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早期诊断:降低医疗负担的一剂良方

2023年08月21日

- txt下载

  到202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
  新医改方案将“解决看病贵”列入总体目标,由此引发人们对健康经济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关注。前不久,有专家提出:在一个人临终前的1~2个月,可能要花掉他一生医疗费用的60%~80%。其实,和现代先进的医疗手段相比,我们更需要在加强公众对疾病早期预防诊断的重视和投入方面多下功夫,加速实现保护自我健康的目标。
  卫生部疾控局副局长孔灵芝在会上用一组鲜活的数据说明了医疗负担的高速增长:“1994年,曾有专家预测疾病负担的增速将会超过GDP的增长,当时很多人还不相信,但是现在却已经成为了事实。2005年,我国居民疾病负担达2.4万亿元,相当于经济支出的12.9%;和1993年相比,GDP增长了3.2倍,医疗负担却增长了5.4倍。”说到中国人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孔灵芝副局长介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目前有80%的疾病属于慢性病,慢性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75%,而且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85%。
  事实证明,很多慢性病如果得到及时、得当的治疗,它将不会危及病人的生命。这些慢性病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也包括癌症,但是遗憾的是,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很低,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还不到30%。一个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早发现并控制病情,今后他将花十倍的钱来治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将我国慢性病发展情况概括为两点:其一,我国慢性病负担在疾病死因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二,几种主要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正在上升。标化死亡率是指由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导致的、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无关的死亡率。举个例子,目前已明确肿瘤发生与烟草使用有关,尤其是肺癌,而且现在死亡率仍然在上升。许多引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未来将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慢性病预防要贯穿人的一生
  2008年7月,卫生部开始启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以高危人群为基础的防控策略,它涵盖了6个要点:把预防慢性病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国家慢性病预防政策和规划;采用各种干预措施降低主要可变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要贯穿人的一生;促进慢性病防控的多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参与;监测慢性病及其决定因素;评价防治工作进展。
  杨功焕在论坛上介绍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与慢性病防控相关的计划。“这个行动计划也即重点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防控行动计划,它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发现率,改善治疗效果,提供慢性病的临床预防务、规范化治疗。同时,慢性病防控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关口前移,以家庭和社区为平台,从控制血压、控烟、饮食和运动干预入手,做好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质量。”
  同时她也指出,要想实现这些规划,项目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也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环境的创造和队伍建设中来,才可以使中国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寻找最适宜的早诊方法
  慢性病带给中国人的经济负担究竟有多大?1998~2003年,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医药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刘克军曾做了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心脏病在内的疾病经济负担测算。2003年,全国有近720万人因这三种病住院,人均负担了将近6000元的医疗费用;而在当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00多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600多元。按2003年的水平,如果一个农民不幸患了这方面的疾病,将给他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经济负担的重要手段。刘克军说:“最近国家把‘两癌’筛查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这项措施也将有助于推进医疗费用的降低。比如宫颈癌,如果能在病变前被筛查出来,那基本上是可以治愈的;但如果发展成癌症的话,治愈率就会大大下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早诊断至少可以降低某一类疾病的患病率和就诊率,实际上就是减轻经济负担。”
  此前,罗氏诊断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罗兰·迪格曼先生在访华时曾表示,目前全球的医疗总支出约为2.5万亿美元,但其中仅有1%用于诊断检测,然而医疗决策中约有2/3依赖于诊断结果。未来5年,中国的医疗消费预计将以每年11%的速度攀升,增加诊断检测的应用可最大限度为全球节约医疗费用。
  在卫生经济领域,不仅要对疾病经济负担进行测算,还要对不同的疾病筛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所谓的最适宜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能力,选择成本和收益最合适的方案,但它往往不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卫生部疾控局慢病处处长雷正龙指出:“早诊断和降低经济费用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个人而言,早诊断肯定能降低经济负担;但是对于群体来说,我们就得考虑方法、投入、产出的问题,从经济学上优化方案,要同时兼顾技术、筛查敏感性和成本。因为进行人群筛查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问题,但是对每个人都需要投入,而真正获益的是后期检查出有问题的人。因此,在早诊断方面,我们更要注重研究一些适宜和简易技术并加以推广,对于个别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其实没有必要投入很多人力、财力进行筛查。”
  早期筛查是临床专家的防控“良方”
