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我的军营我的青春.txt

2023年10月17日

  1/3   下一页 txt下载

[我的军营我的青春 / 姜燕华 著 ]
p
正文 第一章到第五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4949
第一章参军
我十八岁的那年冬季,这座城市特别的冷,西北风刮的人不肯离开屋子。母亲在小院里栽了一小块青菜秧,那叶子上淡淡的白霜,几天了也没有融化。每天放学回来,我会停下来看看它们,可它们给冻僵了似的,总也不见长大。
母亲自从带着五个孩子来了这座城市后,没有再出去工作,每天操持家务,照顾我的父亲和五个子女的生活。那时的每天清晨,父亲会骑车去山西路菜场买菜,我总会看到父亲和母亲会嘀咕几句,要买什么菜,大约用多少钱。母亲还会把每次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记在一个本子上。我知道当时的父亲在部队的职位不高,每月的工资也只够养活一家。平时除了生活,母亲还要扣留下我们五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从父亲和母亲每次看过来的眼里,我读懂了她们在等待我们快点长大的心情。
这年的冬季是冷的,我的心却暖了。一天放学回来,刚进家,父亲就把我叫到他屋里,递过一份表格,要我马上就填好。我看清楚了,那是一份入伍登记表。我盼这一天很久了,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却流泪了,我是家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孩子。
当我穿着新军服回家向父母亲辞别时,母亲做了一家平时很少吃的菜,一碗菜秧肉圆汤更让我直说好吃。在全家送我出门时,我想再看看那总不见长大的菜秧,可放眼过去,那块菜地已经翻过了,那里成了一块新地。
列车南行,我离家去了远方,带着全家的爱。
第二章军列(一)
我们一个新兵团,近二千人,坐的是一列闷罐车。那个年代,国家的状况和我的家庭差不多,用那时的话讲,叫一穷二白,各行各业都很落后,只这运载能力了,只能用闷罐来装我们,那年月好像都那样。
闷罐车没有明亮的窗,没有座位,更不用说能睡觉的床。所有的人都坐在可能是接兵干部事先铺好的草席上。每节闷罐虽然都有两个对开的门,可在列车行进的时候,那门也都紧关着,只给留一条透亮的缝。可没有人埋怨,也没有人报怨。那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写满着的只有两个字,兴奋。
在我的心里,虽然还在被妈妈的那碗菜秧肉圆汤感动着,可反映在脸上的,和所有的战友是一样的,兴奋,真的很兴奋。不用再去想读书是有用还是无用了,不用再担心毕业后有没有分配还是插队了,不用再看爸爸妈妈那看过来的焦急的眼神了。可说真的,也有不舍,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一直都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可就从这一天开始,我走出校门了,走出家门了,那向我张开双臂给我拥抱的到底会是什么呢?
当列车在一个无名小站停下来,有接兵干部给我们分发干粮的时候,一个接兵干部手拿花名册,挨个儿给我们这帮新兵发钱,每人十二元,说是两个月的津贴。人还在路上,还没有离开这闷罐,就有钱了,我和战友们的兴奋劲儿被再次的燃起。
第三章军列(二)
闷罐是铁家伙,它没有情感,不因为我和战友们的兴奋而受到感染,它不跟着我们兴奋。它走的很慢,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它全然不理会我和战友们火一样的心情。也许是还要给正常的旅客列车让道,闷罐还走走停停。虽然停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下车方便一下,伸伸腰踢踢腿,活动一下疲惫的身体,可我和战友们很少有人下车。别的战友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想,也许都跟我的想法一样: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兵,要是因为下车掉了队,弄出个节外生枝,那可如何是好。
第二天夜里,闷罐进入江西省的境界后,终于开始陆续地下人了,闷罐也在不断的减少,原本很长的列车慢慢地在变短。看着那些走下闷罐,列队待命,并一脸兴奋的战友,我的心情越发地不安起来。在我迫切的心里,并不是在想自已将要去的部队条件会怎么样,是驻守在农村还是驻守在城市。心里只是希望能像前面的战友们那样,能早点下车,早点知道自已分在哪个部队,也好早点给爸爸妈妈写个平安信,好让她们放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爸妈一直在等候我平安的消息。
当闷罐在第三天的上午停靠在一个叫向塘的车站时,那个给我们发钱的接兵干部走过来,拉开了我所在闷罐的门。他让我们下车列队,并拿出了花名册开始点名,我有幸被点到了,我终于结束了这让人难以忍受却也难以忘怀的闷罐之旅。
和我同时被点到名的战友有一百多人,我们被安排分坐三辆解放牌卡车。只是在出发前看到的新兵团的团长和政委,这时也出现在了我们的卡车前,一辆北京吉普停在他们后面。团长只做了几分钟的行车动员,车队就出发了,向着我和战友们最终的目的地。
我那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就要落地了,几天都没有休息好的身体,一下子又精神了起来。等在前面就要迎接我去的部队,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兴奋又写在了脸上。
第四章军营(一)
虽然团长的行车动员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可我看得出来,这一同上了卡车的战友中,没有一个不因这动员而兴奋的,说夸张一点,异常的兴奋。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的,团长在这短短的动员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信息,两个很重要的信息:我们的营区驻地在南昌市里;那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是空h军的军部机关。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从课本里知道了这座英雄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英勇的军队,就诞生在这里。知道有八一广场,知道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小,我就向往着长大了能参军,成为这支英勇军队中的一员,用那个年代的语言,叫接过父亲的钢枪。从小,我就向往有一天能来到这座英雄城市,在英雄纪念碑前给先烈们献花,并像所有那个年代的人那样,在纪念碑前宣誓并告诉先烈们:新中国诞生了,你们的血没有白流,我们将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如今,我的愿望实现了,我来到了这座英雄城市,我真的参军了,我的军旅生涯竟是从这里开始,将要服役的又是空h军的军部机关,我和我的这帮战友们,怎能不兴奋激动呢,我和我的这帮战友们真的是太幸运了,命运真的是太眷顾我们了。
向塘,离南昌很近,没有等我和战友们兴奋的心平静下来,车已穿过市区,进了军部大院,三辆卡车并排停在一憧办公楼前。我们一百多名新兵很快就安照要求,下车,列队,原地休息,等候分配。团长政委和那个给我们发钱的接兵干部,只到楼里很短的时间,就出来开始点名分兵。先是警卫连,通信营,后勤仓库这些名额多的单位,每家都拉走了几十人。而后才是名额少的机关各处室,每家几人甚至一人,我是最后才被人领走的,我被分在气象处的测报组,只我一人。
第五章军营(二)
来接我的干部个儿不高,胖,但一张娃娃脸显的年轻,看上去不比我大几岁。好像是刚提的干部,那干部服我一看就知道是用战士服新改的。我紧跟在他的后面,心里面却还在想着那闷罐之旅和刚刚分兵时的场景。我们一同来了那么多的战友,现在好了,各人都分到单位了。可他们多的几十个在一起,少的也有十几个或者几个,为什么就我竟只我自已一个。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是福呢还是祸,不知道。可想想人多在一起,总能有个相互照应吧,我就一人,哪个也靠不上,连说个话的都没有,想想这些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接我的那干部,看我精力不集中的样儿,也许是想分散一下我的注意力,他告诉我,测报组就在军部大院正中的,那憧看上去很普通的六层楼里。他说他本人就是测报组长,大名郭永纪,来自上海,六九年入伍。可能是想让我早点熟悉这里的环境,他边走边跟我说:“这里原是江西大学的校园,现在学校没了,就成了我们空h军军部大院。测报组就在前面那憧六层楼的四楼,那楼原本也是憧教学楼”。我们这军部大院原来是江西大学的校园?我想问什么的,但还是忍住了,没有问出口。
在我们进到那楼里走到三楼时,他又对我说:“你肯定想不到的,我们的军指挥所就设在这三楼,三楼是全h军的指挥中心,h军各部门的精英好手都集中在这里”。的确是想不到,我看着这空无一人的过道,指挥中心?你不说谁会信!
