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形影.txt

2023年10月17日

  1/20   下一页 txt下载

书香中文网【岁梦】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书名:形影
作者:芒果馅粽子
文案:
人被思念时
知或不知
已在思念者的怀里
——木心
所有幸与不幸,不过心甘情愿。
内容标签:破镜重圆 青梅竹马 情有独钟
主角:李逸初,梁煊 ┃ 配角:许盼,路新,梁长平,刘凡 ┃ 其它:青梅竹马,破镜重圆
第1章
路新看着李逸初面前仅有的几片毛豆壳,吐着舌头问他:“你怎么不吃小龙虾?”
李逸初:“我先吃点煎饺垫垫,一天没吃饭,胃都是瘪的。”
坐李逸初右手的小方笑道:“李哥,你今儿是不是特紧张啊?中午盒饭都没见你吃。”
李逸初一笑:“从来没签过这么大的合同,我当然紧张啊。”
路新在旁边看他扬着眉毛笑,心想上海真是来对了。
李逸初吃了一点东西后去另一桌敬酒,和大家寒暄几句才回到自己的座位,敞开了肚子吃东西。
酒足饭饱,众人你扶着我我搭着你的去路边打车,李逸初和男同事一起把几个女生送进出租车,然后拦了一辆车回自己家。
李逸初靠在出租车副座,眯着眼看路边斑斓的路灯,迎面吹来的夜风带着凉意,让他本来半醉的大脑好像清醒了。四年前他和路新来到上海,合租在郊区的一个老居民区,去年夏天路新找了女朋友搬出去同居,李逸初便退了房在另一个小区租了个四十平的小公寓独住。
忙起来时光快如流水,仿佛只是醉个酒的功夫,四年就过去了,八年也过去了。
周一早晨有例会,李逸初昨晚喝过酒,早晨一不小心睡过头,匆匆忙忙赶到公司时,几个组长正拿着笔记本往五楼的会议室去。李逸初看了一眼手表,离开会时间还有二十分钟,怎么都这么积极了?
他抓过一个过路的组长问:“今天会议提前了?”
组长:“上周副总说过的呀,今天的例会是总经理来开的,李哥,你忘了?”
李逸初上周忙着签合同,早把副总说过什么话都忘干净了,现在经他一提醒才想起来今天这例会貌似挺正式。他去办公室拿了笔记本也往楼上会议室赶。
总经理陈安的办公室也在五楼,透明的玻璃将人说话的声音阻挡在里面。李逸初拿着本子从总经理办公室前经过,余光瞥到办公室里正和陈安谈话的男人,那男人背对着李逸初,身体被办公椅遮挡大半,可就是余光那么一瞥,李逸初的心脏突然剧烈的跳动起来,他不受控制地扭头看过去,待他想看的更清楚时,路新从旁边把他往会议室扯:“马上就开始了你站这儿充什么木桩呢?”
每周的例会是组长以上的领导参与,长圆桌周围坐各自的固定位置也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李逸初被路新按到座位,他手指压在笔记本的外壳上,紧张不安地敲动。
五分钟后,陈安和一个器宇轩昂的男人走入会议室,微笑着给大家介绍:“这位就是从北京总部调来的技术总监,梁煊。大家欢迎。”说完带头鼓掌。
梁煊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人,然后淡笑开口:“以后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坐。”陈安指指右手边的位置让梁煊坐下,继续道:“梁总监在总部业务非常突出,也在国外干过,所以总公司让他来咱们这儿帮我们把技术这块的水平提上来,等会我们挨个把目前的工作情况和梁总监说明一下,让他先有个初步了解。要不我们就按老规矩,产品策划部先来?李经理,你来说说吧。”
李逸初坐在陈安的左手边,整个人已经神游天外,突然被陈安点到,他惊了一下:“啊?”
陈安笑笑:“你要是没准备,不如就把上周刚签约的项目给梁煊讲讲?”
梁煊将笔记本摊开,取下封皮上夹着的水笔,将笔帽反扣到笔尾,低着头开始记李逸初说的东西。
李逸初视线落到自己握笔的右手,一模一样的握笔姿势,也同样将笔帽反扣在笔尾。
——你怎么总是把笔帽弄丢?我跟你说,以后你每次写字,就把笔帽套在笔的后面,免得一写完就找不到了。
自己说这话是什么时候来着?高二还是高三?记不太清楚了。
“李经理?”