  在论坛上,来自一线的临床专家对慢性病在中国的迅速蔓延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而他们为攻克这一顽症开出的药方不谋而合——那就是“早期诊断”。他们也正在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防控不断作出努力。
  心力衰竭治疗费用随严重程度呈指数增长
  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杀手,心功能减退导致猝死的情况明显增高。国外统计数据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约为1.5%~2%,65岁以上人群可以高达6%~10%,特别是在过去40年中,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人数比原来增加了6倍。
  我国也有着相似的患病率。心力衰竭发病率是0.9%,其中女性发病率为1%,男性为0.7%,患者超过1100万,但是死亡原因主要是泵衰竭引起器官灌注不足,产生各个脏器的供血不足而导致死亡。另外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二科主任叶平教授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再次论证了早诊的卫生经济学意义。“人们都说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所以一旦确诊得了恶性肿瘤,人们都觉得非常可怕。但我们从一个11万人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要高于乳腺癌和肠癌,比恶性肿瘤更可怕。同时心力衰竭是医疗成本很高的慢性病,由住院引起的高额费用占到总治疗费用的67%~75%,费用随严重程度呈指数式增加,医疗负担沉重。所以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临床专家正尝试用各种诊断技术有效地化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早诊困难,可以采用动脉弹性指标监测是否动脉硬化,检测血中叶酸水平等。在论坛上,叶平教授还介绍了罗氏诊断中一项先进的诊断技术——利用N端前B型利尿钠肽(NT-proBNP)检测。她说,NT-proBNP是目前最好的心功能标志物,可作为一个有用的筛选工具,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高危人群所具有的心脏异常检测,还可用于在急诊室中正确发现心衰。定期监控NT-proBNP指数,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并正确诊断心衰, 及时介入治疗并改变生活方式, 以此阻止或减缓心衰疾病的恶化,并且降低患其他可能致命的严重心脏疾病的风险,患者也将因此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寿命。她还用一组数字生动地说明这项先进诊断技术的经济价值:“运用NT-proBNP后,可以减少58%超声心动图的使用、预防13%的首次入院、减少12%的住院天数、减少14%的直接医疗费用。”
  精确、早期的诊断将便于医护人员为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能够精确监测和管理治疗进程,从而大大节省门诊和住院所产生的直接医疗成本及费用。罗氏诊断区总经理黄柏兴先生说:“NT-proBNP和罗康全作为我们两款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诊疗产品,已经被引入中国市场。它们将帮助医生进行早期和更为精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大大节省长期高额的医疗开支。”
  “没有哪个疾病比糖尿病更需要自我管理”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专业教授潘长玉教授介绍说:“2007年,在糖尿病峰会的领导下,我们在全国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糖尿病前期IGT达到15%。如果换算成总的患病人数,我国约有7000万糖尿病患者,大大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2600万。” 她指出,2003年,糖尿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208亿元,占当年总医疗费用的4.38%,其中并发症患者占了81.1%,无并发症患者占18.9%。目前,全球都在寻求简单的方法来筛查血糖异常和糖尿病高危人群。世卫组织推荐芬兰的做法,即记录年龄、体重、腰围、运动强度、家族史、既往高血糖病史等指标,经过计算得到一个结果,当数值小于7时,发病率是1%,当数值在7~11时,发病率就是25%,然后依此类推,数值大于26时,患病率将高达50%。然后通过多个因素的统计,医生会推荐做血糖检查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
  “防治并发症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新要点,糖尿病是高危心血管病状态,血糖必须要控制好,血压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早期筛查是提早预防严重并发症,减少个人和国家卫生支出的重要策略。”潘长玉说。
  “没有哪个疾病比糖尿病更需要自我管理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在糖尿病治疗的5大要素中提出了自我血糖监测,但至今仍未纳入医保,所以自我监测费用完全由病人自己出,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我知道北京很多医院打擦边球,开检查费后,病人就可以去检查了,这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是根本办法。”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表示,“希望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比如每月可以为低血糖胰岛素患者提供多少次检查;通过口服药或者饮食控制的,也应制定不同的政策,把费用考虑进去,一定要作为必要的支出,而不是可有可无。”
  陆菊明教授还详细地比较了目前主流的血糖仪产品类型,指出血糖仪整体的发展方向应该从氧化酶发展到脱氢酶,从光化学发展到生物电。据介绍,罗氏各型罗康全产品中最短的只需5秒就可显示检测结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提供多达15组数据统计信息,支持自我监测数据分析。
  为超重、肥胖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算一笔账
  “要进行慢性病防控,那么我们该向老百姓传递什么样的信息?面对政府官员该讲什么?面对专业人员该提什么议题?如果我们学会用‘算账’的方式,来引起人们对慢性病防控的重视,应该会更有成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赵文华研究员从卫生经济和统计学的角度提出了她的设想。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慢性病的增加,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趋势日益严重。2002年进行的中国超重肥胖调查应该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22%的人超重,超过7.1%的人肥胖;其中城市有28.1%的人超重,9.8%的人肥胖,而农村也有20.6%的人超重,6%的人肥胖。
  超重和肥胖不只是独立的疾病,更是导致相关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机会要高出许多倍,最高的可以达到4倍;同样,超重和肥胖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也将比正常人高出30%甚至更多。换句话说,如果人们都不超重和肥胖了,那么19%的高血压和14%的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避免。