说着话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四楼,没有看到想象中列队欢迎的场面,走廊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面无表情的老兵在看着我。这时的我也不知是怎么了,肚子就感到了饿,一下子就想起来,还是下闷罐前吃的干粮,身上好像也感到有点冷。我知道我这是怎么了,这佰生的环境,佰生的面孔,有点冷的氛围,我在心里提醒自已不能这样。
“来,大家都过来一下!”跟随郭组长的一声喊,稀稀拉拉的人群向我这边围了过来。不知道是从哪个屋子出来的,这时的人群中,多了两个个子不高但在我看来人还算秀气的女兵。心想,这测报组怎么还会有女兵?一个个子比我还要高出半个脑袋的老兵冲我来了句:“刚才从上面看以为你是个矮个儿,现在看还行”。一个个儿不矮但稍胖的老兵也咧着嘴对我笑了笑,可那笑隐隐的,让我感觉有点勉强。
郭组长在把我介绍给大家后,又简单的给我介绍了老兵们的情况:那个说我个儿还行的是报务班长于恒春,北京人,七一年入伍。咧嘴给我笑容的是观测班长李冲,广西桂林人,七零年入伍。那两个女兵中个儿稍高人也漂亮点的叫李丽,南昌本市人,七一年入伍,报务员。另一个女兵叫郝庆秀,北京人,也是七一年入伍,报务员。当时还有好几位的,郭组长说就不一一介绍了,让我自已今后慢慢熟悉。完后,郭组长就把我交给了于班长,让我和他睡一屋。刚才还感觉低落的情绪,这会儿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又好了。
正文 第六章至第八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3116
第六章军营(三)
于班长跟我一样,也是个瘦人,可个儿足足比我高了五公分。他说话很风趣,只问了我一句:“你多大?”后,就称起我“老同志”,弄得我是一头的雾水。我脸红着跟他说:“我是新兵,你才是老同志”。可他还是说:“你是老同志,没错”。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欺侮我新兵啊?”他也不瞒我,两句话一解释,我懂他意思了。他和李冲是五五年的,李丽和郝庆秀是五六年的,我的年龄比他们都大。所以我成了“老同志”。我心想,这测报组里都什么人啊?早我几年当兵,年龄还都比我还要小,尤其那俩女兵,都当兵两年了,才十六。
于班长虽然年龄还小我好几个月,可他早当了两年兵,的确是个很好的班长。他边跟我说话的功夫,就帮助我铺好了被褥,又教我怎样像老兵那样叠被子,打背包。他不厌其烦的几次示范下来,我就基本能像模像样的,把被子叠的像个豆腐块了,打背包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他又抓紧时间,在晚饭前带我去澡堂洗了澡,去服务社买生活用品,重要的是还买好了给爸妈写信要用的信纸信封和邮票。
洗澡,买东西,一圈子下来,其实也没用多长的时间,可等我跟着于班长再回到宿舍时,我真是没有想到,我那屋里又来了两个和我一样打扮的新兵。可能因为都是新兵,就几句话的功夫,我们就熟了。他俩一个叫张银喜,来自河北保定,一个叫施土水,来自福建泉州,都是下午刚下的火车。他们俩由于刚到,对一切都还感到佰生,充满好奇,也很拘谨。我已不一样了,周围的一切对我不但不再感觉佰生,都感觉有点亲切了,我知道,这都是于班长的功劳。
晚饭的号声响了,郭组长在楼下吹了集合的哨声。我走在队伍里,是于班长起的头,队伍唱起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第七章军营(四)
在我小的时候,就熟悉了这军营的绿色,听惯了军营里军号那高低起伏激昂的旋律。可在我的心里,那不属于我,那绿色的军营,那军营里军号的旋律,都只是陪伴我长大的美丽风景。只是从我踏进这大院,分到单位,那接我的干部让我跟他走的那一刻起,我心明了了,我有了自已的军营,我有了属于我自已的美丽风景。
我伏在桌前,给爸妈写信,长这么大,其实还没有写过信。走出学校,离开家,离开爸妈,才短短的三天,可当时的感觉,真的就像过去了好多年。在信里,我除了向爸妈报平安,告诉他们我在的城市和我在的部队,让他们不用为我担心外,也和我的同龄战友们一样,在信里写下了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文字:一定牢牢记住爸妈的嘱咐,在部队好好工作,努力进步;一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同志们搞好团结关系;一定听党的话,听领导的话,在这座大熔炉里,在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努力锤练自已,做无产阶级红色接班人!等等。可现在想起来,好多的话也没有说错。一封又报平安又表决心的信。
在给爸妈的信写好后,我又给我的班主任老师和最要好的同学写了信。在我们学校应届生中,只有我和另一名同学来了部队。在那个年代里,那些还留在学校的同学,他们别无选择,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农村那广阔的天地了。我庆幸我自已,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只能用这纸笔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无论今后我走到哪里。
当晚,熄灯号吹响的时候,我已经睡在床上,三天了,从上了闷罐就没有好好休息过,终于又能上床睡觉了。心里想快点睡着,欠的觉太多,再加上新兵训练马上就要开始,没有体力怎么行。可越是这样想越是睡不着,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身影,还有班主任老师和我那全班同学的身影,不停的在我的眼前出现。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这会儿在做什么,也该睡觉了吧。班主任老师和我的同学,你们白天上课时,有没有注意到教室里我那空了的座位,你们想我了吗?我在心里跟自已说:我想他们,他们肯定也会想我的。新兵会想家,我这可能就是在想家了,就这么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
第八章新兵连(一)
新兵集中训练如期开始,一列闷罐拉来的战友,只在各自的单位睡了一晚,就又聚集到了一起。担任我们新兵连的两位军政主官竟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在闷罐上给我们发钱的(军务处胡参谋)担任连长,在闷罐上给我们发干粮的(组织处赵干事)担任指导员,于班长也被抽过来在我所在的新兵班当班长。
我所经历的新兵集训,除了时间短,只有一个月(司令部领导指示),其它的与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给我们展示的基本差不多。夜里,才睡着或是正睡得香时,那紧急集合的哨声就响了。清晨,别人还在被窝里温暖着,我们就已经顶着凛冽的风,在操场上跑步,列队出操。到了正课的时间,更是没完没了的单兵动作,立正稍息,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直到最后瞄靶打靶。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辛苦不说,还千篇一律,枯燥,机械,很难忍受。但我和战友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想,其实所有的战友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心里都明白,这新兵集训是我们跨入部队大门的第一步,这一步跨的怎么样,非常重要。都想给自已的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暗下里使劲。
胡连长和赵指导员虽然一上闷罐我就认识了,可也只是知道他们在闷罐上一个给我们发过钱,一个给我们发过干粮,并没有更多的了解。新兵连的集中训练,我看到了他们这同一年入伍一对湖南老乡的真正功底。我们的新兵训练,在他俩的组织下,除了集训开始时必搞的夜间紧急集合、出早操、常规步伐训练等必需的课目外,他俩又给我们增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穿插其中,使原本感觉千篇一律,机械枯燥的紧张训练,变得有声有色起来。组织唱歌比赛,表演小的文艺节目,组织蓝球赛,请当地老乡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组织参观八一纪念馆,请首长讲党史,请军长为我们讲他一次空战就击落两架敌机的战斗故事。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活跃了我们的训练生活,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我们每个参训新兵的参训热情,不知不觉中竟忘记了训练的艰苦和辛劳。当连长和指导员召集我们开总结表彰会,宣布一个月的新兵集训圆满结束时,我和战友们真的都有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
张银喜和施土水得到了连长指导员的表扬,而我,由于各科全优,获得了入伍后的第一个嘉奖。
正文 第九章至第十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5 本章字数:2666
第九章新兵连(二)
新兵连的集训结束后,我和战友们又都各回各自的单位。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在那个本应是培育莘莘学子的大院,我和战友们完成了从学生到士兵的角色转换。在那个本应是授予优秀学子学位的讲台前,我和另外九名战友获得了我们步入军旅后的第一个荣誉。现在回过头再去看当时的情景,大学的校园,没有了莘莘学子,却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士兵。我和战友们的军旅生涯,竟是从这大学的校园开始起步。那真的是一个只有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才会出现的史无前例的情景。可是在当时,在那个寒冷的冬日,我和获奖战友的心里,充满着的是无比的激动和兴奋,我们年轻的心里没有想到别的。我当时心里想到的就是一件事,赶紧的把获得嘉奖的喜讯尽可能快的让爸妈知道。
回到宿舍,于班长一放下背包,就去郭组长那里了。不用猜,明摆着的,是到组长那儿汇报我们三个新兵的训练情况了。我受到嘉奖,张银喜施土水他们两个受到表扬,这成绩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我没有多想于班长汇报的事,一下子也没有耽搁,就忙着给爸爸妈妈写信(张银喜和施土水也和我一样)。我在信中,从新兵训练的紧张生活到最后怎样获得嘉奖,给爸妈做了详细的汇报。第一次夜间紧急集合,第一次出早操走队列,第一次真枪实弹打靶,还有怎样听老乡做忆苦思甜报告,参观八一纪念馆,总结表彰会等等,只要想到的都写上了。完了还把在参观八一纪念馆时照的几张照片也一起装进了信封。才到部队一个月,就获得了嘉奖,爸妈知道了肯定会非常高兴,爸妈肯定也知道,这样的成绩,儿子要付出怎样刻苦的努力才能争取来。信还没有寄出,我的心里就已经在想着爸妈看过信后那为我高兴的情景,妈妈肯定会夸我:“这儿子就是争气,在学校就是红卫兵、团员,就是班干部、好学生,当兵参军还是一样,才一个月,就又成了优秀士兵得了嘉奖。”当然了,我同时也给班主任老师和最要好的同学写了信,我想让他们也一起来为我高兴,分享我的喜悦。说真的,和班上同学分开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是还在学校上课?还是已经去了农村,我是真的想他们了。