竟然忘了说到哪儿了。
李逸初正准备翻记事本重新说,对面的梁煊平静道:“你说到你们最初的设计原型有参考国外的网站。”
磕磕巴巴地讲完,时间已经过去十分钟,李逸初仍然垂着眼睛看笔记本。陈安问梁煊:“梁总监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
梁煊:“没有,继续吧。”
陈安:“行,接下来运营部的何经理说吧。”
互联网类公司的员工普遍年轻,但在座的只要部门经理级别的领导,年龄基本都在三十岁以上,以致于李逸初和梁煊两个二十来岁的人坐在前面显得格格不入。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除了产品策划部以外,每个部门经理的汇报都被梁煊挑着重点询问,古井无波的语气,平平淡淡的表情,问出的问题却是让人无法敷衍的精准。只一个会议,众人就知道这个从总部调来的年轻的技术总监并非浪得虚名。
散会后李逸初和同事一起下楼,他的办公室在四楼,整个策划部加上他二十三人,占据了二百多平的地盘,经理办公室在墙角。李逸初进办公室后放下百叶窗,阻隔外界的视线,然后坐在办公桌后面发呆。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今天的一切都是他自己臆想出来的,其实并没有发生。
只是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他就自嘲地撇了下嘴角。平时动不动就浮现在脑子里的记忆此刻突然都没了踪影,他此时只能看到刚才梁煊已经成熟了的、毫无波澜的脸。与记忆中的人似乎没太大不同,可又感觉处处都不同。
门外有人敲门,李逸初让他进来,一组的组长拿着材料进来找他商量,李逸初握了一下拳头将自己带入到工作中去。此后接连不断的有人进来再出去,项目刚结束的周一,总是要耗在各种总结与新的安排中脱不开身。
李逸初依旧在办公室待到快十点才将工作都安排完,关了办公室的门后乘电梯去车库开自己的二手现代。
此时的停车场空空荡荡,一眼望过去,只有两辆车还停在那。
李逸初的车停在最里边,他拎着电脑包往里走,路过旁边那辆车时,那车的灯突然亮了起来。刺眼的光线让李逸初下意识地用手虚挡往车里看。
梁煊坐在昏暗的驾驶座中,一动不动地审视着他。
两个人一个身处黑暗,一个身处光明,都不言语地隔着车窗对视,如同隔着数年的时光。
只是过去的日子里,李逸初才是身处黑暗的那个人,与此刻恰恰相反。
很久之后梁煊下车,走到李逸初面前伸出手:“好久不见。”
李逸初和他握手:“好久不见。”
梁煊靠着车前盖:“别来无恙吧?”
李逸初一笑:“还好,你呢?”
梁煊用手松松领带,停顿几分钟后才开口道:“你觉得呢?”
李逸初从前就怕梁煊这样似笑非笑的和他说话,现在更是。他看了一眼梁煊的车标道:“看起来还不错。”
梁煊:“是不错,以前穷怕了,一开始工作就拼命赚钱。”
李逸初再傻也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过往的事情几乎想都不用想瞬间涌入脑海,李逸初转身往自己的车走,他不能再留在这里和梁煊说话,一句都不能。
梁煊看着那个背影,待他快要进车里时才叫住他:“李逸初。”
李逸初的手停在车门边。
李逸初打开车门坐回车中,那一瞬间他想就这么开着车离开上海,他承认自己无数次的想过重新见到梁煊,可当他真的见到,他本能地只想选择远离,除此之外,没有退路,没有未来。
第2章
“梁煊!梁煊!你快去操场看看!你弟弟跟人打起来了!”
梁煊按照老师的要求正往黑板上抄笔记,听到同学在教室门口叫他,立刻放下书跟着同学一起往操场跑。
梁煊推开拥挤的人群挤进去,见到李逸初正被几个人压在草坪上揍,他想都不想,脱了外套上前两下就将那些人掀翻在地,顺手把李逸初拉起来,见他嘴角破了个口子,眼睛也被打的青肿。梁煊扭头两眼冷冰冰的环视面前的几个男生:“谁先动的手?”
