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青城山道茶.txt

2023年10月05日

  1/1    txt下载

-------------------------------------------------------------
下载银行【www.downbank.cn】 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
-------------------------------------------------------------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山内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宫观建筑群,以优美的自然环境被古代养生家视为“洞天福地”、“天下第五名山”。都江堰是我国古老的水利工程,创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幽甲天下青城山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陵及其三十代“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青城山自古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驰誉中外。青城山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青城山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道教的人文景观在世界名山中独领风骚。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北靠邛崃山脉,面向成都平原,距四川省会成都75公里。青城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景。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老君阁、园明宫、玉清宫等。山中秀木参天,茶树林立,绿荫覆盖,漫山碧透,岁寒不凋。四周群峰环绕,山高崖陡,涧壑幽深。青城山包括前山、后山、外山三个部分。前山以幽驰名,后山以秀著称。青城山的前山、后山、外山浑然一体,是都江堰市的重要胜景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以一个“翠”字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因为山中葱茏幽静,有如一块纯净的碧玉,一年四季都笼罩着幽幽的翠色。
青城山的诸多道观,
典雅古朴,迷人幽雅;
青城山的亭阁建筑,
与山林岩石融为一体,
富于自然幽趣;
青城山的天然岩洞,
多深藏于繁枝密叶之间,
显得格外幽深;
青城山的风物传说,
具有玄妙深远的意蕴,
使山林显得更为幽谧;
青城山的湖光山色,
异常秀丽幽美;
青城山雨多雾浓,
云海苍茫,
绿树成荫,
更显幽清;
青城山山势雄伟,
重峦叠嶂,
漫步在林间丹梯,
备感幽静;
青城山溪水潺潺,
青山倒映在碧波之中,
白云聚散在青岩幽潭。
这一切真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天然图画”,使青城山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盛誉。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2年)诗人杜甫游青城,他在《丈人山》一诗中,赞叹青城山山门入口处的石阶“丹梯近幽意”。其后,南宋诗人陆游等用“周游灵境散幽情”、“坐观山水气幽清”来形容青城山。近人吴稚晖1938年在文中说:“若雄若奇若秀皆人已各为天下评定,独青城无所不包,独未闻标明其特点。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眉,皆不无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亦非多事,且以雄奇幽秀四大优点代表全蜀,亦确当也。”鲜明地点出了“幽”是青城山的灵魂所在。
历代名人都热爱青城山的“幽”。现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尤其喜爱青城山,且一住就达三年,自号“青城客”,留下许多国画佳作。他深有感慨地说:“画尽黄山千万态,更喜名山写青城。”
青城前山幽,青城后山秀。前山以充满幽情的丹梯、湖光山色、道教宫观驰名。天师洞是前山的核心,古树名木比比皆是,其间有两条玉带般的山溪,一条曰白云溪,一条曰清溪,淙淙流水,终年不绝。后山峰奇水秀,以神奇幽邃见长。幽谷、飞泉、溶洞、奇花、异木千姿百态,白云缭绕着莽莽苍苍的辽阔山野。奇岩有“金鞭岩”;神洞有“圣母洞”、“神仙洞”、“三龙水晶溶洞”等,“三龙水晶溶洞”内有河流,分上中下三层,奇丽多姿,实属罕见;沟有“飞泉沟”、“五龙沟”等蔚为壮观,使人不禁惊叹天地造化的神奇和壮丽。
青城外山,与前后山迥然不同,它既有厚重的佛教文化氛围,也有众多的奇山秀水。这里有川西远近闻名的普照寺,普照寺与张献忠驻兵藏宝之谜流传至今。
美哉,幽甲天下青城山!
