10g,佛手片5g。前后服用20剂,又出现恶心泛吐,乳房作胀,原方去佩兰、地榆炭,加竹茹10g,广木香6g,苏梗5g。服药至孕90天,始终苔腻,胃脘不舒,小腹隐痛,仍予香砂六君子汤加炒川断、桑寄生、省头草、白芍各10g,苏梗6g。有时心肝火旺,加钩藤15g,黄连5g。服药到妊娠近7月,停药返广州,足月分娩一女婴,体重3.9公斤。
按语:本例原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无血块,当属虚证,全身症状亦属于肾虚肝郁夹痰,且患者曾雌激素低下。前人有“月经后期而来者阴不足也”之论,所以肾阴偏虚是根本,肝郁痰浊内阻也很重要。现代高科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到子宫体内后,虽然运用大剂量HCG,但仍然出现肾虚、痰湿、瘀浊症状。在应用健脾益气、补肾养血、化痰燥湿之法后,又出现心肝气火偏旺,故从健脾补肾、清热化湿、兼以养血和络论治,前后治疗6月余始愈。夏师认为,试管婴儿保胎成功,不仅在于健脾补肾,祛湿化浊、理气和络也非常重要。本例化湿除痰贯穿始终,说明此人不仅原有痰湿,而且在大剂量激素运用后液体增加,痰湿形成。增加这方面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保胎效果。
【小结】
1.胎漏、胎动不安均属于西医的先兆流产,临床表现难以截然分开。本病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大多可继续正常妊娠,分娩出健康的婴儿。如治疗不及时或阴道流血增多,可进一步发展为堕胎、小产。
2.胎漏、胎动不安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须首先排除异位妊娠,可结合B超、血清β-HCG、P、E2的定量检查以鉴别。
3.胎漏、胎动不安以肾虚为主,但有偏气虚、偏阳虚、偏阴虚和阴虚火旺四者,并可兼脾虚、血瘀或湿热,故治疗上以补肾为主,有兼证者则需兼治。
4.夏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以补养肾气为大法,同时结合养血宁心安神,健脾和胃,使心肾相济,胎元稳固,后天之化源旺盛。
5.本病要注意休息,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忌食刺激性食物。
6.随着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运用,本病的治疗更应及早开始,以防胚胎的早期丢失。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