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山东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人民公社体制和城乡隔离体制因素的约束。转移波动较大,但总量小,转移渠道较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进行,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这个时期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9年―1988年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在量涌现出来,开始向非农产业、城市转移。
这一时期,我省农村劳动力由1978年的2555.3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3227.05万人,年均增加67万人,年均增长2.4%。其中,非农产业劳动力由245.5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830.1万人,年均增加58.5万人,年均增长30.4%。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9.61%上升到1988年的25.72%。这是继1985年的“大跃进”以后的又一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不同的是,这次转移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剩余农产品供给增长基础上的转移,是农村乡镇企业大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巨大拉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我省农村劳动力构成 单位:万人
年份
农村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
比重%
非农业劳动力
比重%

1978
2555.27
2309.81
90.39
245.46
9.61

1985
3010.32
2365.65
78.58
644.67
21.24

1988
3227.05
2396.97
74.28
830.08
25.72

1990
3348.29
2507.93
74.90
840.36
25.10

1991
3497.11
2647.19
75.70
849.92
24.30

1992
3532.95
3627.39
74.37
905.56
25.63

1995
3572.53
2502.18
70.04
1070.35
29.96

1996
3565.01
2475.10
69.43
1089.91
30.57

1997
3588.65
2497.54
69.60
1091.11
30.40

1998
3595.83
2487.00
69.16
1108.83
30.84

1999
3619.51
2474.13
68.36
1145.38
31.64

2000
3639.63
3462.62
67.66
1177.01
32.34

2、1989―1991年继我国经济上一阶段的大发展之后,进入治理整顿的新阶段,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部分已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业回流。
这一时期,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一部分乡镇企业关、并、转,城镇也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了一定的清理,一些转移到非农产业、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不返回农业。1989、1990、1991年,非农产业劳动力分别为829.2万人、840.36万人、849.92万人。1991年比1988年只增加21万人,年均增长0.76%。而农业劳动力却增加了204万人,年均增长10.41%。三年间,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回升,比1998年又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3、1992年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大规模转移的新阶段。1992年以后,市场经目标确立,改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又一个高速增长期限,农村劳动力转移重新进入快速转移阶段。表现为跨地区、跨行业、跨产业大规模而又持续的转移和流动,并呈现多元化的就业结构。
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由1991年的2647万人降低到1995年的2502.18万人,所占份这70.04%。非农产业劳动力由1991年的831.92万人上升到1995年的1070.35万人,所占份额达到29.96%,年均转移速度为6.5%。
值得注意的是1996年以后,我省政府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降低。农业劳动力由1996年的2475万人降到2000年的2463万人,所占份额下降到67.66%。非农产业劳动力由1996年的1090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177万人,所占份额为32.24%,年递增速度为1.9%,比上一阶段下降4.6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很难再拓宽,一些找到适宜劳动岗位的劳动力也逐渐稳定下来,进入就业基本稳定阶段。而且由于城乡隔离体制等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将以钟摆式流动作为基本形式。
200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而且转移劳动力仍以男性人口、轻壮劳动力为主。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返回的比重逐年降低,由1997年的3.5%下降为2000年的0.9%,如果扣除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部分,返回劳动力的比重则更低。返回的比例降低,说明转移劳动力的目的性增强,稳定性提高。从转移劳动力的性别来看,在地域性流动中,男性人口是地域流动的主流。在2000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男劳动力所占比重达65.8%。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来看,轻壮年劳动力是生力军。18岁以下的比重为3.5%,18-40 岁的比重为72.1%,40岁以上的比重为24.4%。
2、从产业流动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服务业。在2000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6.6%(525万人),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为51.4%(580万人),到异地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所占比重为2.0%。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省内转移就业为主,城镇吸纳转移劳动力比重上升。2000年农村劳动力在本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达到93.2%。其中,转移到乡外县内的占23.9%;县外省内的占12.7%。跨省转移的占6.8%,转向外省的劳动力也以就近转移为主,就近转移的背后有经济成本在起作用。
城镇吸纳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上升。2000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体现。
4、地理位置和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转移速度有明显差别。2000年我省平原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其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20.4%,丘陵地区的比重为26.3%,山区的比重为24.6%。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走向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仍是转移势点。在2000年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省外人群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97.6%;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1.9%;转向西部地区的比重为0.3%。
5、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明显的兼业性和间隔性。这里以农村从业人员为对象,将其划为四类:纯农业劳动者,以农为主兼业劳动者,非农兼业劳动者,纯非农劳动者。从农普资料看,以上四类各业比重已分别占58.42%、21.98%、13.4%、6.18%。从数字看出,农业户为提高经济收入增强积累能力而兼营其他职业;显而易见,非农兼业良为了职业的保障安全感而兼营农业劳动。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闲外出,农忙回乡。
6、农民外出就业仍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政府或有关部门有组织转移的占27.8%(约300万人),比例仍然偏低,即使加上约三分之一通过亲友价绍方式进行转移的以外,以自发方式盲目转移的比重仍在40%以上。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缓、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7、转移劳动力相对文化素质较高,且多转向发达地区。2000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目的占0.7%,比上年低0.2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占9.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3%,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经达到27%,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34.8%。在转向省外的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高于转向落后地区的劳动力。2000年转向东部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9.7%,转向中部的占24.7%,转向西部占3.9%。
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及2010、202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设想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农村劳动力总量。从2000年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抽样调查看,4200家农户和780个调查村的农户户均劳动力为2.1-2.5人(1996年的农业普查户均劳动力为2.7人),以此推算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200-4500万人。根据各种数据对此分析,我省农村实际劳动力总数应在4200万人左右。
农村已转移劳动力(主要是非农产业劳动力)。据抽样调查推算,2000年我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在1100-1200万人之间。