  超重、肥胖和高血压也是导致疾病经济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等发达国家曾就超重和肥胖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了研究,归因于肥胖的所有花费占到国家医疗费用支出的2%~7%。所以,研究超重肥胖等造成的相关慢性病负担对于政策制定和有效分配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是很有意义的。
  赵文华说:“控制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降低慢性病及其危害的关键。2002年,我国超重率与肥胖率的比值是3.21,而美国的比值是1.11。虽然单从数值上看,我们低于美国,可那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形势的严峻,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很快就会达到11。其实,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占我国医疗总费用的比例并不低,跟发达国家的严重程度一样。超重的人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么要回到正常体重的可能性很低,而且非常困难。”
  “尽管我们方方面面都在呼吁和重视慢性病的防控,但是目前我们还需要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慢性病预防。可以这么说,现阶段还没有一个从政策层面指导如何做好慢性病预防工作的规划。另外,国家现在虽然提出给每人15元钱的公共卫生费用,可是这15元钱究竟能分给慢病几元钱,谁也说不清楚;即便这15元钱全部给了慢性病,对于降低慢性病危害和经济负担,也是非常有限的。”赵文华说。
  贫穷与富有的距离就在一场病
  现在不少医院对慢性病的早期诊断还不够了解,还是习惯把大笔的费用都投入到治疗中去,但是我们到底需要投入多少钱,才能满足老百姓空前高涨的医疗需求,这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健康经济论坛”希望可以和更多医疗专家、卫生经济学专家以及有责任感的企业一道把脉中国医疗负担的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同考虑怎样在比较低廉、合理、科学的费用基础上,对多种慢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实贫穷与富有就在一场病的距离。希望我们的论坛可以呼吁政府和医疗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上,唤醒公众的健康意识,推动中国医改,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现场问答
  专家为您解读“自我血糖监测”
  美国糖尿病协会和内分泌协会明确指出了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意义,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明确提出自我血糖监测适应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表明,美国有31%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加拿大为22%,而中国只有14%。口服降糖药加上胰岛素治疗患者中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美国和加拿大可超过80%,而我国只有50%,可见我国自我血糖监测的人数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SMBG)已经是国际公认的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了,现在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者几乎人手一个血糖仪。”德国著名的ROSSO研究也证明了自我血糖监测的卫生经济学意义。一个研究亚组经过8年观察,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中自我监测者比非监测者减少了1700多欧元的支出,而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后,其医疗费用减少了1.3万多欧元,而且进行了自我监测的患者生命都延长了。可见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带来了高效的产出投入,这才是医疗最重要的目的。
  在论坛上,陆菊明还回答了代表们针对自我血糖监测提出的一些问题。
  问:自我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数据,应该怎样结合起来看?
  答:实际上这两个数据具有相同的价值。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尤其是新诊断或者调整降糖药阶段,以及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就必须经常监测血糖,观察血糖水平是不是在逐步改善,并且可以根据血糖水平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3个月以后糖化血红蛋白才可能改善。反过来说,如果你没有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不及时改变治疗方案,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通常得不到明显改善。
  问:如果高危人群做自我血糖监测,其意义和必要性何在?
  答:现在国际上已经在努力将糖化血红蛋白列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了,但是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正常值重叠比较多。现在初定糖化血红蛋白6%~6.5%是血糖偏高,6.5%以上就很可能患糖尿病了,多个国际糖尿病权威组织建议有条件的国家可以试行该标准。但糖化血红蛋白目前还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因为它与正常人重叠更多。现在用于自我血糖监测的仪器与静脉血生化血糖的测定值的差别已经很小了,很多公司通过校正后可以获得和静脉血糖结果非常相近的数值。所以如果只是一般的筛查,给糖尿病高危人群用血糖仪查也是有意义的,至少可以发现血糖比较高的患者。
  但是现在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正规方法还是测静脉血糖。自我血糖监测最重要的目的是应用在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每位患者固定用自己的血糖仪,监测的结果变异比较小,可以真实地反映血糖水平和变化规律。
  问:怎样才能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准确率呢?
  答:患者在自我监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选择先进的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血糖检测仪器更新换代也较快,如罗康全可提高诊断的精确率。其次,要掌握好每次的采血量,采血时不要用手去挤压,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第三,要保存好试纸和正确取用试纸。第四,要定期检验并进行记录。目前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已能自动记录检验信息,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有助于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并有效降低病人的整体医疗负担。
  本报记者肖 薇整理 赵瑞清摄影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