于班长不知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我和张银喜、施土水整齐的一个起立立正。“组长说了,今晚提前半小时,五点在楼下集合,参加机关除夕会餐。七点半在指挥所会议室,组里开茶话会,听好了啊,处长军长都来参加。”一个月里,那精力都放在训练上了,都放在怎样取得好的训练成绩上了,哪有心思想别的记日子,训练才结束,这就到春节了。这会儿算是有点明白为什么训练时间限定一个月了。
第十章除夕会餐
郭组长还没有吹哨,全组的人就已经在楼下等着集合了。那往食堂的路上,也已经有好几支唱歌的队伍。远远的望去,军部大院的门楼上,早先就有的四个大红灯笼,还在那儿悬挂着。在我的周围,虽然并没有过年的气氛,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可那四个灯笼上特别显眼的庆祝春节四个大字,却又明白无误的在告诉我,这春节是真的来了。
军部机关食堂,在平时,分干部灶和战士灶。同一个大门进去后,东面是干部灶,西面是战士灶。干部吃饭凭饭菜票,想吃多少自已买。战士不用饭菜票,饭紧吃,只是菜是分多少吃多少。记得那时我们的伙食多为一晕一素,那素自不必说,因为伙食费太少,都是市场上最便宜的素菜之类。晕就更加的不能提了,于班长有句顺口溜很精辟,也很真实,记得他是这样说的:“四毛六,四毛六,顿顿不见肉,见了肉真稀奇,一挟全肉皮”。一天的伙食费只有四毛六分钱,可见当年在部队当兵,饭能吃饱就不错了,想吃好,真的是没办法做到的,想有顿好的,那还就要等到过年过节的会餐才行。其实,在当年那会儿,不光是我们当战士的盼过年过节能吃顿好的,就是干部们也盼望过年过节,只要会餐,机关食堂就不分东西灶了,各单位对单位入桌,十个人一桌,干部也不用给饭菜票,白混一顿好的。所以,每到过节会餐,干部的热情远比战士要高,至少能白吃一顿,省了饭菜票钱。
我们坐下时,那每个桌上的菜早都已经摆好了,每桌都一样,八个菜一个汤。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每桌居然还摆了两瓶酒,一瓶白酒一瓶红酒(什么酒名记不得了)。我们测报组除了值班的,刚好两桌,我们三个新兵被安排跟郭组长于班长李班长还有那两个女兵坐在一桌。
我虽然长在军营,从小就熟悉军营里的一切,可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还从来没有过现在的这种感觉和体会,一种真正置身其中,成为这支军队其中一分子的感觉和体会。
可能因为是刚当兵,还是新兵的原因,整个会餐,从开始到结束,我和张银喜、施土水都只少倒了一点红酒。郭组长跟于班长、李班长几个老兵分完了那瓶白酒。李丽和郝庆秀也只喝了一点红酒。李丽她是本市人,她居然也没有回家。
正文 第十一章至十二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2619
第十一章除夕茶话会
指挥所的会议室,在三楼的最东头,我们全组的人一会完餐,没有耽搁一分钟,就在郭组长的带领下,赶来了这里。可在我们进屋时,我看见,处长和军长不知是什么时候已经早到了。军长坐在会议桌正中位置的那个座位上,军长还是给我们新兵做报告时的样子,一脸的笑容,给人特平易近人的感觉。处长坐在军长的旁边,于班长跟我说过,处长的个儿比他又高了半个脑袋,可能是处长坐着的原因,我那会儿楞就没看出来,处长正小声的在和军长说着话。会议桌上,可能是郭组长下午带人布置的,摆满了花生、瓜子、桔子、苹果、香蕉,还有糖果。“报告军长!”郭组长明显是有点紧张了,可他立正举手敬礼的动作还是非常快速的。军长面带笑容的站起身给他回礼,并很随意地示意我们都快些坐下。
我自从在新兵连听了军长的报告,知道了很多军长的故事,从心里已经很崇拜他。不要说在那个年代了,说真的,就是放在现在,一个军长,不管是下部队视察,还是到军区和北京开会,都是自己开着飞机去的,全军又能有几人?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心想,当将军也要当军长这样的将军,那才是真正的将军!在我的心中,军长已是一个神话!
一个月前,我跟在郭组长的后面刚到测报组时,心里还总在想,一起来了那么多的战友,偏偏就只有我是一个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是在新兵连集中训练时,一到课间休息,其他的战友都是好几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而我的旁边没有人,形单影只,真的连说个话的都没有,那个时刻真是打心里羡慕他们。参加完今晚的除夕会餐,看着眼前有军长参加的除夕茶话会,我算是看清楚也想明白了,我比他们谁都好!
茶话会由郭组长先做了开场白,他代表全组同志感谢处长和军长来和我们一同过除夕。在处长和军长做了简短的给大家祝贺新年的讲话后,茶话会就在大家边吃瓜子水果,边表演小的文艺节目中进行,气氛轻松愉快,大家也都没有了先前的拘谨。郭组长于班长和另外两个老兵合说了一段那时最流行的三句半后,军长点名让李丽给大伙唱首歌。李丽听到军长点她唱歌,没有一点胆怯,她站起身:“报告军长,我歌唱不好,给大家跳个舞好吗,我就跳《北京的金山上》。”那舞她是邀郝庆秀和她一起跳的,没有音乐伴奏,她们自己一边跳一边唱。我当时就没想明白,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也想不明白,你随便唱一下这首《北京的金山上》不就得了,嘴说不会唱,却跳上了,还边跳边唱,真的让人想不明白。李丽和郝庆秀的舞刚跳完,军长又点名让我们三个新兵表演个节目,我一阵紧张后,眼前又一次出现了临别前在学校欢送会上,那位学妹唱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情景,可能是这首歌很符合我刚穿上新军装的心情,当时的我被那学妹的歌声深深地感动了。看到张银喜施土水都低着头红着脸的样子,我大着胆站起来,唱了这首歌。
茶话会结束了,所有的人都还意犹未尽,军长在和我们一一握手后才离去。
第十二章教导队(一)
这是一列由南昌开往上海的旅客列车,于班长把我们三个新兵送上车,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就赶紧下去了,车厢里实在是太拥挤。那个年代,没有现在的农民工大军,没有现在南来北往做生意跑买卖的,可那会儿国家穷,交通很不发达,火车的班次非常少,虽然才初三,年还没有过完,可每节车厢都坐得满满的,没有空的座位,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放满了行李。张银喜和施土水在整理放在行李架上的背包和物品,我靠着车窗,望着站台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在心里计算着到达鹰潭车站的时间,想着就要在那里学习生活十个月的军区气象教导队。
就在两天前,除夕茶话会结束后,郭组长在做讲评时宣布了一件事:二天后,也就是年初三,我们三个新兵到军区气象教导队报到,参加为期十个月的本职工作培训学习,我和张银喜学报务,施土水学观测。才到部队一个多月,我算是尝到了部队紧张生活的味道了,过年也不给你过安稳。可想到就要下乡插队的同班同学,想到同学们就要面对的农村生活,和他们比,我的这点紧张生活又算得了什么。
新年的第一天,我收到了班主任老师和同学明伟的来信。老师信中的话不多,但让我很开心。老师说把我写给他的信念给全班的同学听了,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干出成绩。我心想,得嘉奖的信才寄出,老师要知道了肯定会更为我高兴。明伟在信中告诉我,学校已在宣传动员,我们一届的同学将全部到郊县插队。明伟来信的字里行间,无不述说着我的幸运和他的别无选择,述说我和他已经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明伟在来信中也说了,让我尽管放心,就是去了农村,他一样会很好的面对,会努力做出成绩。明伟在班上一直都是个很要强的人。
在当时,在那样的年代,能参军入伍到部队,应该说都很幸运了,可事实上变数也还是很大的,胡参谋的点名分兵,一下子又让我们这一百多名战友去了不同的单位。虽说都在军部,是同一个大院,可各人面临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刚开始我没有想那么多,后来的经历让我知道,这差别太大,大了去了。
人的一生,真的就像一条漫漫长路,在这条路上,不同的人,开始的起点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几处关键点改变了我们各自的前程。这十个月的学习会给我带来什么呢?我还在想着我的未来,列车已过了向塘车站。
正文 十三章至十六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5115
第十三章教导队(二)
江西鹰潭,现在称市,我当兵那会儿叫镇,鹰潭镇。位于鹰潭镇的龙虎山,现在已经是江西省的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风景名胜,那巧若天工的山峰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而在当年,我和战友们在龙虎山下学习气象业务时,它给我的印象就是个深山沟,就是个有着许多部队隐蔽地驻扎其中的深山沟。
这是一辆装好了车厢顶布的解放牌卡车。当我跟在张银喜和施土水的后面,快速地攀登上车厢,眼前放着的两把木椅、两条长橙,就让我自离开南昌一直处于兴奋的心,更增添了许多的温暖。真正是应了那句人不可以貌象的话,陈礼清,陈副队长,这个外形粗犷、满脸络腮胡子的教导队领导,倒是一个心细之人。
从离开鹰潭火车站,那解放牌卡车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后,公路变成了山路,又走了有三四十分钟,车停了,陈副队长招呼我们下车,气象教导队已经就在我的眼前。教导队一点儿也不像我想象中的模样,没有一栋楼房,全是平房。只有一排学员宿舍,一排教室,一个有着三间屋子的队部,一个食堂,还有一个带蓝球场的操场。房子周围没有围墙,营房几乎和当地老乡种的水稻田连成了一片。这气象教导队实际上也就是现在一个基层连队的模样。
“根据名单和所学专业,队部已给大家分好了班和宿舍,名单都已贴在学员宿舍的门上。你们下车后就可以直接去找自己的宿舍。”按照陈副队长说的,我和张银喜、施土水下车后,就在那一排宿舍的门上找自己的名字。我和张银喜因为都学报务,给编在同一个班,睡的是一间宿舍,施土水在观测班,宿舍也不和我们一起。
我把床铺收拾好,拿出我和张银喜的团组织关系和我们三人的供应关系,正想到队部找赵队长时,门口响起陈副队长喊我的声音:“江建军!你到队部来一下,赵队长找你!”