第一部分:青城山与都江堰旷世奇观都江堰(1)-(图)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都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二千二百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道工程距成都市55公里,位于青城山麓的岷江干游上,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在中华文明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
都江堰整个水利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岷江出山口的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自动排灌系统,孕育着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都江堰的最伟大之处是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范例。作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制,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集政治、宗教、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遗产,堪称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旷世奇观。
公元前111年秋天,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利用出使西南夷的机会,对岷江、都江堰及离堆进行了考察。他在《史记·河渠书》中第一次详细记载了李冰修筑都江堰,书中言:“蜀郡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于成都之中,此渠可以行舟,有余则用于避浸,百姓享其利。”在书中,司马迁感叹万分:“甚哉,水之利害也。”
岷江在古代曾是一条害河,它一进入成都平原便横行无忌,泛滥成灾,使大片农田被淹,而相当一部分农田,无水灌溉,荒旱年年。“岷江导江书禹贡”,在夏禹治岷江水的基础上,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众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古代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古堰主体工程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鱼嘴分水堤,它是都江堰顶端的分水工程,以其形似鱼嘴而得名。在鱼嘴后垒筑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内江修人工河把水引入灌区,外江用于排洪。
二是飞沙堰,是紧接鱼嘴分水堤尾部的泄洪道,以排沙作用显著而得名。洪水期不仅排洪,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的淤积。飞沙堰可将90%以上的沙石从外江排走,即确保灌溉畅通无阻,又避免了水害泛滥,真是妙不可言。
三是宝瓶口,是在玉垒山和离堆之间平均宽约20米的内江进水口,形似瓶口,又是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的进水咽喉,故称宝瓶口。其除了引水,还有控制水流量的作用。
这三大工程除了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外,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自动调节水量、自动排沙和去石的作用,保障枯水期间内江引水六成,外江分水四成,洪水期间则反之。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先民们在长期同洪水作斗争中,还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等宝贵的治水经验,已成为中国古代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青城山与都江堰旷世奇观都江堰(2)-(图)
举世无双的千年古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在造福人类,而且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区在1949年以前,受益的只有14个县,280万亩农田,而今已跨越6个地市,36个区市县,除了保证千万亩农田灌溉,二千万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外,还具有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功能。
