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摘 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最惠国待遇、知识产权、入世谈判、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者不再被过多地关注,然 而,金融危机以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却使两国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局势。此贸易摩擦问题却逐渐成为了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表现,就此问题回 归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的提出对策和建议,寻求贸易差额的解决途径,以便更好地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贸易摩擦; H-O模型;贸易对策
  中图分类号:F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5-0000-01
  
  一、贸易摩擦问题现状
  据统计,自奥巴马就职以来,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重要的贸易摩擦概览如下:2009年6月美国 对中国实施轮胎特保案,2009年11月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征收双方关税,2009年11月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至16%的关 税,2010年1至2月往来反倾销案10多宗,2010年3 月美国对中国人民币升值施压,2010年3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由此可见,中美贸易的摩擦正在逐步升级。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中美贸易状况,如 下表:(单位:亿美元)
  
  二、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中美贸易根源
  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在回归贸易事情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H-O模型对此问题进行解释和剖析。
  1.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即H-O模型,又称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其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下,提出了:一国应 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同时,该模型也显示了以下内容发生贸易的基础为: 相对要素丰裕度差异→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商品价格差异→比较优势;进行的贸易模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两国的贸易利得为:贸易能够增进世界和各 国福利;两国实行的贸易政策为:相互合作,自由贸易。
  2.中美贸易实证分析
   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大多为制造品之间的交易,于是,笔者选取了中国制造业中资本-劳动比以及美国制造业中的资本-劳动比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指标的选 取:2001年至2009年间,两国制造业中,以行业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了资本投资,以行业中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作为了劳动投资。其数据分析如 下:
  
  根据表-1、表-2,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国家2001年到2009年的资本-劳动比,为了更清楚更明了的中美两国的资本-劳动比,特此用趋势 图法绘制了两国的资本-劳动比率图。其中,上方的为美国的资本-劳动比,下方的为中国的资本-劳动比。很显然,美国的资本-劳动比大于中国的资本-劳动 比,美国的资本要素丰裕,其在用此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劳动要素丰裕,其在用此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
  
  
  3.结论
  从目前中美国家的制造业实情看,按照要素禀赋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具有资本优势或技术优势,其应该主要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级工业制成 品,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那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具有劳动力优势,其应该主要生产初级制造品,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制造 品;调查显示,R&D投入和技术创新占了美国GDP增长的45%,风险投资的21%也集中在美国,美国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确实是得益于 其丰厚的资本要素;同时,中国的服装、鞋帽、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其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主要得益于中 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
  三、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当前中美贸易现状,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的框架之下,缩小中美贸易差额,缓解贸易摩擦的途径:坚持自由贸易。本文就此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应加大自身R&D投入和技术创新投资,实现技术跨阶段发展。中国长期以来的增长方式是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投入的外生型增长模式,因此,我国应该向生产率提高、制度完善、R&D投入等为主导的内生型增长模式转变。
  第二,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走向高级工业制造品为主的进口替代贸易是缓解贸易差额的内在需要。
  第三,加强与美国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尤其要提升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降低技术的国际转移成本,促进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缩小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以此缩小两国商品价格差距和贸易差额,缓解贸易摩擦。
  
  参考文献:
  [1] 原毅军.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现代贸易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译.国际经济学(第六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振,刘玉树,葛育祥.浅析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中国因素[J ].商情,2009,(9).
  [4] 叶迎,孟祺.汇率、垂直专业化与中美贸易不平衡[J].当代经贸, 2009,(9).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