第十四章教导队(三)
赵队长,其实,我也就是还没有见过他本人,他的基本情况,在没来教导队之前,我就已经都基本了解了。
就在我们三个人到教导队学习的前一天下午,也就是年初二下午,处长专门到测报组和我们三个新兵做了一次集体谈话。处长的这次要求我们三个新兵“要全力争第一”的谈话,说实在的,对我影响很大,对我后来能在部队有所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次的谈话,处长除了给我和张银喜、施土水提要求,还把教导队的基本情况也和我们一一的做了介绍,特别是赵队长的情况,处长介绍的更为详细和具体。赵队长他就是我们测报组郭组长的前任,是我们测报组的老组长,二个月前,和郭组长是一个命令,刚被任命到军区气象教导队当队长。赵队长还是我的江苏老乡,他是江苏江阴人,五八年入伍,老报务员,参加过六三年的全军大比武,取得了总成绩第八名。处长要求我们几个到教导队后,一定要向赵队长学习,以他为榜样。可我们刚下的车,才到了没一会儿,赵队长这个时候就喊我,会是什么事呢?赵队长又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我在头脑里快速地猜想着。
我的宿舍到队部没有几步路,中间就隔着一排教室。“报告!”当我忐忑不安地立正站在队部门口时,却看到里面四个队干部正围坐在一张小方桌前,四个队干部正举着酒杯喝的热火朝天。刚把我们接回来的陈副队长也在其中。我正不知如何是好,对着门坐着的看上去很精干的那位干部马上就喊了:“是小江,江建军吧?快进来,我们一会再说事啊,先来帮我扫他们一圈,这几个湖南佬欺在我一个呢!”我这人从小性格外向自来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也好,一听赵队长喊我也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事,心先放下了。再想,这可是第一天到教导队,这也该算是队领导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还用得着再说别的,我端起赵队长的酒杯,按照赵队长的指点,就挨着个儿,陈副队长、李指导员、刘教员,那是菜没吃一口,一人一杯,把那原本已快见瓶底的酒就全都搞完了。我着实是趁机过了一把酒瘾,赵队长在旁边乐的直说:“看你们几个湖南佬还有什么话说!小江行,不错!”可我发现,李指导员看我的眼神不对了:“这哪像是新兵?”也可能就是这次酒喝的,后来我不管训练成绩多好,平时表现多优秀,李指导员都很少表扬我。
陈副队长喊来了炊事员收拾桌子。赵队长告诉我,处长在昨天就打了电话来,介绍了我们三个人的情况。赵队长在问了组里现在的状况后跟我说,于班长、李丽、郝庆秀几个报务员都是他在测报组当组长时带出来的,这几个人都是干部子女,尤其那李丽的爸爸还是军里邹副政委的战友,是江西省委管宣传的领导。
我离开队部时,开晚饭的哨声也吹响了。晚上无事,可在半夜里,赵队长搞了我们一次紧急集合。
第十五章教导队(四)
漆黑的夜,除了脚下的山路,还隐隐的,别的什么也看不见。寂静的山,没有一点点的声息。逶延盘旋于山底的山路,不见了来往的车辆。白天也很少见到的为生计而奔波的山里人,此刻也早就没有了踪影。在这天寒地冻的夜里,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除了我们这帮年轻的士兵,还在高一脚低一脚的奔跑,再也没有了别的。就连远处那散布于教导队四周的山脚下的小村落,也找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山村也和这夜一样,已然是睡着了。
因为有过了三十天的新兵连的集中训练,我在心里,对半夜里的紧急集合,对早晨一起床就跑步出早操走队列,已经没有了刚当兵时的那种抵触和惧怕,反倒有了老兵才会有的自然和从容。只把它看作是自己部队生活中每天必有的内容,只是根据忽然响起的哨声,去完成那哨声规定的过程。我和战友们一起,跟随哨的声音集合,跟随哨的声音解散。也就是在这起起落落的哨声中,我的气象教导队的学习和训练生活,紧张有序地开始了。
我这一届的气象教导队,分气象报务,气象观测和高空气象探测三个专业。我学的是气象报务,是这三个专业中学习难度最大的。气象报务员和普通的通信报务员相比,差别很大。普通的通信报务员听到的信号是短码,是报务员用手发出的,速度相对较慢。而气象报务员听到的信号是长码,是专用的发报机发出的,速度相对较快。普通的通信报务员又收报又发报,而气象报务员只收报不用发报。普通的通信报务员只是把听到的短码信号抄写到抄报纸上,不需要译出来,会有专门的译电员。而气象报务员则要把听到的长码信号,根据先后顺序,马上就译成数字和符号,填写到天气图上标定的城市代码上。要用十个月的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报务员的基本技能,可见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听教员们说,报务员的淘汰率也是这三个专业中淘汰率最高的。
以赵队长为首的教学班子,为了圆满完成我们这一届学员的学习和训练任务,为我们制定了详尽的学习和训练大纲。教员们每天都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并不分课内课外,不分白天晚上的给我们进行辅导。我和所有的学员,也都像自己开学时写出的决心书那样,不畏难,不怕苦,用实际行动,用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换取了一个又一个好的训练成绩。也许是处长的“要全力争第一”的话在起作用,也许是教导队开学典礼上赵队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动员教育在起作用,也许是爸爸妈妈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在起作用,我的训练成绩在所有参学的学员中,一直名列前茅。
第十六章教导队(五)
从我开始记事,到上小学读高中,家里一直都是粮食不够吃。在我临参军前,我们兄弟四个一个妹妹,都在上学,都到了长身体的年龄,可家里每月的计划总是吃不到月底。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想不出别的办法,总是到粮站和熟人商量,求人家帮忙,提前支取出下个月的计划。父亲则是想着,怎么从部队农场多买些农场自己生产的粮食回来。参军入伍后,虽说能吃饱肚子了,不必再去担心什么粮食计划,可部队的状况,真的也不比家里好多少。
在教导队学习和训练期间,几乎每天都会遇上在新兵连也经常会发生的饭不够吃的事情。好些人还没吃饱,那木桶里的饭就已经没有了,食堂炊事员只好再淘米,再做,没有吃饱的学员就拿着碗在旁边干等着。我的头脑还是算灵活点的,在有了几次等的经历后,就每次先打个半碗饭,抓紧吃完了,再装个满满的一碗慢慢吃,这样就不用再担心伙房煮的饭是够还是不够了。
不知道是担心新兵学员太能吃,造成粮食不够吃,伙食费超支,还是真的像赵队长在开学典礼上说的,是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每个星期天,教导队的食堂都只做早晚两顿饭。这种事,我在新兵连的训练中没有碰到过。开始几次还能硬撑着,后来顶不住了,饿的难受,就到总队的军人服务社买些饼干点心,或者到附近村里,跟老乡买点山上产的板粟来充饥。那时,我每月的津贴费只有六元,其中的大部分就都用在这儿了。
为了节约伙食费开支,从开学之初,教导队的领导们,就会在正课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带着我们搞副业劳动,开荒种地,种各种蔬菜。李指导员在给我们做开荒种地的动员教育时说:这是培养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学习南泥湾精神。是用实际行动,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用实际行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我从小没有正经干过农活,可那会儿,南瓜、冬瓜、茄子、四季豆我都跟着种过。队领导们还利用星期天,带我们进过一次山,砍木头。一百多号人,天刚亮就吃过早饭上山了。都带了工具,没有带干粮,按照教导队的惯例,星期天是没有中饭的。一天的强体力劳动,只靠军用水壶的一壶水。到快天黑了才往回赶,所有的战友都是又饿又累。可每个人的肩膀上,都至少扛了一根又长又粗的杂树回来,把那伙房门口的空地都堆满了。
地处深山,远离城市的教导队,生活非常艰苦。可我们的学习和训练任务非常繁重,我和战友们没有时间去多想别的。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心里只盼望着能早日学成,离开这里时,有一个好的成绩。
正文 第十七章至二十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4591
第十七章教导队(六)
这一届的教导队,和我来自同一座城市的学员有二十多人,可从市区来的就我和苏强、肖毅三人。他们俩和我一样,也是报务班的学员。肖毅的训练成绩和我不相上下,而苏强不知是怎么回事,每次的考核成绩,都是勉强及格。像苏强这样的情况,全班还有好几个,教员在为他们做原因分析时说,是他们的书写速度跟不上和信号概念不强造成的。从开学起,我和苏强一直相处的很好,我们都喜欢打蓝球,常在一起玩,星期天的中午,也经常在一起解决饥饿问题,在训练上我没少帮他,他也蛮努力,可不知为什么,总是没什么效果。
在教导队开学后的第三个月,春暖花开了,龙虎山重新披上了绿色,我们的训练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每天早晨,别的人还睡着,我就起来了,反复地背电码,默记城市代码。中午也很少休息,练习抄报。我那时会经常牙疼,也不到卫生队看,忍着,疼狠了就含口凉水,总是怕耽误时间,会影响了训练成绩。可就是这个时候,总队领导却抓了我们一个大公差。让我们各个教导队,每天都抽出二个小时,带人到总队挖游泳池。总队领导在开工动员时说:这是为了进一步增添部队文化娱乐生活的内容,也是用实际行动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这欠下的两个小时的训练课程,就只能在每天的晚上补回来。我们整整挖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摊派给我们的土方任务完成了。那活儿就跟农村搞水利挑河工一样,非常累人,才开春的天,可不用一会儿功夫,里面的衣服就全湿了。可所有的学员都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一个个争先恐后,从头到尾也没人喊累。
在教导队那么长时间,我不怕训练苦,不怕公差勤务累,样样都走在前面。可说实在话,那会儿也有我怕的,就是夜里那两小时的岗。要说当兵的站岗,应该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可我到教导队之前没有站过岗。新兵连集训时不用我们站岗,那儿有专职的军部警卫连。可教导队的情况不同了,这儿是深山,还没个院子,更没有专职站岗的。白天上课不要求站岗,可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的六点,必须要有人站岗,二小时一班,全体学员轮着来。在夜里,整个教导队只有队部的走廊有一盏灯,营区的四周都是漆黑一片。队部走廊的墙上有一个挂钟,可在深夜,那不停的嘀嗒声,听了真让人心里直发毛。我们站岗要求是流动岗,要不停地查看营区,看前后左右有没有情况。可那个时候,只要轮到我上岗,几乎都是紧背着枪,在连部的走廊前来回地走来走去,不时地盯着那挂钟,恨不得它能走的快些。新兵怕站岗,这话说的真是一点没错!
