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与原因是什么?

2023年10月24日

- txt下载

摘要: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特征是患者高度冲动、情绪不稳定、强烈且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自我身份识别障碍、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单、自毁自杀行为。
  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以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等,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常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 BPD患者在治疗上较为困难,并且有着高于普通人群10-50倍的自杀死亡率。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
  1.深在的情绪的不稳定;
  2.强烈的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3.冲动及自毁、自杀行为;
  4.自我身份感的紊乱;
  5.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
  6.短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边缘性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BPD的成因众多,与个体早期母亲、婴儿“共生期”和“分离-个体化期”互动不良、儿童时期内化的客体关系影响、家庭不良的环境因素等影响密不可分。
  1. 母婴共生期和分离-个体化期互动不良,可能会使儿童退缩到自闭期,或停滞在自闭期和共生期之间,而对外界无反应;如果婴儿有强烈的不舒服的共生关系,其也可能提前进入分离-个体化阶段,来逃避令人不适的状态。逐渐地,儿童失去自我效能感的良好发展,不是过度与人亲密而失去自我,就是极端地与人保持距离,同时也不具备自我安慰意识。
  2. BPD患者反复发生自杀或自伤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获取他人关注,或透过“痛”的感觉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转移空虚感,亦或是阻止/惩罚自己做出冲动的行为。从客体关系理论来看,这是充满了矛盾却又无法割舍的儿童期的“连结关系”,表现出个人想要对抗自己被动地想和母亲保持连结关系(退化状态),或想达成和母亲分离且获得自由,以战胜自己的退化状态。所以对于BPD患者,这样的行为或许是充满成就感的。
  3. 儿童早期被忽视、分离和受虐等的经验与其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密切相关,也与儿童照护者不稳定、冲突的亲子关系等有关。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