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成本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强成本管理,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管近些年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成本,其成本管理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的成本进行直接的管理,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自主权加大,成为市场竞争的主题。一些国企不能迅速的适应这种转变,内部成本管理意识非常薄弱。这不仅表现在管理者市场观念淡薄,对市场敏感度不高,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体现在管理者由于其流动性相对较强,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关心企业长远发展,只顾自身在位期间的工作业绩,甚至粉饰财务报表,致使给企业后期成长带来困难。
  (二)成本管理系统性不强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有意加强成本管理各方面的投入,但由于成本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或者执行不到位,成效甚微。成本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大大削弱成本管理的效果。有些国有企业虽然建立起了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但往往又欠缺执行力度,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企业过多注重生产过程,忽视了销售过程和供应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或只注重制造费用的管理,而忽视了产品前期研发的成本管理等。致使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三)成本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仅限于理论层面,要与实际生产经营结合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策略、经营活动之间的契合度不高,没有发挥有效作用。主要表现在:
  (1)内部控制的环境较差。首先,治理结构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其次,管理者不能深入地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仅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内部监督、牵制或对领导者的权力限制等。再次,企业内部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健康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2)缺乏有效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再完善的的控制制度都必须通过控制活动来实现。控制活动应该出现在企业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但在国企中,管理者存在特批行为,导致各级人员处理业务时不能按照固定的程序处理,没有监控措施,致使出现违法违规问题。
  (3)监督力度不够。国有企业主要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但都很难起到切实作用。外部监督主体主要是政府和社会,但各监督机构标准不一,管理分散,功能交叉,不能较好地衔接,难以达到监督的目的。内部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内部审计机构和监事会,但我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一般受到董事会的控制,而内部审计机构往往被经营者控制,两者都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很难形成有效监督。
  (四)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
  我国国有企业多采用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这些均是相对粗放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且均为事后成本管理,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市场条件下对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国有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不高,成本管理主要依赖于手工核算,模块应用程度不高,财务信息不能满足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五)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
  国有企业短期行为集中表现:决策行为的短期化。一些管理者在经营决策时,只考虑其在职期间的眼前利益,不顾企业的长远利益;利益分配行为短期化。管理者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公积金或者弥补亏损,而将企业所得分光用光。甚至私开票据、私设小金库、掠夺国家财产,从而使得相对缺乏成本管理经验的国有企业走上高负债经营的路子。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是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比较落后的根本原因。因为,体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部分的超前或滞后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效果,推进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其均衡性。而我国的现状是活一块,死一块,形成了非均衡的市场化进程。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市场进入的不均衡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后,承担着财政负担和社会包袱的双重负担。例如,要给员工提供铁饭碗和各种补贴、福利等。这使得国有企业的产品中包含了相对较多的非产品成本,降低了其竞争力。当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出现了严重的产权问题。产权制度严重滞后经营体制的转变,使得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大量国有资产无形蒸发。
  一方面,资金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银行利率和借贷规模不能完全反映货币的真实供需,因而货币对供求的调节效果有限,导致货币使用效率不高,国有企业的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包干和地方性行政分权形成了保护性诸侯经济。保护落后,限制进步,肢解统一的市场等。最后,政府在市场机制转换方面的宏观调控不均衡。
  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方位的均衡性差,政府在微观领域未完全退出。政府只是减少了分配资源的计划权和指令性计划,但仍保留审批权,即只转变了束缚微观活动的方式,不少人借机以权谋私,致使国有企业增加与经营无关的支出。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和法律制约系统的相对滞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已开放的经济主体无所是从,使得宏观调控职能在一放一收、一松一紧中打转。而每次的调控手段都以行政方法为主,代价较大,从而使国有企业的产品成本也随之增加。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