第十八章教导队(七)
当时光老人的脚步陪伴着我们艰辛地走到这年的九月底,眼看着国庆节就要到来时,我和战友们已经用八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了大纲上十个月的训练计划。赵队长和李指导员在向总队领导和军区业务部门请示报告后,安排我们进行十天的巩固训练,每天的早上填一张八点天气图,下午填一张十四点天气图,填结束了就交换校对,统计成绩。赵队长并且说了,将把这二十张图的平均成绩,作为我们总的学习和训练成绩,通报给我们各自的单位。所有的学员虽然早已是回心似箭,可听赵队长的这么一说,全都不敢再有一点松懈和马虎,又都全身心地投入了这最后的冲刺拼搏。
过完国庆节,教导队进行了大纲里的最后一项,举行结业典礼。赵队长在典礼上做总结讲话,李指导员宣读受到表彰的优秀学员名单,我和张银喜、施土水都名列其中。
在教导队学习和训练的日子里,要说我和张银喜、施土水,其实都是先进人物,都是队领导们经常表扬的对象。我的训练成绩那是有目共睹的,自始至终都是名列前茅,赵队长只要讲话,准保要表扬我。而李指导员在开会时,总会表扬张银喜,还反复地强调,要求我们全体学员向他学习。这张银喜也真是不简单,自教导队开学,他每天晚上熄灯后,都坚持在被窝里开着手电筒学两段毛选。我们全队的学员为了学习他,就都跑到总队的军人服务社买手电筒,都在熄灯后在被窝里学两篇毛选后再睡觉。施土水则是陈副队长经常表扬的对象,那菜地劳动和做好人好事,施土水是全队最棒的。
教导队的艰苦而且紧张的学习和训练生活终于结束了。在鹰潭火车站,当赵队长和李指导员把我们分别送上返回的列车,并一一地和我们握手道别时,我看得出来,所有的战友,他们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除了恋恋不舍,就是发自内心的深切感谢。
在这一届的学员中,我被评为训练标兵,张银喜是学毛选标兵,而施土水是做好人好事的标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和张银喜、施土水三人,都没有辜负处长临行前“要全力争第一”的要求。
列车拉响了汽笛,再见了龙虎山,再见了所有气象教导队的战友们,再见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列车在加速。我和张银喜、施土水都紧盯着车窗外那渐渐远去的龙虎山的山影。
第十九章返回(一)
还是于班长到火车站接的我们。时隔八个月,我们三个走时还一窍不通的新兵,学成回来了。我们又回到了这座城市,又回到了军部大院,而且都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我还清楚的记得,在我刚到测报组时,在新兵连集训期间,于班长有好几次拿着耳机,让我听那耳机里面的声音,当时我什么也分辩不清,感觉像小鸟在叫,感觉好似有无数的蜂子在争鸣。而现如今,我不仅能把那鸟叫蜂鸣的声音分辩的清清楚楚,还能做到整张天气图填写出来,都很少出现差错。
回到组里后,我只经过两次跟班,郭组长就让我单独值班了,张银喜和施土水多跟了几个班后,也先后被郭组长同意单独值班。在张银喜单独值班后,郭组长宣布,让我和张银喜算一个班,于班长、李丽、郝庆秀她们六个老报务员算一个班,进行两班倒。郭组长说:这样做并不是欺侮新同志,而是为了给新同志更多的机会,好尽快地熟悉工作,提高自己。那一段的日子,我和张银喜除了值班就是睡觉了,可结果呢,也正像郭组长说的,我的业务能力又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无论是工作中的图面质量,还是平时的训练考核,我的成绩都超过了组里所有的老同志。
气象处在指挥所的工作室,每个班都要有六个人值,两个报务员,两个观测员,两个预报员。我由于值的班多,很快就和测报组的老同志、预报组的预报员相处的很熟了。预报员都是干部,预报员的工作就是根据报务员填出的天气图和观测员收集到的当日气象实况,进行缜密分析后做出判断,向指挥员提供当天天气和未来天气的趋势,保障飞行任务的完成。可能是我填的图质量比其他人好,图面也很清晰,预报员们都喜欢和我上对班。
在我当兵的那个年代,刚到部队的新兵,都会积极要求进步,都会主动地和自己周围的同志搞好团结关系。我那时也一样,和身边战友的关系相处的都很好。处的最好的,还是于班长,他一直都很关照我。李丽、郝庆秀,还有刚熟悉的女预报员陈敏、肖红,她们的年龄都和我差不多大,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我们比较能谈到一起,又有共同的爱好,我和她们相处得也很好。可从感觉上,李丽、陈敏和我要更加默切些,更近一些。可毕竟这是在部队,加上我才当兵,还不满一年,心理上确实不敢和她们走的太近,只是保持工作上的关系,把许多的话留在了心里。
第二十章返回(二)
刚熟悉的陈敏她是广州人,肖红来自山西,她们俩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可她们俩都早我三年就到了部队,还都已经被提拔,当了干部,当了预报员。据于班长的介绍,陈敏的父亲是广州军区副参谋长,肖红的父亲是山西省军区副司令。我是又有点看明白了,这气象处啊,就是个干部子女扎堆的地方。
陈敏和肖红在预报组的状况,跟我和张银喜在测报组的状况一样,她们俩也是新学的预报,是预报组的新预报员。可同样的年龄,同样是一个新字,这之间的差别太大了。我和张银喜是新报务员、新兵,人家也是新,可人家是新预报员、新干部。十八岁的女军官,多稀罕,多神气。现在想想,这么年轻的女预报员,也只是在那个年代才会有,要放到现在,哪怕是地方的气象部门,那也是决无可能的。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在这一年的年底,测报组又分来两名新兵,军部大院的复转工作也正式开始了,测报组有两位老兵确定复员,气象处的刘副处长和一名预报员被确定转业。我那时是一名入伍才满一年的新兵,对部队的认识还很浮浅。可在欢送会上,看着哭出声的老兵,看着话未讲泪先流的刘副处长,我的心被触动了,我开始理解他们。他们已把军营看作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是真的舍不得离开部队,舍不得离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对部队有着无以比拟和常人难以想像的深厚感情。不过,在当时,还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的,是那个年代。那是个崇尚军人的年代,军人到地方后工作安排的都很好,就是农村入伍的战士,复员后也能有机会安排工作,转业干部的岗位基本上都是高配的。处长在欢送会上说,刘副处长到地方的工作已经联系好,刘副处长被安排在江西省气象局任副局长。一个部队的副团,到地方上安排了副厅的岗位,这在现在是想也想不到的,就是十年前,在我转业的那会儿,部队的副团也要任满了四年,到地方才能给个副科的位置。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在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总部命令我们空h军调防了,我们离开了那座本来就应该是所学校的大院,登上了向南的列车。
正文 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四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4709
第二十一章驻防漳州(一)
调防前,机关各处室根据命令要求,都进行了人员精简。气象处的人员精简主要是我们测报组,施土水和另外几位老兵给留下了,他们被调去了杨村机场。到部队一年多的时间,施土水和我、和张银喜走过的是一条同样的路,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我们同一天来到测报组,一起参加新兵连的集中训练,又一起到气象教导队参加业务学习。从教导队学成回到组里后,我们又在各自全新的本职工作的岗位上,互相见证了彼此的付出和努力。施土水在出发前跟我和张银喜说,他想和我们一起南行,不想去杨村机场,他不想和我们分开。可我们心里都明白,我们已不再是过去的我们,我们已是一名军人,而军人是没有选择的,唯有服从命令。
根据总部下达的命令,我们军部机关新的驻地是福建漳州。初到漳州,感觉漳州的城市规模跟南昌没法相比,要小了很多,这两座城市本来也就不在一个层面,南昌毕竟是江西的省会。可漳州虽小,却有着别的地方没法相比的特点。这座当时只有三十万人口还是个县级市的小城,离海不远,有着宜人的海洋气候,冬天也不会有霜冻。因为气候条件好,漳州盛产许多在别的地方难得见到的水果。星期天或者平时没有班的时候,如果到街上转转,想吃什么水果,那市面上都能够买到。漳州还是一个侨乡,在市里,就在离军部驻地不远,就有一个很美的华侨新村。在城里城外,也随处都能看到侨眷们居住的非常漂亮的花园洋房。漳州还有很好的地下温泉资源,那街面上隔不多远,就会有一所温泉浴室,那浴室一年四季都对外开放。到漳州后不久,我和组里的战友,就都喜欢上这座小城了。
在漳州,原来也有一个空军指挥所,简称漳指,我们空h军指挥所里有的人马,这漳指也都有。根据总部这次的命令:原空军漳州指挥所撤销,所有人员并入空h军。由此,军部机关的各类人员比起来的时候又多了不少,我们测报组的人员也比原先增加了。难怪在来之前机关各部门都精简了人员。我和张银喜这时也已被编入正常的排班,我被编在和李丽同一个班,张银喜被编在和郝庆秀一个班,于班长还是在我这个班里当班长。因为是两个测报组合并的,人多,要三、四天才会轮到值一个班。那个时候的感觉,就是离家远了,不在爸妈的身边,比起当兵前在学校读书学数理化,真的要轻松了很多。
第二十二章驻防漳州(二)