世界上也有过一些古老的水利工程,如古巴比伦王国两地流域的灌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我国广西的灵渠等。然而,这些有的已被沙漠埋葬,有的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一颗永不陨落的璀璨明星。悠远的江流,不朽的古堰,历代诗人为之歌之颂之。大诗人陆游赞李冰修都江堰工程是:“奇勋伟业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恸。”清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现代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赵朴初先生赋诗赞古堰,诗云:“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为中国古代文明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李冰父子有大功于蜀民,泽被全川,世世代代受到世人的尊敬和崇拜。自唐以后,李冰父子受到历代王朝的崇敬和敕封,殊誉有佳,连连被追封为王,都江堰岸边的二王庙,也就由此而来。广大灌区人民每年清明节和六月二十四日,都要到二王庙、伏龙观祭祀他们。
伏龙观建在离堆之上,因李冰伏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专祠,故也称老王庙。伏龙观是一座结构精巧的古典建筑,在这千余平方米的山顶空间中,既可欣赏古人精妙的建筑艺术,观赏众多的文物古迹,还可将雄奇的都江堰山水尽收眼底。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过去老百姓进行祭祀是先到伏龙观再到二王庙。伏龙观也是当今中外首脑参观都江堰必去的地方。
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已有近二千二百六十多年,究其不衰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对它严格地保留了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时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人们便在渠首举行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叫“放水”或“开水”。
把清明节定为开水节,是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这个古老的水利民俗相沿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此诗记载了都江堰放水的热闹情景。
伟哉,旷世奇观都江堰!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天师道第一代宗师张陵(图)
青城山原名清城山,“清虚以守神”,意为清虚空灵构建成的仙境,原出自中国古代神话。青城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城邑,它与新津龙马宝墩古城等并列为成都五处史前遗址,同为长江上游文化起源中心。青城山位于湔氐道和邛棘道的交汇处,是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的走廊。青城山又是古蜀王杜宇的西隐之地,是开明三世蜀王西征的长征通道。秦及两汉时,青城山名为渎山,又称岷山或汶山。秦并天下后,秦始皇敕封国家祭祀山川只有十八座,青城山成为皇帝敕封的圣地。“圣名”之下,不少仙道方士隐居青城山,炼丹修道,或研修图谶、占卜、轨革封影之术。东汉中、晚期,青城山一带的土著部族信奉古氐羌人的鬼神,流行“妖巫淫祀”,“巫鬼道”泛滥。汉安二年,即公元143年,沛国人张陵“自浙逾淮,涉河洛入蜀山”,从中原向西而来,选择了鹤鸣山结茅传道。次年来到青城山混元顶隐居修行,造作道书二十四篇,改造当地的“五斗米道”为“天师正一道”。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说:张天师“在青城行明威之法,清涤林泽折冲万里,拔鬼城鬼市”。张陵在青城山以老子学说的精微和他所著道书的精义,改造了巴蜀原始宗教,让中国道教在这里石破天惊地诞生了。
青城山这座秦汉时皇帝所定祭祀山川的圣地,为道教的创立奠定了悠久的仙源。中国道教发祥于此,渊源自有,它的教义和精髓体现在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之中,幽幽青城遍布着道教的踪迹。青城山是天师道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那里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珍贵的道教文物,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其中包括道教和佛教的文化遗产,尤以道教文化最富有代表性。天师洞(古为常道观)正殿左侧有古银杏树,高六七丈,粗五人围,老干盘空,传为张天师所植。唐开元十一年在天师洞有三皇中的神农造像,《神农本草》记载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天师洞现存有不少名人为青城山书写的联对,很富于哲理:“山居深处无尘俗,境过幽时到客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师洞三皇殿还有副茶联对:“既登福地仙宫,且放下从前俗虑;尽有花笺茗碗,试拓开到此诗情。”此联意境深邃,极写踏入仙地,遁世绝俗,幽隐山林,抛弃一切俗念,从茶中体悟到大自然的道理,吟咏起来,可获得一种淡然无极的美感。青城山留下的大量的文化遗产,不但反映了道家的思想文化,也反映了道家的饮食习俗,无不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