三中认识梁煊的人不少,这位光荣榜上的常客,个头高,不苟言笑,标准的好学生。
李逸初刚才以一挑五都不怕,这会儿梁煊来了,他更不怕了,在旁边叫道:“卢斌,你今天不认错,咱们没完!”
叫卢斌的男生无所谓地笑笑:“就你们俩?那行,咱们来试试。”
梁煊等他话音一落,不等他反应迅速朝他腰间一踹,一膝盖将人压倒在地,单脚死死固住他的腿,自己却连气都不喘:“要试吗?一起来还是一个个来?”
“你他妈偷袭啊?!”卢斌的伙伴见他被人压住,立刻甩开膀子要过来帮忙。
李逸初当然也冲到梁煊旁边,双方正欲开战,却听梁煊冷声一吼:“逸初!”
梁煊将卢斌的胳膊揪到背后,卢斌立刻疼的大叫。
梁煊:“卢斌,你五个人打我弟弟一个,这种事情你能干的出来,就别怪我手劲大。”
说完就将卢斌的左胳膊使劲一扳,一声骨头脆响,紧接着是卢斌撕心裂肺的惨叫。
围观的学生全部吓住。
梁煊:“你放心,只是脱臼了,现在及时去医院就没事。如果你还要继续打,那我奉陪到底。”
卢斌疼的眼泪都出来了,扯着嗓子朝那几个伙伴吼:“还不送我去医院!”
梁煊放开他,拍拍身上的草站起来。
李逸初也被刚才梁煊的气势吓了一跳,他战战兢兢地往梁煊面前挪:“你、你没事吧?”
梁煊拧眉看他:“为什么打架?”
李逸初气愤道:“他们骂梁叔。”
梁煊的父亲梁长平是三中的数学老师,现在正在教高三,平时非常严厉,对待班上的混混从不手软,恐怕就是这样惹的这一群人不满了。
梁煊:“以后这种事先来告诉我。”
李逸初偷偷看梁煊脸色,大着胆子问:“你不生我的气?”
梁煊转身往回走。
李逸初快步跟上:“梁煊你还没回答我,你不生气?”
梁煊被他逼问的没办法,停下来道:“不生。”
李逸初立刻放下心来,梁煊最讨厌他在学校里惹是生非,从前没少教训他,今天却没说他一句,简直要放个鞭炮!
梁煊目不斜视的往前走:“等我几分钟,我去拿点钱,咱们去医院。”
李逸初立刻听话地站在梁煊的班门口等他。梁煊班上的同学都认识李逸初,所以他趁着等人的档口,站在窗户外面和里面的几个女生说笑。
“李逸初,你现在好丑。”女生转着脑袋看李逸初,出言打击他。
李逸初无所谓地一笑:“男人的勋章,你不懂。”
梁煊走到教室门口:“走了。”
李逸初跟上。
“梁煊,我都没发现你打人这么厉害,你是不是瞒着我报了武打班?”
梁煊瞥一眼李逸初乌紫的眼眶,有些闹心。李逸初眼睛特别好看,清澈明亮,认真看人的时候像个小动物。
梁煊:“我每天早晨跑二十圈,你跑了吗?”
李逸初识相闭嘴,他偶尔有几次要和梁煊一起跑,跑十圈就坚持不下去了。
梁煊:“这几天你午休时间来找我,不要单独行动。”
李逸初:“哦。”
夜晚放学,两人一起骑车回家。到楼下看见家里客厅的灯还亮着,就知道梁长平一定在家里等着他俩了。
梁煊三言两语叮嘱李逸初:“等会我跟爸说,你不要多说。”
李逸初跟在梁煊后面上楼,听着前面的人的叮嘱,心里其实不怎么害怕,有梁煊在,他怕什么?
梁长平年过五十,常年的伏案工作让他的脊背微微佝偻,但是肃正的表情却一直让他充满了威严。妻子刘凡在一旁小声嘀咕:“小煊从来都不会跟人打架,这肯定是逸初又惹事了。”
梁长平皱眉道:“两个人都这么大了,打不打架又没有别人逼他们,犯错就是犯错。”
刘凡知道丈夫向来拿李逸初当亲儿子看,她如果多说,到头来反倒成了夫妻之间的矛盾,索性回卧室,懒得管这档子事。
梁煊一进家门就跟父亲实话实说:“爸,今天是他们先找的逸初,我已经说过他了,以后不再和这些人来往。”
梁长平看着李逸初,用眼神问他是不是这样。
李逸初乖乖点头。
梁长平:“明天我去找这几个学生谈谈,今天虽然你把人家制住了,过两天人家又找回来怎么办?”
