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内经》脾胃理论探微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载

【摘要】 从生理、病理、病证分析、观点及对后世的影响等5个方面入手,阐述《内经》的脾胃理论,着重体现《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对后世医家的深远影响和对 现代 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内经  脾胃理论
《内经》对脾胃生理功能之阐述
1.脾者土也,治中央,脾常著胃土之精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这段原文对脾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重视。“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说明脾常储藏胃的精气,为胃行其津液。脾在五行属土,土具有贮藏﹑化生万物之性。上下至头足,皆以脾运胃内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为物质基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驻中焦,所运化的水谷精气,营养维系着内脏的筋膜肌肉等组织,脾气健运,营养充分,筋膜肌肉健壮,则维系有力,五脏位置恒定[1]。因此,《素问·平人气象论》言:“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说明人体不能离开水谷精微的滋养作用,即离不开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阐明了脾气具有将营血和津液上注于心肺的功能。“脾气散精”形象地描述了脾主升散精微之功能特性[2]。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气散精,精微得运,四肢肌肉皆有所养。脾气升,则将营卫气血津液敷布于四肢以温煦滋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实四肢”之意。脾气升清,可将水谷精微中得轻清之气上注于头面,营养诸窍,使耳目聪明,头脑清爽,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清阳出上窍”之意。
   3.脾为生血之源,统摄血液运行
  《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血液是由水谷入胃,经胃下送于小肠,再经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清者由脾转输心肺气化而成。脾所化生水谷精微是生成营气、津液的物质基础,二者又是气血的主要组成成分,故言脾为生血之源[3]。
  《灵枢·本神》称“脾藏营”,认为脾能藏纳营血[4]。脾统血,首先是因为脾有升散的功能。血为液态物质,属阴而类水,水性趋下,虽有心气推动,肺气宣散,肝气疏泄的作用,但还必须有脾气的升举,血液运行才能升降有序,环周不休。其次,脾为生气之源。脾气健运,生气旺盛,气在推动血行的同时,又能调节、控制血液,使之不逸出脉外。
   4.胃者,太仓也
  《灵枢·五乱》曰:“胃者,太仓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这是对胃受纳水谷功能的生动比喻。《灵枢·平人绝谷》曰:“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则描述了胃是一个中空脏器,同时交代了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这是胃受纳水谷的生理基础。在《灵枢·营卫生会》提到“中焦如沤”。“沤”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水泡的意思。“如沤”形象地表现了饮食入胃后,被初步消化的一种状态,也就是指食物进入胃后转化成食糜的过程。因此,后世 总结 胃的生理功能为“胃主受纳腐熟”。
   5.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素问·刺禁论》云:“……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使”就是指“五脏佐使”,说明脾胃纳化水谷,为五脏提供物质基础。《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脾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升清,二者互相协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和吸收。水谷入胃后,之所以能转化成精微,化生成气血,并敷布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挥营养作用,与脾胃的生理功能密不可分。
  “使”的另一含义是“转枢”,从“使”和“市”畅通无阻之意引申出来。所谓 “转枢”就是通过脾胃回旋运转,变化于中的作用调节人体气机的运动[5]。“枢”还有枢纽的意思。脾胃居于中焦,脾气有升散的特性,胃气有通降的特性,一升一降,成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倘若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则精微不能濡养上下,代谢废物不能排除体外,那么身体的机能将都受到影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后世常称“脾胃为中焦之枢”。
  “胃为之市”形象地解释了胃是受纳输出的“集散地”。《素问·五脏别论》曰:“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从生理角度描述了胃具有通降下行的功能特性。《灵枢·五味》曰:“水谷皆入于胃,……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说明胃气下降能够排泄体内饮食糟粕代谢产物。因此,后世总结胃的另一个生理功能是“胃主降浊”。临床上 治疗 胃病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其理论渊源盖出于此。
   6.脾为胃行其津液
  “脾为胃行其津液”,恰当地表述了脾与胃之间的关系。脾与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在结构上,二者有经脉相连,互为络属。胃之所以能受纳腐熟,全倚仗脾的运化升清的功能。《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简明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均依赖脾所运化的精微物质来充养,胃也不例外。《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即是指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导致胃不受纳。虽然《内经》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者五脏之本也”的表述,强调治疗疾病时要顾护“胃气”,并未提及脾,但这里的胃包含着脾胃的意思。
   《内经》对脾胃病理之阐述
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此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内经》认为一般湿证浮肿胀满,病机大都与脾有关。“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已描述了脾气散精,帮助水液代谢的过程。若脾虚导致运化无权,升清无力,无法将津液精微输送到脏腑经脉,则反而结聚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湿胜则濡泻”,即指湿邪困顿于脾,脾失健运致泻。临床治疗以健脾化湿法。
   2.脾病则不能布散精微
  脾病而四肢不用 脾气升,可将营卫气血津液敷布于四肢以温煦滋养。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升清无力,“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素问·痿论》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论。临床治疗四肢病变诸如痿证、痹证等,常从健脾法着手。
  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脾虚升清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及头面,会使诸窍失养,头目昏沉。《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言:“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说明脾胃与九窍的病理关系。临床上脾虚清阳不升之眩晕,常用健脾升清法收功;脾虚湿浊蒙蔽清窍之头痛眩晕,治以健脾化浊得以康复。
   3.脾气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胃之降浊的功能有赖于脾气升清功能的正常进行,如果脾病而清气不升,就会影响及胃,而导致胃气不降或胃气上逆的病变。“腹胀经溲不利”就是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所致。
   4.脾气虚则五脏不安
  脾气虚则精微化生不利,不能布散精微,无法“灌四傍”,为五脏提供营养物质,导致五脏不安。《灵枢·终始》:“阴阳俱不足……可将以甘药。” 甘药大都入脾胃,有补虚缓中作用,治疗阴阳两虚之证,其原理亦因为脾气虚则五脏不安。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说:“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脾胃病证分析
1.脾胃为其“所恶”损伤引起脾寒胃热病证[6]
  脾喜燥恶湿,《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湿为阴邪,一旦湿邪犯脾,就引起脾湿之证。胃喜润而恶燥,胃润才能津液丰富,不仅湿润腐熟水谷,还形成胃膜以保护胃腑。若“胃津”不足,势必影响其受纳、腐熟水谷和自身保护的功能,引起胃的病症。只有当脾胃燥湿相济、相反相成时,才能保证饮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若因过饮,感受湿邪或脾虚失运,均可导致水湿不化而湿邪过盛,王冰注:“湿盛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故大肠传导而注泻也。”出现脘腹冷胀、泄泻清稀、腹鸣而矢气无味等寒湿之证。若大汗、吐泻、发热、嗜食辛辣等因素导致胃燥津亏,“胃既伤,则饮食不化” ,食滞胃腑化热产生口苦、烦渴、嘈杂、舌质光红或干燥起刺等胃热津亏之证。可见,脾胃可受湿邪或燥邪损伤致脾阳衰弱,寒自内生或胃阴不足,热从中生,而分别导致寒、热之证。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