青城山自古有被称为“神仙都会”、“天师祖庭”、“天下第五名山”、“昆仑下都”的美誉。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历来都是羽人道士隐逸修炼的地方。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高道大隐、仙道方士深居其间,修身养性,体真悟道,深研教理。从东汉顺帝道教入青城山,至今1800多年的历史中,古今道教杰出人物,许多在此扬名。仅青城山道教界在清代以前见于记载的高道,即达五十人之多。青城山作为道教发祥地,传道至今,高道辈出。文中所列羽人道士都是高道中人,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道教文化的传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天师道第一代宗师张陵
张陵,公元34年~156年,东汉沛国(今江苏)丰县人,七岁始研学老子《道德经》,成年后漫游名山古迹,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公元59年任江州(今重庆市)令,公元62年辞官去洛阳北部邙山隐居修道,于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入蜀,“闻蜀民朴素可敬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后来到青城山赤诚崖舍,结茅传道,将黄老的经义论典同西蜀的原始宗教结合,创立了天师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张陵在青城山教区传道十一年之久,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登仙,享年122岁。天师洞现存有隋代石刻天师像。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一代道门先贤范长生(图)
范贤名长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四川涪陵丹兴人,蜀汉初年率众千余户迁居青城山。晋时为天师道首领,长生善天文,深研易理,有术教,民奉之如神。公元303年,为反抗益州刺史罗尚对李流、李雄流民集团的镇压,范贤慨然资助粮草,辅佐李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称帝后,拜范长生为丞相,加封天地太师、西山侯,百姓称之为山中宰相。
范长生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蜀汉时“先帝征之不起”,被封为逍遥公,得长生久视之术,刘禅易其宅为长生观。青城山以范长生为首的天师道,成为“成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得到各族人民的崇奉。经过系师张鲁(张陵之孙)和范贤先后数十年的经营,天师道奠定了牢固的根基。自晋以来,青城山因范长生而更为显赫。从此,道观林立,其中的长生宫为专祠,且以其名为宫名,为晋代范贤修真之地,长生得道之所。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道教著名学者杜光庭(图)
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浙江人氏,从少学习儒学,后入天台山学道,为上清派著名道士。在他的清修中,曾游学各地久居长安。他博学多才,晓通经书,融前人知识贯通为己所用,名声远播道里道外。唐僖宗仰慕他的才名,召入宫中,赐他紫袍玉带,成为麟德殿文章应制。公元881年,他随僖宗入蜀,赐号“广成先生”。僖宗返京,杜光庭见唐王朝日渐衰败,观蜀山多峻奇,遂辞官留蜀隐居青城山白云溪,并以青城山为中心重振道教。对此,唐张令向《寄杜光庭》诗赞曰:“试向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做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清昼眠。”杜光庭修灵宝道场,潜心研究道学和道乐,总结出道教斋醮法事中所使用的音乐,他又是一位著名的道教音乐家。
杜光庭居青城山近五十年,一生著述颇丰。他不仅对道教教义有研究,还通晓《易》理,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精辟地分析了老子学说中“理、导、通”三者的关系,阐明了“通生万法,变通无壅”的大易之道,他本人曾对道教科仪及其音乐进行过规范整理,他在《蜀王青城山所祈雨醮词》中说:“天师演教,有章奏之品,有祈醮之科。”他还对修道方术等方面也做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继老子道德经的六十余家注解诠释进行了比较考察,概而分为“五道”、“五宗”,对“重玄之道”尤为推崇。他调和儒道二家的思想,把孔孟之道统一于老君之道。