到漳州的时间不长,天气就开始热了。可能是我们一下子不能适应漳州这地方的气候,也可能是大家伙儿都贪吃了街面上过去都没吃过的接连上市的时鲜水果,组里许多人都拉开了肚子。我还算好,比较轻,张银喜和于班长几个严重的老兵还住进了医院,影响了工作。处长得知后,要求郭组长每天除了安排好值班和正常训练,尽可能多的增加全组人员的体育锻练,增强体质。有好长一段时间,只要不值班,我们每天几乎都在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早上五公里跑步,中午一小时游泳,晚上打一场蓝球。有不少日子的下午,我们还戴着耳机正在搞训练呢,处长就会跑到组里来,把我们全都赶到球场上。每当这个时候,处长也会和我们一起在球场上来回的奔跑,虽然他已是年近四十,可他动作还是相当娴熟敏捷,还是很漂亮,球场上的他还是像小伙子一样轻灵。既让我们欣赏到了他这位当年军蓝球队主力中锋的球场风采,也把我们大家防病打球的劲头调动了起来。要说这多运动多锻炼,还就是有好处,自那以后,组里没有人再拉肚了,我和几个不怎么严重的也很快好了起来。
在南昌时,测报组里只有我和张银喜、施土水三个同年的兵,我们彼此了解,各有优点,也相处的不错。到漳州后,虽然少了施土水,可从原漳指一下子并过来四个一年入伍的,两个报务员,两个观测员。也非常的巧,两个报务员,吴贵宝和王家民来自我所在城市的郊县,两个观测员,曹红旗和冯涛和张银喜是同一个地方,河北保定。他们都是我和张银喜在教导队的同学,大家在龙虎山下一起学习训练了八个月。在我们这六个人中,也只有我是那一届教导队的业务尖子,在组里的日常工作中,从值班到平时的训练,也只有我的成绩突出,他们几个都非常的一般。虽然业务水平平平,可他们有他们不断向上的道道。张银喜继续保持着不分白天晚上刻苦学习毛选的感人精神。吴贵宝和王家民一有空就到菜地搞劳动大做好人好事。曹红旗和冯涛更加了不得,他们俩都写了入党申请书,并且轮换着找郭组长谈心报告思想。有好长的一段时间,他们几个都成了领导的红人,郭组长经常在组务会上表扬他们,倒是我,反而像是成了落后分子,郭组长还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让我不要一到中午就睡觉,要我和他们几个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去菜地搞劳动,要我向他们几个学习。
国庆节过后,到教导队学习的两名新报务员回来了,郭组长把带他们的任务直接交给了我。能接受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有高兴,说明我的业务能力是被领导肯定的,可也有担心,怕任务完成的不好,辜负了领导的信任,还让其他战友看了笑话。事遂人愿,不长的时间过后,我就把他们俩都带了出来,郭组长很满意,我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在带好他们的同时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这时已做到反着填完整张天气图,也少有差错,而且图面清晰字迹工整。
这一年的年终总结,我因为值班工作和训练成绩都特别突出,获得了参军后的第二个嘉奖,是军嘉奖,全组获此荣誉的只我一人。
第二十三章青春之恋(一)
自从到了漳州,自从被分在一个班里,我和李丽的接触比以往更多了,一同上白班,一同上夜班,一同补休,就是平时的训练也是在一起进行。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彼此间有了更多的了解,时间没过去多久,我们就已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值班室旁、指挥所前面的那条山坡小路、指挥所东边那棵两个人才能合拢过来的木棉树下,都经常会留下我们两个人走来走去的身影。
日子在不经意间过去,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和李丽在一起时,不管做什么都开心,那夜班值下来也不觉得累。而一天不见她,我的心里就会有种空拉拉的感觉,整天的都烦躁不安,那心好象也隐隐的觉得生疼。那段日子过的真是既让人像是喝了放了蜜的水,又特别的折磨人,感觉好伤人。可碍于部队的种种规定,这种感觉我只能放在心里,好多好想说出来的话也只能放在心里。我不能也不敢明着和李丽说,更不敢跟别的战友说,在当时,这种事那要让领导知道了,在部队的前途也就宣告完了。
直到这年的年底,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们俩下夜班,李丽让我先不要忙着补觉,到机关服务社门前的路边等她。我忐忑不安地站在路边等着,不知道李丽要做什么。当李丽回到她宿舍又小跑着赶过来,交给我两包大前门香烟,一小袋子白糖,一军用挎包各式的水果,说是给我过二十岁生日时,我明白了,李丽怀揣着的是一颗和我一样的心。那一年,我二十岁,李丽只有十八岁。自那以后,我和李丽开始了只有我们俩才知道的地下活动。
当我在蓝球场上打对抗赛时,李丽会一直陪在旁边,并会在暂停的那会儿,找我借指甲剪。等球赛结束,我会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小袋白糖,还有我平时爱吃的水果。
每当我们俩人都没有班时,李丽会事先买来许多我们俩都爱吃的零食和水果在宿舍等我。李丽的宿舍是我们相聚的最多的地方。如果郝庆秀也在宿舍里,李丽会在窗台上给我放个信号。
虽然部队的管理很严,外出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可在一个星期天,我们俩还是大着胆,用事先编好的理由请好假,约好集合的地点,一起游玩了现在已是漳州著名景点的南山寺。记不得在寺里我们俩有没有许过什么愿了,只记得那一天我一直牵着她的手。
第二十四章青春之恋(二)
平常的日子里,除了值班、训练就是补觉,上街很少。就是需要买个什么生活用品,那军部机关大院里的军人服务社里也都能够买到。可真是不上街不知道,上了街才知道,这漳州市满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穿各种兵种服装的男男女女的当兵的。也是因了那个年代,因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漳州这个当年虽然只是一个仅几十万人口的县级小市,却驻扎着空军、陆军、二炮等多个兵种部队的多个师军以上的指挥机构,各自辖下的部队自然也是不会少的。
我和李丽在游玩了南山寺后,来到了漳州的街上。可一看到那满大街的男女军人,我们没有敢再在街上多逗留,生怕会碰到认识我们的机关大院里的熟人。要是遇见同单位的战友,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们俩那一直拉着的手也马上松开了。并赶紧的一前一后的回到了单位,跟组长销了假。坐在宿舍里床的边上,看到组里战友们看过来的眼神里没有什么异样,我那一直紧张的跳个不停的心才算放了下来,那心才又回到了原来的节奏。
可能是知道了一旦发生情况后的严重后果,我们一起上街就那一次,后来再也没有过。我们相约我们的相处不能影响各自的积极要求进步。我们讲好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力争早日在部队入党或能有所发展。我们都期待我们的相处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我们这么说了,也是这么做的。有好长的时间里,我们俩除了值班,几乎不怎么见面,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组里每月的训练考核成绩和工作质量抽查,我们俩每次都是前两名。每天只要组里搞菜地劳动,我们俩也都是积极参加,脏活累活还抢着干。我们还学习了曹红旗和冯涛积极要求进步的方法,定期的主动性的找领导和老党员们回报思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付出,很快就有了回报,这年的年底,李丽被吸收入党了,我也因训练成绩突出,又一次获得了军部的通令嘉奖。
正文 第二十五章至第二十八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3794
第二十五章老兵复员(一)
我参军的那个年代,部队的服役期限是陆军三年,空军四年,海军五年。七五年底,我和同年的战友们都已当兵满三年,眼看着过了元旦就能按照部队的规定回家探亲了,战友们无不喜形于脸上。可就是这个时候,军队的最高层领导对军队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因了这个重大部署,全军开始大裁军。根据总部下达的命令,我们空h军被缩编为空军漳州指挥所。
由于缩编,各单位人员在原基础上都做了大精简,大院里,一起坐闷罐车来的战友几乎都接到了提前一年复员的通知。于班长跟我说,他和李班长还有曹红旗、冯涛、吴贵宝、王家民几个都已被内定复员。他说李丽、郝庆秀、张银喜和我这回可能不会走。面对这就要发生的一切,我的心里很犹豫。趁这个机会,当三年兵就复员回去,安排个好点的工作,那是很不错的,相比插队在农村的同学们好的没得说了。可我入伍三年,虽然年年受奖,入党的事却还一直没有解决,回去怎么跟爸妈交待,真还没法说。加上和李丽有了这层关系,我们俩的以后呢,如果走了,也可能就没有以后了。可在心里我还是做好了两种准备,并当面向郭组长表了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如果被确定复员,我会愉快的接收,如果不让走,我也没意见,一切顺其自然吧。为了让爸妈也有个思想准备,我当即就给爸妈写了信,告诉她们部队的变化和可能就会发生的一切。
就在全组的人都在为自己的今后去向做盘算时,处长到测报组来了。处长挨着个儿找所有可能复员的老兵谈了话。因为缩编精简,气象处已改为气象室,处长已被宣布调任军区空军气象处任处长,还是气象处长,可级别已是师职。机场气象台的赵台长过来当气象室主任。处长只等这边跟赵主任交接完,就到军区就职了。我没有想到处长会在他忙于做交接的这个时候,还因为整编这个事专门到测报组来找我们挨个谈话。处长在和我的谈话中说了他的从军经历,说了部队再精简也要有人留下来,让我一定要安心工作,服从部队需要。