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人数。据测算,2000年我省种植业约需要劳动力990-1150万人,林牧渔业约需要劳动力为300万人,这样,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在1400万人左右。
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即农业中的隐性或不充分就业的相对剩余量)。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数-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已转移的劳动力。这样,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2000年约为1600万人。另据抽样调查,200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中半劳动力(不足劳动年龄和超劳动年龄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其中900万人滞留在农业。若扣除这900万半劳力,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实际在700万人左右。
未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的压力,不仅来自目前剩余劳动力的存量和今后自然增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规模、集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如果把现有的和今后新增的农村剩余劳动都包括在内,并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话,到2010年前我省需安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000万人,平均每年约100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需求及转移前景分析
1、劳动力需求
21世纪前十年我省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能否缓解,将直接取决于农业、非农产业以及城镇今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简要分析如下:
农业:1978-1991年,我省农业劳动力净增337万人,年均增长1.05%。而世界银行专家对中国农业劳动力的研究则认为,农业就业的实际增长可能被夸大了。他们对1978-1989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实际增长率估计结果表明,1978-1984年期间农业劳动力需求并没有明显的增长;考虑到劳动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90年代农业实际就业也不会增长,或至多不会超过5%。从我省看,农业劳动力从1985年开始下降,到1988年又大幅开始回升,1991年到达高峰,1992年开始又一直下降。2000年农业劳动力比1991年减少6.9%。我省农业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已很高,农业生产部门又滞留了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认为,今后我省农业就业的总量很难再增长。
乡镇企业:今年后乡镇企业就业的增长速度将直接取决于乡镇企业产出增长速度及就业/产出弹性系数的大小。据测算,1985-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的就业/产出弹性系数为0.39,我省1992-2000年乡镇外地业就业/产出弹性系数为0.24,如果2010年前乡镇企就业/产出弹性系数保持在0.24,且产出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则乡镇企业就业的增长速度可维持在2.4%以上。如果以2000年为基期,保持这样的速度,到2010年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人数可达1000万人。共增加20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20万人。从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增长态势看,只要今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实现乡镇企业就业的增长目标是可能的。从过去情况看,1984-2000年期间,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00年间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据抽样调查,2000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5.9%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估计今年乡镇企业就业增长速度会有所减缓,因为随着技术进步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乡镇工业劳动代替资本的程度越来越小是难免的。
城镇二、三产业:考虑到大中城市国有企业“在职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消化的巨大压力,到2010年以前,进入城市现代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很难有大的变化。虽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成本低,但考虑到失业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政府不会放开城市大门或国有企业去大量招用农村劳动力。城镇农民进城就业的机会相对减少,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矛越来越大。今后,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将主要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传统部门来实现。
不管是新兴城镇、中心镇或小城镇,由于近几年建设加快,将迅速吸纳部分农村劳动力,乡镇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行为,但乡镇合并后,撤消的乡镇驻地失去中心地位,也将有部分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失业。小城镇的变业能力及容量近期内并不乐观。
2、2010、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设想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直接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份额不断下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快慢,又直接受初始年份的农业劳协力比重、非农就业增长速度以及农村总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的影响。
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劳动力适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劳动人口就业率的变化。从现在起到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会有多大变化,它取决于人口年龄组的死亡率。而劳动人口的就业率水平,估计不会高于目前水平。从过去看,我省农村劳动力总量19852-2000年年均递增1.27%,1990年以来年均递增0.84%。根据上述条件,估计到2010年总劳动力的增长率保持在0.80-0.84%。
未来我省非农就业的增长速度,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1985-2000年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2%,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为4.1%,就业弹性值为0.36。21世纪前10年我省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可望达到10%以上。同时,考虑到今后经济发展将处于一个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时期,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的提高将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能保持在0.36,那么,非农产业就业的年均长率估计能达到3.8%以上。
若农村总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为0.84%,2010年农村劳动力将达4500万人左右。按非农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为分别为4%、5%、6%的情况测算,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构成如下:
非农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为4%。到2010年我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达1750-180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将达到40%以上;农业劳动力为2700万人,绝对量呈缓增趋势;
非农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为5%。到2010年我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达1900-200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将达到45%;农业劳动力为2550万人左右,绝对量开始减少;
非农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为6%以上。到2010年我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达2100-220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将达到50%;农业劳动力为2350万人,从2010年开始,农业劳动力的绝对量将明显减少。
由此可见,加速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关键在于提高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如果我省人口增长速度不超过目前水平,21世纪初前20年农村劳动力增长率保持在0.8%以下,非农就业年增长率保持在4%,则到2020年,我省农村总劳动力将达到4800-4900万人,非农就业人数将达到2500-265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份额将接近55%;农业就业人数下降到2250万人,农业劳动力份额将下降到45%。另外,如果农村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到2020年全省人口不过亿,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大批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可吸纳1000-1500万农村人口进入市镇。届时,农业劳协力份额将下降到30%,我省将基本上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历史任务,进入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时代。可见,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研究课题。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