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浅谈少数民族罪犯扫盲教育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罪犯扫盲教育
 由于受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实行了民族平http://wWw.LWlm.Com等和对民族地区倾斜的政策,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盲率大幅度下降,但是文盲率仍然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没有文化、不讲法律是少数民族罪犯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监狱中,少数民族文盲比例相当高,他们不识汉字,不会算术,不会记简单的账目。加上大多数文盲不懂或略懂汉语,语言交流不畅,给脱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也给监管改造工作带来不利,更影响其出狱后的社会适应。因此,让少数民族罪犯脱盲成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少数民族罪犯扫盲教育概述
  扫除文盲,是对文盲、半文盲进行的一种最为初步的基础教育。在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实践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五章第六十三条规定,监狱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罪犯进行扫盲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经考试合格的,由教育部门发给相应的学业证书。《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监狱组织的文化教育,应当根据罪犯不同的文化程度,分别开展扫盲、小学、初中文化教育,有条件的可以开展高中(中专)教育。
  近年来,监狱加大少数民族罪犯扫盲教育力度,大量文盲罪犯经过扫盲教育能够脱盲。脱盲的标准是:识汉字1500个;能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记简单的账目;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然而,少数民族罪犯的脱盲过程艰难,存在很多现实困难,留级、脱不了盲仍大有人在。主要表现在:教育时间、场地、设施、教具、经费等难以保障;师资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罪犯学习吃力、难以接受新知识、知识不能迁移和运用;存在较为严重的留级沉淀等现象,成为监狱文化教育一老大难问题。
  二、制约少数民族罪犯扫盲工作的因素
  要解决少数民族罪犯扫盲的难题,首先要弄清制约少数民族罪犯扫盲工作的诸多因素。本文试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中介这教育三要素对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罪犯扫盲工作进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
  (一)受教育者因素
  1、思维定型,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在监狱接受扫盲教育的绝大多数为成年人。成年人在长久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即思维定势,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很难创新和接受新鲜事物。
  原来的居住环境使少数民族罪犯没有机会接受外来文化与信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知识经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学习起着认知支架的作用,少数民族罪犯以各自不同的背景参加监狱统一组织的有别于本族文化的扫盲教育,便很难用原有知识水平同化和理解现有的学习材料,导致少数民族罪犯在扫盲教育中很难解放思维,学习新东西。
  2、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功利性
  少数民族罪犯绝大多数来自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绝大多数人成为贫苦、落伍的生产劳动者,对知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内在的学习求知动力。来到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后,由于劳动改造任务较重,占据了大量时间,使其无暇顾及文化学习,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带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功利性,对自己监管、劳动、改造有利的就学,无用的就不学,缺乏主动学习动力。例如:算术就只想学对劳动产品计件有用的整数的加减乘除,不想学分数、小数、图形等。
  3、学习负迁移影响大,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学习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的产生常在两种学习又相似又不相似的情境下,认知混淆而产生的。发生这种迁移,会使另一种学习更加困难,错误增加。如少数民族罪犯语文学习不能区分一字多义,一字多音;在数学负数运算时错误使用正数的规则等。
  此外,学到的知识不能灵活自由运用。例如:一个词语放在一起其中的每个字能够认识,但是把字单独拆开就不认识了;只理解当时当句的语义,难以类推和举一反三;学到的知识是静态的储存物放在脑袋里,不能与具体的现实的材料相联系,不能依据情境取舍知识,只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二)教育者因素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