最后的结果基本上正象于班长说的,李丽和我还有张银喜都留下了,只是不知是什么原因,郝庆秀也复员了。
第二十六章老兵复员(二)
于班长上了一回街,给全组的人都买了纪念品。如果不是百万大裁军,以于班长的能力,在部队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能走。我学着于班长的样儿,到街上给所有走的老兵们也都买了纪念品。自参军分到测报组,一起几年了,大家相处的真的就像自己家的亲兄弟,这一分别,天各一方,真的说不上什么时候还能再见面。
老兵们临走的那几天,处长每天都到组里来问这问那,找老兵们谈话,还会在晚上拉上郭组长一起陪老兵们打扑克牌到深夜。在处长的倡导下,组里还组织了一次送老兵蓝球友谊赛,由处长亲自吹哨当裁判,走的老兵们一边,留下来不走的人员一边。可那场球打的真的是非常友谊,一点不像平时那样激烈,一点看头也没有。那李丽和郝庆秀开始时还在旁边边看边喊着加油,可在球赛快结束前的那会儿,我看到她俩竟相拥着哭在了一起。
送走了于班长他们,没有过几天,李丽就回南昌休探亲假了。陈敏在接到家里母亲打来的一个电话后,也急勿勿的回了广州。在老兵们走的前两天,我收到了爸妈给我的来信,爸爸在信中告诉我,他的部队也整编了,他已离开省城去了淮阴军分区,妈妈和哥哥弟弟妹妹们也都已一起去了淮阴。爸爸在信中跟我说,如果部队确定我复员,可以到省外贸局找王叔叔帮我联系工作。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我虽然年轻,想问题想的不多,可眼前这么大这么快的变化,还是很明确的在告示着我,等在我前面的路,真的很难说清楚会怎么走。
就在我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对和李丽关系的前景很是担忧的时候,处长去军区报到前和我的一次谈话,消除了我心中的所有的顾虑。
第二十七章住院(一)
陆军第175医院在漳州的东郊,我在这175医院住院已一周多了。自李丽回南昌休假后,我莫名其妙的开始拉肚。先是到机关卫生所看,卫生所的女军医说,是我晚上睡觉着凉了,引起的肠胃感冒,开了几天的药让我吃,并说没事儿,小毛病。肠胃也会感冒,我以前没有听说过,是从这位女军医这儿才开始知道的。那女军医说我是夜里着的凉我也信,自李丽回去,我经常夜里翻来复去睡不好觉,也许真是被子没盖好。可几天过去,药吃完了却也不见好,上厕所的次数反而更多了,几乎离不开厕所了。赶紧再去看,那女军医才叫我做检查做化验,原来是感染上了传染性痢疾。
这175医院之前我来过,那是来送于班长和张银喜他们几个来住院,没想到我自己也住进来了。住进医院,一个多星期下来,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已经不像刚进来时恨不得一直坐在马桶上不下来。刚进来时,那才离开马桶站起来没走两步,就又来不及的又要坐下来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刚进来时也不敢离开病房,怕走远了来不及找厕所。早上管我床的医生在查房时跟我说,再巩固一周就好回去了。
虽然郭组长在送我来时,让我安心治疗,让我养好了病再回去,可我心里还是着急着回去。组里一下子走了那么多老兵,李丽回去探亲又还没有回来,现在组里人实在是太少,班可能都不好排,而且基本上都是新报务员了。处长临走时和我谈话给我提出的要求,时不时的也会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心想,现在这是关键时候,我该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不说为了爸妈的嘱咐为了处长的期望,再怎么着,我也不能辜负了李丽。
我来到传染病科的医生办公室,找到我的管床医生,正磨嘴皮子要求提早出院,正说着话呢,就听到值班的护士在走廊上喊:“十五床!十五床!有人来看你。”我抬起头回身一看,呵呵,是李丽来了,她正站在我病房的门口。
第二十八章住院(二)
管床的医生并没有因为我的要求就让我提早回去,还是在巩固治疗了一周后才开出了出院通知。确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哪儿也要守哪儿的规矩。不过,有了李丽留下的那本小巧精致的影集相陪,加上病症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一周的住院的日子,几乎可以说是过得非常的愉悦,每天只管按时吃按时睡,只要不出院子,还能四处的转转走走。
我出院回到组里后,一天也没有休息就参加了值班,在我值第二个班时,遇到了才从家里回来刚上班不久的陈敏和我对班。看到她手膀上的黑袖章,看着她瘦了一圈的身体,我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她。出院后回到组里就听说了,陈敏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才五十一岁。这个年龄在当时的部队领导中并不老,在我现在所在的单位,这个年龄还是好劳力,可怎么说呢,陈敏的爸爸居然就走了。
正文 第二十九章至三十一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6 本章字数:3389
第二十九章入党
郝庆秀复员后,李丽的宿舍只她一人住了。要说那段时间,我们俩的见面应该更加方便,可我和李丽还是一如当初的约定,除了值班,平时还是坚持不见面。我自己更是一门心思地扑在值班工作、业务训练和组里的菜地劳动上。我还经常的利用时间找郭组长和老党员们回报思想,让他们帮助我找出在我身上可能还存在的种种不足。在全组同志们的面前,我和李丽的表现就跟真的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天晚上,我和李丽都上夜班,李丽和我说:“你怎么好像老是在躲我,要再这样下去,我真是受不了了。”其实我心里的感觉未偿不是和她一样。“没事的,一切都会过去,不能忘了我们的约定。”我安慰她,其实也是在给我自己打气。时间到了这一年的三月初时,终于劳有所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被吸收入党了。
难抑心中兴奋的我当天就给爸妈和同学明伟写了报喜的信。事后听妈妈说,爸爸在看到我在部队入党的信后,是从他的办公室一路跑着回去告诉妈妈的,并跟妈妈说:加两个菜,为我们的儿子在部队的进步庆祝一下。平时不喝酒的爸爸那天中午例外地在家喝了不少酒。我能理解爸爸,爸爸是以他一个老军人对部队的熟悉,在设想着儿子的未来。在郊县插队已三年的明伟在今年也参军了,他的部队在浙江嵊泗,他成了一名守岛的战士。
就在支部大会开过后的第二天的早上,在李丽的宿舍,我和李丽为我们先后都已顺利地加入了党组织在庆祝着,一起陶醉在对未来的憧憬之中。那一刻我们俩都显得很有信心,从我们开始相处到现在,我们先后都入党了。我们俩都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起在部队有所发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李丽的心情好像特好,我入了党,她就像现在的买彩人中了大奖似的兴奋:“要不,我们俩现在就把这事定下来?”我定定地看着她那张红的更显动人的脸,“以后吧,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确定后的后果?假如今后有个万一呢。”我的话音还没有落下,李丽已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不,我不让你说这样的话,我们没有万一。”我们俩在慎重商量后决定,如有机会还是先给各自的父母透露一下,先征询一下长辈们的想法。
离开李丽的宿舍后,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下子就有了马上回家探亲看望爸妈的强烈想法。当天就跟郭组长请好了假,到大院的服务社给爸妈和弟妹们买了漳州的地方特产,打电话让在后勤工作的战友买好了车票。第二天的早上,在和李丽简单的作别后,我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第三十章探家(一)
苏北的清江市,虽然是淮阴地委和淮阴军分区的所在地,可那城市规模和漳州差不多,也不大,也是个县级市。出了长途汽车站没有多费周折,我就找到了军分区的大门口。站岗的那大个警卫在电话确认了我的身份后,更显得热情起来,他指点我,直走第一个路口左拐向里第三排第一家就是我家。可还没等大个警卫跟我说清爽呢,我已看到我的小弟已从那路口朝我跑来,后面是我哥、大弟、妹妹和爸爸妈妈。我那一刻看到,离家三年,爸妈一点没有显老,只是弟弟妹妹们长大了,个子比我走时都高多了。我在爸爸的面前立正,给爸爸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爸爸就像我部队的首长似的给我还了礼。我那不多的行李早被我哥抓在了手上。
在家的日子感觉真好,每天又能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而且用不着早起出操走队列,用不着惦记值班和训练,每天想睡到什么时候起来都行。妈妈每天都变着样儿烧菜,每到吃饭妈妈都把我的碗里挟满了菜,还不停地问我还想吃什么她上街买。家里弟兄们也好像是分过工似的,轮流给我当向导,带我上街逛商店、逛公园、看电影。自到家后,爸妈也没有多问我这几年在部队的表现,入党了就已很好地说明了一切,而且连续两年还得了军嘉奖,我能看出爸妈对我在部队的表现挺满意的。
十五天的假期,在家待到十天时,爸爸就催我出发,跟我说最好提前回部队,还是妈妈说了干吗提前那么多,让我再住两天再走,我才又在家多住了两天。其实我心里也想早点回部队,说真实的,在家后面的那几天,我人虽然还在家里,那心早就回到部队了,只是心里想说的话还一直没有敢说出来,想找个机会说出来。