他还著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道教科范大全集》、《墉城集仙录》等数十种著作,在道教中影响非常之大,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不愧为道教著名学者、一代宗师。他的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人称“扶宗主教,海内一人而已”。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一代道门画手张素卿(图)
青城山的独特景观和宗教魅力,让登临者和画家们接踵而至。唐五代时期,因唐朝对道教的推崇,使道教进入了一个全盛期。这时期,由于来青城山作画的道人张素卿所绘的道门神像,被当时的学者称他为“一代画手”。道教画以“恶以戒世,善于示后”为主题,让生动逼真的神像画逐步形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宗教画的一大门类。
张素卿,四川简州人,生活在唐武宗、僖宗、昭宗年间(公元884~927年),他出身卑微,少孤而贫困,但却对绘画有着执著的爱好。他在节席使夏侯孜家做差役时,有机会见识了许多隋唐名画。张素卿经过刻苦学习,绘画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厌倦喧扰红尘,进入了清静无为的道家之门。
僖宗年间,张素卿居青城山,青城山的绮丽和幽深又进一步拓展了他的视野和胸襟,成就了一代画师。
张素卿善画道门神像,曾在青城山丈人观绘有《老子过流沙图》、《二十四化真》、《八仙朝真图》、《五岳四渎》、《十二溪女》。所绘道门尊像、天帝星宫,构图奇古,屡有创新,而且惟妙惟肖;所绘树木诸神及岳渎曹史,其像诡怪而逼真,让观画人都会感到恐惧。道教一代宗师杜光庭在《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碑》中,盛赞张素卿的道画:“复命赐紫大德张素卿,图九江五岳之主,十山四渎之神,妙极丹青,弥加焕丽。”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碧洞真人陈清觉(图)
青城丹台碧洞宗陈清觉,湖北武昌人,字寒松,号烟霞子,少年习儒学。明末世道多乱,陈清觉在武当山太子坡拜龙门派道士詹太林为师,出家修道。据青城山道家大师彭鹤年、傅圆天言传:陈清觉还曾与幼时的康熙帝同在北京白云观受过戒。
清康熙八年,陈清觉与师弟陈清湖来到青城山,住天师洞主持庙务。他招集道众,修桥铺路,重建常道观;重兴法事,重振玄坛。他除了让青城山各道观用全真道科仪音乐外,还派人学习北京白云观的戒律仪制和经韵音乐。经过陈清觉的努力,使青城山破败的局面焕然一新。四川察使赵良璧遇陈清觉于青羊宫,见他谈吐不凡,有出世之姿,非平常人也,十分尊敬他,特建二仙庵,迎陈清觉住持。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因赵良璧奏闻,陈清觉奉诏进京。康熙帝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还亲笔书写了“丹台碧洞”的匾额(现存天师洞三清大殿),并赐有象牙朝笏(现存都江堰市文物局)。陈清觉借机献上道家青城茶。康熙品后,备受赞赏,认为青城茶其汤如玉,其味悠长,便下令地方官,岁供青城茶,御定为贡茶。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古琴大师张孔山(图)
张孔山,清代青城道士,著名古琴大师。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后寓居二王庙,自号半髯道人,祖籍浙江。
张孔山在悟道的同时,潜心研究古蜀琴艺术。他曾上溯岷江,登达源头的弓杠岭,听山水轻咽;登临青城山,望云海汹涌。最终他将山水林泉,谱入琴曲,创作出了古琴曲《流水》,成功地攀上了古蜀琴艺术的顶峰。此曲创用了“大打圆”及大量“滚沸”与隐伏复调,由于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滚”、“沸”指法,以及流水的各种形态,故又称《七十二滚沸流水》。
《流水》中运用的“七十二滚沸”的技巧,在乐曲的弹奏中可得到全面的展现。悠扬的古琴声有如巍巍高山、荡荡流水,动人心魂。此曲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被录入镀金唱片,选为全球优秀乐曲之一,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携入太空,在茫茫宇宙中寻觅人类的知音,让宇宙倾听到人类心灵与自然的美妙对话。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殊荣,也是青城山道教文化培育出的一颗粲然明珠。
张孔山一生作品很多,由他传谱的琴曲还有《高山》、《化蝶》、《孔子读易》、《平沙落雁》、《醉渔唱晚》、《潇湘夜雨》和《渔樵问答》等,皆渗透着道家的旨趣。他在成都与唐彝铭共同搜集古琴秘谱,合编为《天闻阁琴谱》共一百四十余曲,为明代以来琴曲刊本收曲最多者。古琴大师张孔山为收集古琴资料,整理创编增强古曲的表现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人为张孔山修建的纪念馆就建在二王庙后山门入口处。
青城山道人会古琴者不乏其人。青城山今存的诗碑就有清人黄云鹄《光绪六年谷雨长生观晓起听仰之道人弹琴》的诗云:“山深晓宜睡,入帘花气香。起来面层嶂,万汇熙朝阳。道士弹高山,使我百虑忘。范贤傥可即,千秋共徜徉。”青城山长生宫道士龚仰之以古琴知名。青城山现存古琴两张,1990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的中外琴家曾来山瞻仰。首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期间,青城山道人弹奏的古琴曲《流水》,悠扬声声,响彻在青城山道教文化节的会场内外。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著名道士学者彭椿仙(图)