李逸初立刻道:“梁叔不用,您去找他们,他们会以为我向老师打小报告,那以后更纠缠不清了。您放心,我明天就去找他们把事情说清楚,都是小误会,说开了就好了。”
梁煊侧头看了一眼李逸初,刚才叮嘱过他不要多说,这会儿竟然说个没完。刘凡从卧室里一出来,梁煊就知道李逸初刚才的话她都听到了,正欲开口维护,却听李逸初道:“刘姨,对不起。”
刘凡还没说话就先收到一声道歉,好笑道:“你跟我说对不起干什么。”
李逸初:“我们俩在外面打架,让您担心了。”
刘凡:“你既然知道,以后就收敛点,好好读书上学,再过一年你们就要高考,你成绩不好就算了,小煊他是得上名牌大学的。”
梁煊皱眉:“妈。”
李逸初仿佛听不出刘凡话里的讽刺意味,依旧是充满愧疚地说:“嗯,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梁长平摆摆手:“行了,回去洗洗睡吧。”
梁家的房子是学校里分配的职工房,两室一厅,李逸初七岁的时候来梁家,那时候他还小,客厅里搁张床就能睡。后来长大了,再这样睡着不方便,梁煊把自己的房间一分为二,中间隔了一道木板墙,分成两个十几平米的小隔间,虽说木板墙完全不隔音,平时隔壁的人走路都能听的一清二楚,但好歹在形式上是两个单独的空间了。
李逸初进了卧室反锁门,背靠着墙壁坐到地上,他小腿疼的厉害,一路上也没敢对梁煊说。李逸初将裤腿拉到膝盖,果然,小腿前面已经泛着紫黑的颜色,拳头大的痕迹,凑近一看,能看到肿的充血的毛孔,十分恐怖。
李逸初拖着腿在抽屉里找药,摸到几种药膏,也不知道是治什么的,但是小腿实在疼的厉害,他随便捞一只药膏就往伤处涂抹,抹完后又是一脑门的汗。
虽然还有几张试卷没看,但是眼睛肿的太难受,李逸初第一次在十一点之前就爬上了床,他挪到墙壁处,贴着墙壁听声音,没听到隔壁的动静,梁煊应该睡了吧。
李逸初躺在床上感觉浑身酸痛,卢斌那几个人身强体壮,一人一脚都能让他走不了路,更何况一起上。李逸初这些年被人欺负的次数不多,通常见到别人实力太强就当吃了哑巴亏,明智逃走。可今天那几个人当他面骂梁长平和梁煊,他就再也控制不住脾气了。
李逸初平时在学校性格活泼,朋友也多,向来与人为善,可要说有什么是他绝不含糊的,那就是梁家父子。
李逸初的父亲和梁长平是从小到大的兄弟,李逸初七岁那年,他的父母乘船遇难,只留下一封仓促写完后裹在衣服最里层的信,一张纸就把儿子托付给了梁长平。李逸初那时候年纪太小,还理解不了亲人的死亡,他一直以为父母就是出远门了,不久之后就会回来。
李逸初刚到梁家的时候,梁家一家三口都很心疼他,特别是刘凡,她个性不像丈夫那样喜怒不形于色,一日三餐,睡觉上学,刘凡都是亲力亲为的照顾李逸初,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子还上心。
小孩子都很享受别人爱自己,更何况像李逸初这样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被疼爱被喜欢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他根本不懂怎么去回报来自他人的善意。见不到父母的惶恐让他暴躁不安,并且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梁长平忙于工作,梁煊对待这个只比自己小几个月的小男孩也是束手无策,唯有刘凡,要天天面对这个胡作非为的小魔头。
终于有一次,在李逸初住进梁家两个月后,他惹怒了刘凡。当天李逸初在学校和老师顶嘴,被老师叫了家长,刘凡养梁煊还从没被老师说的面红耳赤过,她满头火气地把人领回来,到家后李逸初说自己饿了,刘凡没辙,去厨房给他做了碗面条。
李逸初端着面条走到客厅,准备坐在沙发上吃饭,可脚下被茶几绊了一下,一碗面条连汤带水的全撒在了布沙发上。
刘凡看见那狼藉场面,整个人都被气疯了,她从前伺候父子俩就算了,现在又来个爱祸害人的,每天洗衣服都得洗到中午,凭什么?李逸初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凭什么天天这么伺候这小子?!
