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后国有时代:中国经济解方程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 内容 提要】从微观 经济 的角度出发,可把国有 企业 区分为传统国企与新国企。站在宏观经济的全局上看,可以把国有经济划分为典型传统国有 时代 与后国有时代。其原因主要来源于 中国 经济既需要、又不需要产权私有化改革的两难处境。在这种两难处境下,虚拟私有化倒不失为一种新出路。西方的私有化是一种实在的私有化,它不适于 目前 的中国国情。虚拟私有化在本质上并不是私有化,仍是公有化(或国有化),形象点说,它是披着私有化外衣的公有化。在两个环节上都进行虚拟私有化改革,就可以有效治理国企的所有者缺位和经营者缺位。
【关键词】传统国企;新国企;产权改革;实在私有化;虚拟私有化
“《光明日报》社论”引发的辩论
2003年5月6日的《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新国企”之说。由此,引发了一场涉及学界、企业界、政界的关于“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中国何去何从”的辩论。虽然类似的辩论此前已发生过多次,但此次的特殊背景(即中国加入WTO并紧锣密鼓地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的“钻头”经过20多年的钻探已突破“土质层”进而深入到“坚硬的岩层”,十六大的召开,新一届政府的上任等),使该辩论具有了更务实的、更深远的意义。观察家认为,此次辩论的结果将 影响 到中南海的决策,进而影响着中国国有经济未来的走向。
在此篇文章刊出的一个月前,即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在北京正式挂牌。此前,财政部负责有资产管理事务的国有资产评估处业已撤消,其有关职能移交给新成立的国资委。至此,财政部不再直接管理国有资产,为“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进一步改革做好了预热和铺垫。与此同时,《国有资产法》的起草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这一切都预示着目前近10万亿的国有资产将面临一场新的变革。
经过20多年的风风雨雨,国有企业的实践表现与人们的预期明显不同,既没有如一些“欧风美雨日本雾”的学者们所预言的那样“由于与西方特征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而必死无疑”,也没有像过于乐观的“土著学派”所预想的那样“全面好转,普遍繁荣”。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并有较佳业绩的国企,被称为“新国企”。与之相对,那些不成功的国企则被称为“老国企”或“传统国企”。
与传统国企相比“新国企”具有以下5种特点优势:
一是市场化的生存方式。传统的国有企业总是寄希望于政府,要求政府给予扶持政策,或通过行政方式给予保护。实际上,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政府已不可能给国有企业特殊的政策,而且行政干预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市场竞争是不讲出身的,它讲的是优胜劣汰。新型国有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市场中寻求机会,通过建立竞争优势来拓展自己的 发展 空间。有了竞争优势,才会有市场地位;有了市场地位,才能整合更多的外部资源。
二是顾客导向的经营理念。国有企业的官商习性是其发展的大敌。企业不论大小,往往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充斥其间。在这样的企业中,人们看到的只有自己的上级、自己的职位和自己的前途,惟独看不到顾客。这样的企业失去顾客也就不足为奇了。海尔集团张瑞敏曾经说过,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买”顾客的信任和忠诚。这一“卖”一“买”之间,显示了“新国企”与传统国有企业的本质区别。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这是“新国企”经营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
三是明晰的经营战略。国有企业没有搞好的原因并不是领导人没有办法,而是办法太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由于任期制而经常变换,换一个领导人就换一套思路,换一套办法。没有新思路的领导人被视为平庸的领导人。结果企业在不断翻新的“新思路”中左冲右突,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忽视战略的倾向不同,“新国企”将战略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新国企”善于 研究 行业竞争规则的变化,能够迅速地将行业机会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相结合,通过明晰的战略定位来赢得竞争优势。
四是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传统的国有企业有的是干部,缺的是企业家精神。干部和企业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是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好的干部不等于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企业家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发现,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激励和约束。纵观“新国企”的发展历程,优秀的企业家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家团队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对当地政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部门能不能以企业家的标准来选拔和任用企业领导人,有没有胆识和魄力为企业家发挥才干创造宽松的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
五是建立了新型的企业文化。“新国企”之所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不光是因为它们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业绩,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建立了新型的企业文化。文化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它是企业价值观、商业 哲学 和经营理念的综合反映。“新国企”的过人之处就是善于将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通过在企业内部的宣传和强化,使之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后国有时代与中国经济两难处境
《光明日报》社论仅仅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出发,把国有企业区分为“传统国企”与“新国企”。而如果推而广之,站在宏观经济的全局上看,我们认为可以把国有经济划分为“典型传统国有时代”与“后国有时代。就像“大 工业 时代与后工业时代”、“ 现代 与后现代”等的关系一样,“后国有时代”是我们从 社会 学领域转借而来的一个称呼。不论承不承认,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后国有时代”!
后国有时代的来临,有其背后的必然原因驱动。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既需要、又不需要产权私有化改革”的两难处境。市场经济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所出现过的最佳资源配置机制,发祥于以“产权私有化”为特征的西方。中国要建设市场经济,首要的 问题 就是:中国到底需不需要象西方一样进行一场“产权私有化运动”?国有企业要不要进行“私有化改革”?
西方产权经济学家认为,产权私有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剩余利润的占有,这是对所有者的激励;(2)资产的排他性独占,这使所有者产生一种对“自己财产”的关心动机;(3)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促使所有者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非个人挥霍,最终增加全社会的实际财富。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