彭椿仙(1883年~1942年),法名至国,贵州省毕节县人,青年时曾入云南讲武堂求学。他见清廷腐败,萌学道之意,遂来青城山拜常道观道士程明星为师。观主何元清见其朴厚,故拒而折之,以考验其志。彭椿仙再三恳求,入观后又勤奋过人,道众识为人才,被公推为住持。清末,四川劝业道周孝怀提倡蚕桑,彭椿仙恳请其特设方外班,前去就读,毕业后回青城山推广蚕桑,成绩斐然。1919年他曾受到当时的四川省长杨庶堪表扬,颁发了“道在养生”提额,以资鼓励。
20世纪初叶,军阀们在防区内巧取豪夺,侵吞庙产。彭椿仙亲赴成都告状,触怒军阀被拘捕,后避地外乡,出省游历,遍涉五岳。他念及青城山庙观颓败,毅然回山,振兴庙务。自1919年从斋堂的建设开始,到1939年建成常道观全部殿堂,直至1941年采料重修玉皇楼(即今黄帝殿),彭椿仙费尽心血,因积劳成疾,后由易心莹接替完成建筑工程。
彭椿仙兴利革弊,建沿路茅亭,培植风景,广接十方人才,重视诗文刻石,对道教文物的保护作出了贡献。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道教学术研究者易心莹(图)
中国道教协会前副会长易心莹,少时在家读私塾,受其老师影响,立下学道的念头。他1913年独自来青城山观里做杂活,最初担任司炉烧水,为游人当向导等。后来,易心莹拜常道观道士魏至龄(松遐)为师,法名理轮,正式皈依道教,后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二代。住持彭椿仙为培养道徒文化,将他送往本山朝阳庵吴君可门下学《五经》,通读《云笈七签》。
1926年,著名学者颜楷来青城山,见易心莹勤学好问,将他收入成都崇德书院深造,攻读儒家经史。易心莹学成回山,担任知客文书。他在接待四方名流的同时,撰成《青城指南》、《青城山风景导览》。彭椿仙为了使易心莹专做道教学术研究,卸去其知客职务。此后易玉莹便专心致志,广积道书,深入研究。他实地考察蜀中道观,并与当地研究道教的知名学者交流学术,互相切磋。
易心莹的伏案所得先后写成《老子通义》、《读老心解》、《道学系统表》、《道教分宗表》、《论道教宗派》、《道教养生》、《道教三字经》等书,并辑集《女子道教丛书》。1955年他被选任为青城山天师洞住持,1956年任四川省政协委员,1957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62年被选为省道教协会会长,同年赴北京白云观为全国道教协会组织的道教徒进修班讲学。
心莹大师一生求学孜孜不倦,讲学以“常道”为纲,参及儒学,博通五经,他以道书《阴符经》解释易理,其著述在海内外受到尊崇。
如今青城山文物基本完好,多赖易心莹等道众的精心保护。心莹大师于1976年2月7日病逝。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德高望重的一代大师傅圆天(图)
傅圆天于1925年5月出生在四川简阳县九龙乡,俗名傅长林,12岁皈依道教,19岁遵从母命到黄龙观出家为全真道士,拜张永平真人为师。30岁在青城山常道观拜谒易心莹道长,后被派到上清宫,又被推举为上清宫当家。
1979年12月,傅圆天担任青城山道教协会会长后,积极培养道教人才,突破道士紧缩于道观内部的自我封闭状态,兴办道教产业。他挖掘整理出道家秘方,开发青城山猕猴桃资源,筹建道家乳酒厂。值得重彩一笔的是,他组织道众在管理好青城宫观已有的茶树的基础上,还购置茶苗遍栽茶树,兴办道家茶厂,生产出享誉很高的“青城贡茶”。随着道观旅游开发的需要,游山参观宫观的人数逐年增加,来山歇憩喝茶的人也不断增多,茶叶的需求量增大。于是傅圆天发扬了道家“清修与劳作并重”的优良传统,不断扩大茶园面积,在重视质量的前提下,茶产量也有所上升,而制作工艺则体现了道家文化的特殊风格。赵朴初先生品尝了傅圆天大师青城山的“洞天仙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具有道教文化色彩的“青城道茶”的茶道茶礼,无不是傅圆天大师在世时创立下的。所以,一提到“青城道茶”的问世,不能不忆起傅圆天大师生前的重托和殷切希望。
傅圆天是一位虔诚而又坚贞的道教大师。他创办了青城山道教学校,立志以“为道育才”,“培养年轻一代道教人才”为己任,积极培养跨世纪的道教人才。他要求受戒弟子:“每做一件事,都要用太上之律来很好的衡量,要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自觉负责,多做有益社会民众的好事。”他在戒坛上主讲《道德经》和道教修持,明确指出:“先学会做人,才能学做神仙。大家既来律坛受戒,就当戒除自身散漫不拘的自私心性。遵守国家法纪和道教戒律,身体力行,修道积德,为社会服务,为祖师道场服务。以人道立基,以仙道修命……”他始终自奉俭薄,清修自律。他常言:“祖师有句话,‘只许担金上庙,不准带草还家。’要像保护眼珠那样保护道观。”