李逸初手被面条汤烫的起了泡,他哇的一声就哭出来,站在客厅中央不知所措。刘凡一胳膊把他推到一边:“你还哭?你有什么脸哭?我上辈子欠你了还是怎么着?你要天天这么气我,啊?!你要不想吃,那行,现在就滚,外面看什么好吃你去要去!别再进我家门!”
李逸初眼睛里还都是泪水,突然被刘凡这一吼给吓住了,他长这么大没人这样吼过他,他抽噎着看刘凡,大眼睛里惴惴不安。
刘凡正在气头上,看他这样子更不耐烦,一手抓起他胳膊把人往门外推:“你走吧,回去找你亲戚去,我们跟你非亲非故的,凭什么养你!”
李逸初其实没太听懂刘凡的意思,他只知道刘凡要赶他走了,他有些害怕地扭头看刘凡:“刘姨你能带我去找我爸妈吗?找到他们我马上走。”
刘凡冷笑:“你爸妈早死了,你还是不懂?他们永远都不会回来,你再也别想见到他们了。你梁叔看你可怜才把你领到我们家,否则你现在就在睡大街你知不知道?我不是你妈,这里也不是你家,你不愿意吃我做的饭就滚出去,看谁愿意收留你!”
刘凡有意狠狠教育一下李逸初,当即把他推出门外,哐当一声关了门。
李逸初站在门外,裤子上还有汤汁,十分狼狈。可他来不及难过,拔腿就往自己家的方向跑。
李家原本条件不错,李父创办了一个家具厂,二三十人的规模,他家也早早住上了复式小楼。李逸初跑到自己家门前,捏着拳头砸门,边砸边喊:“爸爸!妈妈!开门,我回来了!”
开门的是一对中年夫妻,见又是这个小孩,不耐烦道:“你怎么又来了,跟你说了这房子卖给我们了,不是你家的了。”
李家父母突然去世,厂子里工人的工资,厂子的一批还未交货的违约金等等是一批巨款,李父在信里交待梁长平卖了这套房子来补上那些钱,当时事情仓促,夫妻俩的葬礼都是一切从简,这套房子不到十天就转手了。
李逸初在去梁家后来过这个房子几次,他总觉得父母在和他玩游戏,说不定哪天他一敲门,就是妈妈出来接他了。
可是今天不一样了,李逸初被刘凡那么一顿骂,似乎开始明白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他的父母真的不会回来了。所以他才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往自己家里跑,他想说不定眼前就是一场梦呢,他的爸妈都在家里等着他呢。
可是这对陌生人对他说:“你家的房子卖给我们了,你以后别来了。”
李逸初转身往回走,一路上经过许多商店和居民楼,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他肚子很饿,可他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件事。
以往他在家里,从来不知道肚子饿是什么感觉;后来住进梁家,一到饿了就对刘姨说,刘姨就会给他做饭。他想起从前在家里玩玩具,划破了新买的沙发,父母不但没有骂他,反倒心疼地看他被磨红的手指。
——我们看你可怜才把你领回家,否则你现在就在睡大街你知不知道?我不是你妈,这里也不是你家。
——你爸妈已经死了,你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七岁的李逸初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身边有父亲牵着孩子路过,他看着那对背影,终于明白过来,从此以后,这个世上就剩他一个人了。小时候父母就教育过他,在客人家里要懂事听话,他怎么忘了呢?