离开家前一天的晚饭,妈妈又烧了很多菜,全家人都举杯为我送行,我可能是酒后胆也大了,把和李丽的事告诉了爸妈。我看见原本还很好兴致的爸妈一下子都不说话了,我赶紧用我和李丽先后入党的事实,向爸妈说明我和李丽的相处没有影响我们各自在部队的进步,并保证会处理好工作和个人感情的关系。爸爸听完我的话:“来,喝酒,到了部队好好干!”只这一句,我已懂得爸爸的意思了。我连敬了爸爸三杯。那一晚,我醉了。
第三十一章探家(二)
汽车好像了解了我的心情,在弯弯曲曲的洪泽湖大堤上疾驰。太阳冲破了晨雾,在天的边上开始露脸。出站时只能看到人影的车厢,有了阳光,马上就亮堂了。看着行李架子上妈妈为我准备的两大包吃的,我的思绪还伴在妈妈的身边,却也已到了远方的部队。这也许就是许多人常在嘴上说的,人走在路上,心却挂在两头。
妈妈在送我上车时说,包里有在菜市场六分钱一个就买到的已经煮熟了的一百个鸡蛋,有已经炼好了灌了一大瓶的猪油,还有爸爸给我带着的牡丹、大前门香烟。妈妈跟我说,那一百个鸡蛋到了部队和战友们慢慢吃,平时如果伙房的菜不好,可以挖一点猪油放到饭里和着吃,妈妈说香烟每样也只买了几包,到了部队分给战友们抽。空间不大的座位,让一直弯曲着的双腿无法向前自由的伸展,可想着妈妈,想着刚刚离开的家,想着很快又能见到的李丽,心里只觉着暖暖的,一点没觉得它已从酸疼变得麻木。
当我带着一颗兴奋了几天了的心回到组里,并准备马上就去李丽那儿看她时,从同室战友的嘴里得知,就在我回到组里的前几天她也回家了。我那兴奋放松的心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不知道李丽为什么也这么着急地回去,不知道李丽的爸妈能否也像我的爸妈这样,有一颗菩萨心肠,让她也开心地回来。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一边参加组里的值班,一边在焦急中等待李丽回来的消息。
在等待中过日子的滋味可想而知,我是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主任找我谈话了,赵主任让我到宣传处报到,参加机关战士理论学习班。记得整个学习班也就十多个人。为了端正我们所有参加理论学习班人员的思想,提高大家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学习班领导还带我们专程去了厦门大学,请学校的知名教授给我们讲课。为了排除干扰,提高效果,学习班还实行集中吃住。可心里有事的我,在这集中吃住的十天中,精力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用四个字形容我当时的状况最为贴切,那就是心不在焉,每天都心不在焉。
十天过去了,我回到组里,又过去了两天,李丽回来了,她约我马上见面。
正文 第三十二章至第三十四章
TXT 书香中文网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1-12-20 15:01:57 本章字数:3940
第三十二章分手
在精力极不集中的状态下,一张八点钟的地面天气图训练完后,时间已快到中午。同宿舍里那几个上夜班的战友还在补觉,蚊帐里不时地传出他们熟睡中发出的呼声。我轻轻地走到我的桌前,打开抽屉,拿出一个已经洗得发白的黄挎包背到肩上,再轻轻地把抽屉锁好后下了楼。穿过指挥所后面那条长长的连接军部大院的地下通道,走过军首长楼,走过机关招待所,那栋熟悉的宿舍楼已在眼前,我习惯性地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这是一栋老式的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整个一楼是军部卫生所,二楼是卫生所的女军医、女护士和机关各处室女工作人员的宿舍。整栋楼只有东西两个楼梯口,李丽的房间朝北靠西,所以我每次来都是走西面的楼梯口上楼。我把黄挎包从背后移到胸前,再一次地在心里想像李丽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消息,李丽在看到我给她买的礼物后会是如何的喜悦。
熟悉的门一如往常地半开着,我撩开那片用战士的忱头布改成的门帘,并和以往一样,反手关好了门。只见李丽面无表情地站在她床前的那张小写字台前,原本红润的脸显得苍白。“怎么了?生日快乐!你不知道吧?我也是提前赶着回来给你过生日的,哪知道你也回家了。”李丽头低着,把我递给她的挎包放在桌子上,不说话。“哎,不打开看看?怎么不说话?我爸妈对我们的事没说什么哎,你爸妈呢?她们怎么说?”我心虽紧张,但表现出的是一副轻松的模样。李丽还是低着头,还是不说话。“是不是你爸妈不同意我们的事?”李丽点了点她低着的头。“那你呢?你是什么态度?”我已有点急了。李丽不说话。“你快说话啊!”我那故作轻松的模样已经完全没有了。李丽还是低着头,还是不说话。不用我再去问她什么了,我已经知道了答案,也已经不能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我立马就离开了那间屋子。
我离开那间熟悉的屋子时,大脑肯定是一片空白的,要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怎么想就是想不出我是怎样离开那间屋子的。可有一点我的心里很清楚,也是很肯定的,就是从我走出那间屋子的那一时刻起,我已不再相信男女之间的任何承诺、誓言。
当空白的神志带着我走出楼梯,走过那楼前的台坡,踏上那个平时供机关干部们打排球也可以打羽毛球的不大的小操场时,我意外地听到李丽在她朝北的窗台上不管不顾地大声地喊我:“江建军!你回来!”性格倔强的我没有回去,连头也没有回。心想,回去又能怎么样呢?听听她给我的解释?还有那个必要吗?
“李丽那年虽然只有二十岁,可她已经当了六年兵,还没有提干,在她爸妈面前说你俩个人的事怎么可能通过。”许多年过去了,前些天,陈敏的这番话才算敲醒了我。现在想起来,也许是我错怪她了,我该回去的,哪怕是听一下她的解释。
第三十三章调离漳州
我的车次是晚上八点多的,可我还是提前和全组的战友们告别,坐大院的班车,七点就到了车站。那时的漳州火车站规模不大,但每天南来北往的人流也还是不小的。三月的漳州,已是雨季,我顶着细细小雨,从军人通道提前上了车,在把背包在行李架上放好后,我坐到我的座位上。从昨晚开始的低落的情绪,在透过车的窗户看到站台上那各式各样提着大包小包的赶路人后,似乎变好了些。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不用置疑的,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可在这个时候离开,我确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直到昨天晚上的组务会前,还没有谁给我透露一点点的消息,而这中间只隔了二十四小时,在今天的晚上,我已坐上奔赴新的工作地点的火车,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这个带给我军旅生涯重要转折的组务会,一开始,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照例是郭组长讲评近日的值班、训练和其他各项工作,表扬组里的好人好事。可就在郭组长的讲评还没有结束时,气象室的赵主任进来坐下了。郭组长见赵主任进来,赶紧的结束了他的工作讲评,请赵主任为组里的工作做指示。赵主任在做了一番业务上的工作指示后,一句“党员留下来,其他人解散。”就开始从党的宗旨讲到军人的宗旨,从局部服从全局讲到个人服从组织,从参军尽义务讲到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而后赵主任话锋一转,“其他人解散,江建军留下来。”听到赵主任在讲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后,单单留我一人下来,我真的紧张了,不知道赵主任后面会说什么,心也就像被拎在了空中。“根据总部‘七七二四任务’的要求,福龙机场近期恢复工作,总部在全空军抽调了大批的人员过去工作,军区空军气象处的首长也就是我们这儿的老处长点名要你也去那儿。你是我们这儿最好的报务员,我们不想你走,可没有办法,上面点的将。时间紧迫,明晚就要出发,你抓紧准备一下。”参军来到测报组后,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的组务会了,每次的内容更是不记得了,可那晚的组务会我全记下了,多少年了也忘不了,就好像刻在了我的心里。在赵主任一宣布完命令,我一分钟没有耽搁,就急急地去了陈敏那里。
第三十四章离别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年轻男女离别的场景我们都见过,其中,也不泛年轻军人的离别。我和她俩互相敬礼、握手、互致祝愿。来不及问陈敏,“说好不来送站的,怎么又来了?”来不及问李丽,“怎么知道我调走?怎么会赶来车站送我?”在急促的发车铃声中,我回到车上。再见!再见!没有现在年轻男女分别时的激情拥抱,没有泪水,有的只是不舍的眼神,和那永远定格在记忆中的招手。
挽留这两个字,在上学读书后就认识了,也知道了这两个字其中的含义。现在回想我和李丽之间的过往,她在她朝北窗台的那声不管不顾的大喊,也许是想和我解释为什么会那样,也许是还想对我们俩的情感做出挽留?而在站台上,她虽然没有多言,和陈敏同样的一句:一路平安,保重!看似正常的战友送别,看似没有别样的战友祝福,可她主动到火车站来送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意思呢?可那会儿,我的心里没有想到这些,一直总认为我和她已是过去时了,感觉放不下的,心中觉得很难割舍的只有陈敏,就连调走了,竞都没有去告诉她。列车在夜色中急驰,我的思绪回到了一年前。

  0/3   下一页 txt下载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