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2023年10月18日

- txt下载

摘要:结合“微时代”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情况,本文以吉林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吉林市大学生尽管对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有基本正确的认识,但依然受到了“微媒体”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还应通过抢占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创新安全教育和强化“微媒体”监管,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微时代”;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1“微时代”下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思路
从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美国、英国等国家将网民安全意识作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推动公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针对大学生群体则致力于营造网络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建立专门网络安全学习网站和课程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国内则结合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到国家安全战略规划中,利用法律进行规范约束,通过网络教育、网络监管等途径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1]。总体上来看,相关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上研究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缺乏对实践情况的深入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吉林市各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现状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以总书记在网络安全方面提出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新思想为指导,提出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水平的对策,继而更好的推动高校网络教育工作的开展。
2“微时代”下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调查
2.1调查基本情况
在调查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北华大学三所高校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了500份调查问卷的发放,成功回收479份,回收率95.8%,其中有效问卷4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其中,文科专业210人,理科255人,男生285人,女生180人。采用的调查问卷共包含15小题,由调查者基本情况、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构成,能够全面反映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状况。采用SPSS19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问卷效度系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808和0.792,因此能够证明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2.2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吉林市大学生对意识形态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能够客观看待社会风气等道德领域的问题,但是整体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缺乏危机意识。在“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的调查中,58%的大学生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27%的学生表示树立该种核心价值观念有其合理性,但也有1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而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是否过时”的调查中,尽管46%的学生表示并不过时,但也有3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说服力,即将过时,另外有17%的学生认为已经过时。由此可见尽管微信、微博在政治宣传方面发挥了引导大学生主流思想形成的作用,但是高校却未能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加强微传播方式的充分利用,导致说教化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信息接受习惯。在“您觉得为什么每年都有大批高知分子移居海外”的调查中,57%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教育失败导致人们爱国情怀淡薄,25%的学生认为移居海外依然可以为国效力,另外18%的学生表示人们应该自由选择更好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在“微时代”大学生拥有了更多信息接受途径,能够从多角度看待社会问题,形成多元思想价值观念。而在“您怎么看待西方思潮”的调查中,33%的学生表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泊,27%学生表示有一定合理性,25%学生表示符合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趋势,15%学生认为不符合国情。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通过微传播途径,大学生更多的接触到了西方不良思潮,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对西方“自由”“平等”“多元主义”等思潮较为推崇,使得群体意识形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微时代”下吉林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策建议
3.1抢占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
结合“微时代”背景,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上还应对教育宣传阵地进行抢占,通过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更好的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促使学生坚定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理念。为此,高校需要加快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建设,通过平台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而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喜好进行时事新闻的评论,更好的表达官媒的观点,则能迅速掌握话语权,更好地进行学生思想观念引导[2]。此外,高校需要加强网络平台上意见领袖的吸纳,培养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准确进行大学生群体舆情分析和研判,加快新媒体宣传功能开发,以便通过高效运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引导学生取得健康发展。
3.2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新
在学生得以通过微传播途径获得丰富信息的条件下,高校只有提供时效性较强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相关理论和知识。所以在安全教育内容方面,还应选择更能与生活化和碎片化的“微时代”信息传播形式向融合的内容完成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抵制低俗思想和行为,实现对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有效弘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时,还应实现中国化,利用近年来涌现的新理论打牢意识形态思想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3]。结合社会实践对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展现,可以使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形成稳定政治信仰,在行动上主动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继而更好的抵御西方思潮的诱惑。
3.3强化“微媒体”监督管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微媒体”,还应强化监督管理,通过加强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实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全方位保护。在立法方面,需要针对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加强管理,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加强信息辨别和筛选基础上进行信息传播,大力弘扬积极思想价值观念。相关部门则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审查制度,实现对“微媒体”上舆情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加强维空间内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针对学校“微媒体”,高校则应承担舆情监测和分析责任,以便更好的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校园内信息传播管控,尽可能的过滤不利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言论和信息,使微空间得到有效治理,改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效果。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以政治理念和信仰为核心,事关国家安全。所以在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过程中,还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微时代”下,各种各样的思潮在“微媒体”上传播,采用传统安全教育形式缺乏说服力,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还应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的抢占和安全教育创新,并加强“微媒体”监督管理,保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晨.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学理论,2018(5):231-233.
[2]何远亮.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新媒体发展为视域[J].才智,2017(14):65.
[3]宋明磊.浅析微时代下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5):59-60
作者:姚远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