可是他不想待在客人家里,他也不想一辈子懂事听话,他只想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李逸初换了方向,不再往梁家走,而是漫无目的地瞎逛,这个小县城他一点都不陌生,他曾经横冲直撞无所顾忌,可今天才发现,他哪儿也不敢去,好像每个地方都在嘲笑他是个外来的人,连路边一棵树,仿佛也是别人家的东西,他不该靠在上面。
眼前的万家灯火和人声鼎沸仿佛自发地融合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球体,而李逸初却被隔离在外,没有哪一盏灯是属于他的,也没有哪一句声音是唤他回家的。
李逸初越走越偏,最后站在护城河旁嚎啕大哭,他明白了,不论他走多远,从此以后,再也没人等着他了。
梁煊回到家得知母亲把李逸初撵走了,扔下书包就跑出去找人,后来梁父下班,和刘凡大吵一架,夫妻俩发动邻居也出门寻找。李逸初看到来寻找自己的梁家人,看到梁父的焦急,梁煊的惊喜,和刘姨余怒未消的表情,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任性了,否则别人很快就会把他撵出门。如果被撵出门,他没有地方可以去呀,他以后该怎么办呢?
第3章
李逸初一早起床,昨晚受伤的腿痛感更明显了,穿裤子时布料碰到腿都疼的他龇牙咧嘴,起床后他怕自己走路姿势不自然,咬牙做了几个深蹲,适应那种感觉后才步伐正常地出了卧室。
李逸初洗漱完去厨房帮刘凡做早餐,梁家人喜欢吃粘稠一点的粥,李逸初不喜欢这种口感,但他也不曾提过反对意见,只是一般吃的少,久而久之,他早餐的饭量往往不及梁煊的一半。
刘凡在饭桌上叮嘱梁煊:“下周是不是该期中考试了?要抓紧复习。”
梁煊:“知道。”
刘凡见李逸初低头吃饭,想着自己昨晚说话有些难听,便对李逸初道:“逸初啊,你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一定让梁煊教你,兄弟俩不要见外。”
李逸初笑:“嗯,好。”
李逸初从不主动向梁煊讨教题目怎么做,一方面是他怕耽误梁煊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不会的题目,只是他不想会罢了。
李逸初上小学的时候特别认真,那时候他想自己必须要学习好,性格也好才能博得大家的喜欢,所以平时读书很刻苦,加上他又聪明,成绩一直在学校名流前茅。起初刘凡确实高兴,每次两个孩子拿着奖状回家都要表扬他们,后来有一次,李逸初比梁煊的分数还要高,当时正好是过年,梁家来了很多亲戚的小孩,个个都对李逸初的成绩惊叹不已,反倒一直让刘凡引以为傲的梁煊这次没能成为家庭聚会的焦点。
李逸初当时已经练就了迅速看懂刘凡表情的能力,那时候他又一次明白,他不是梁家的人,他的优秀并不能让梁家人开心,反倒会让刘姨不舒服。
从那以后,李逸初的成绩就保持在班级中游的水平,后来梁煊考到了三中的重点班,而他只是普通班。李逸初仍记得当时刘凡既激动又骄傲的表情,当然,安慰他的表情也是诚恳的。
或许这就是差别吧,刘凡对李逸初不能说不厚道,只是她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出类拔萃。
吃过早饭两人一同下楼去楼道里推自行车,梁煊在李逸初身后,看了几眼他下楼的姿势,在他摸到车把时叫住他:“逸初,你腿怎么了?”
李逸初面色如常道:“没事啊。”
梁煊蹲下身,握住李逸初的膝盖,准备将他的裤子往上扯。李逸初连忙把腿别到一边,结巴道:“没事,就、就是青了一块。”
梁煊蹲在原地不动,仰头看李逸初,一直不开口说话。
李逸初被那目光看的浑身发毛,犹犹豫豫地把腿伸了回去。
梁煊看到那一块伤后僵住了几秒,嘴角的弧度紧绷,手指在伤处左右轻触,在听到李逸初吸气时立刻停止。李逸初皮肤很白,伤口处的乌黑颜色和密集的血点被衬托的难以入目。
梁煊低着头:“为什么不告诉我?”
梁煊捏捏手指站起来,心道昨天打卢斌真是打轻了,他将自己的自行车推出来道:“今天你别骑车了,我们先去一趟医院。”
李逸初偏着头看梁煊,几秒钟后笑着点头。
梁煊骑车带着李逸初去医院,一路上都没怎么接李逸初的话,李逸初坐在后面,猜到梁煊一定还在生气。或许是梁父太过严厉,梁煊从小就被教导的规规矩矩,大多数时候都是不苟言笑的,和同学都保持着一种疏远的态度。但他对李逸初是例外的,李逸初知道梁煊很少对他生气,可一旦生气,就很难哄好。
李逸初在后座转着眼珠想怎么请罪,上坡时感觉自己往后倒,他连忙伸手抱住了梁煊的腰。
梁煊咳了两声:“松手,坐好。”
李逸初贴着梁煊的后背:“不行,我快掉了!”