傅圆天还是一位道教活动家。中国成立道教文化研究所后,他担任名誉所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同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他以坚贞的爱国爱教精神,积极参政议政。他坚持按照自主办教会,发展内地道教界与港、澳、台道教人士的友好交流。他倡导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举行传戒活动。1993年9月,台北指南宫、香港青松观等共同在白云观内举办罗天大醮,祈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大法会,他被推举为“大醮”委员会名誉主席。1994年到1996年,他召开了三次“两岸道教科范交流会”;1992年和1996年他两次应邀赴香港讲经说道。同时傅圆天大师又是世界宗教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由于一系列社会活动的影响,他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道教界有较高声望,是一位在海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的老道长。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登篆大师江至霖(图)
江至霖,道号观吾道人,1908生于四川省彰明县。9岁至绵竹严仙观学习,19岁拜师彰明县三清宫龙门派欧明更生真人。次年,在成都二仙庵玄都律坛受戒一年,以天字第一号优秀成绩,留庵任经师,后升为高功。时值川中军阀混战,疫疠流行,他深悯人世苦难,思有拯拔,遂发愤潜修,通晓道经,特长科仪经韵,住成都二仙庵丛林共二十四年,大小坛场,历作主坛,深受赞许。
江至霖一生淡泊名利,1953年退隐绵竹。1980年,傅圆天大师礼聘,请他来常道观高功,主持道观斋醮科仪。他在科仪做功上稳重、自如,有高道风范。他还在青城山道教知识进修班讲授道教科范及音乐;1983年任青城山道教学校副校长,培养学员二百余人。江大师较全面地继承了原成都二仙庵十方丛林的经韵音乐传统,直到晚年仍能完整地唱出传统北韵曲目近五十首。江至霖79岁时唱《青城山道教晚坛仪式歌》时,嗓音洪亮,音质圆润、丰满,有较好的共鸣,具有朴实、自然、恬淡、虚无的演唱风格。他工书法尤长于魏隶,每坛的场联文青词,均工整自书,观者莫不赞叹佩服。1993年秋,青城山道教经韵团设坛场于北京白云观邱祖殿,因得江大师主坛,为同道称颂。1995年秋,中国道教协会在青城山举办全真道第二次传戒法会,江至霖荣任玄都律坛登篆大师,策划安排坛场仪轨,终因年迈积劳,未及圆满而致疾。他病中仍坚持教务,于1996年3月9日午时羽化于天师洞,享年89岁。
近代的青城山道教音乐出现过不少著名的科仪道士,其中就有著名全真道高功江至霖。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高道风范彭宗仁(图)
彭宗仁,号鹤年,生于1901年,四川荣昌县(今划归重庆市)人。彭宗仁青年时从荣昌县步行至青城山天师洞出家学道,在祖师殿宗庙兼管山林与种茶,劳作之余读书习静,信仰虔诚,受戒于成都二仙庵,受全真《三坛大戒》,喜读《天仙金丹心法》,试炼内丹功。
彭宗仁理财严谨,廉洁自律,在天师洞协理庙内账务,管理观内现金,发货账目清白无误,道众至今仍感念其德行高尚,尊师济众之恩。
彭宗仁为道教尽心尽力,1957年被推选到北京参加中国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62年被推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后虽在庙观因劳作致残,但大师仍善自调理,尽其衰力,协理教务及财务,鞠躬尽瘁,以其身教德行,为后辈留下高道风范。
彭宗仁大师的仁德,为海内外同仰。1982年春,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蕴ū蓖凶优??独纤赏肌芬环??啄暾嫒耍?⑻馐?皇住?BR>
老松阅世千年寿,
人是栽松昔日人。
沧海扬尘陵谷改,
仙家岁月自长春。
当年7月,彭大师致大千先生说:“鹤年等拜读画上题诗,语出内心,备感亲切,知先生不忘青城一草一木,以及衰朽如鹤年等也。而鹤年等讵能忘艰难万里,山海阻深,老病侵寻,年龄八十四岁之先生哉!沧溟南望,何日归来?不胜翘企,即祝旅祺!”
大师晚年曾自撰墓联,其联云:
平平常常一生宗诚信,
浑浑默默百年嗣法兴。
横额为:鹤鸣青城。
第二部分: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坤道元君吴元昶(图)
全真道龙门正宗第十九代元君吴元昶,1907年生,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人,父君可,治学教家。元君幼时从父学,兼读医书,因萌厌世隐遁,遂皈依道教,拜唐永福真人为师,出家为坤道。
吴元昶入道后,坚持太上三宝,刻苦自励,颂习道经,闭门清修,不预俗务。父吴君可曾一度来青城山朝阳庵为道士讲授经文,吴元昶亦曾随侍就读,故在当时坤道中为文化修养较高者。
吴元昶在青城山初住持上清宫,后任建福宫当家。她持身勤俭,关心道众生活,向道众宣讲道经,培养道教人才,先后弟子有五十余人,均能以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出其门下者均善继师道,为道门良才,在各个道观中谨勤执事,堪称德行高尚。
吴元昶数十年献身道教,曾被选为灌县人民代表,四川省道教协会理事,青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
下载银行【www.downbank.cn】 提供免费绿色软件下载
-------------------------------------------------------------

  0/1    txt下载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