梁煊低头看看环在自己腹间的手,白皙瘦长,像后面的人一样,漂亮又干净。梁煊勾勾嘴角,坐直身体方便李逸初抱的牢固些。
梁煊坐在旁边看医生给李逸初擦药包扎,脸上没什么表情。李逸初的小腿消瘦,脚踝一只手都能握的过来,在医生的手里像个随时能掰断的玉雕。梁煊越攥越紧的手一直在克制着自己心里不知道从何而起的暴躁,他向来沉稳,很少有情绪波动的时刻,此刻看着李逸初的腿,他不知道该气卢斌那帮人,还是该气自己家里将李逸初养的这样瘦。
自从李逸初七岁被母亲撵走后又回来,性格就和梁煊印象中的完全不同了,本来是无法无天的顽皮小子,突然之间变得特别胆小,饭桌上连话都不敢说,吃完一碗饭不敢去盛第二碗,夜晚饿的偷偷爬起来喝水。梁煊一开始没注意到,偶尔有一次半夜去厕所看见李逸初坐在客厅咕咚咕咚灌水,他听到梁煊的脚步声立刻放下杯子钻回被窝。梁煊以为他是半夜渴了,就没放在心上,可是接连几个夜晚都听到客厅的动静,梁煊好奇地问李逸初:“你喝这么多水,夜晚睡觉不上厕所吗?”
李逸初坐在客厅角落的小床上,他本来是装睡的,被梁煊识破了拉起来,此刻不敢抬头看梁煊,一只手抓着被子抠来抠去。
梁煊向来不习惯和人太亲密,但是从前李逸初动不动就往他身上凑,他已经习惯了这个软乎乎的小家伙,所以就伸出手搭住他肩膀:“怎么了?”
梁煊怎么也没想到李逸初竟然是这样的想法,他一直过着和从前一样的日子,都没有意识到李逸初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煊第一次对父母以外的人有了这种类似于心疼的感觉,他继续问:“逸初,你是不是饿了?”
李逸初犹豫了一会才点头。
梁煊立刻起身去厨房,在冰箱了找到面包和牛奶递给李逸初,和声道:“以后饿了就拿东西吃,这里是你的家,不要怕。”
李逸初毕竟只是个孩子,谁对他好他就喜欢谁,可是他知道这个家里梁煊不过是个小孩,梁叔又经常不在家,他需要经常面对的就是刘姨,刘姨已经撵过他一次,只要他表现的不好,很快就会有第二次。
他是一个外人,如果太贪吃,梁家不愿意花钱养他,那他又会被撵走吧?李逸初慢慢开始懂得除了亲生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地对他好,别人帮助他,那是别人的善良,他应该感恩。
梁煊看着李逸初一口口把面包吃下去,白净的小脸像个瓷娃娃,忍不住伸手帮他擦掉他嘴角的面包屑。李逸初喝完牛奶,心满意足道:“梁煊,你太好了。”
梁煊微笑。
李逸初凑过去往梁煊侧脸亲了一口,眼睛特别明亮:“谢谢你。”
梁煊有些僵硬地用手擦自己的脸,拍拍李逸初的脑袋道:“睡觉吧。”
自那以后,每次饭桌上梁煊都会放慢吃饭速度,等到李逸初吃完第一碗,就拿着他的碗一起去盛第二碗,直到李逸初逐渐从一开始的谨小慎微中调整过来,他们越来越像一家人,这个习惯才慢慢去掉。
梁煊以为自己一直有注意到李逸初的身体状况,可直到此刻才意识到他太瘦了,同样一个家庭成长起来,李逸初身高比自己低不了多少,体重却恐怕轻太多。
“逸初,要不要吃米糖?”
“啊?”李逸初意外道。
梁煊停住自行车,去摊贩前买了两块走回来,递给李逸初:“给。”

  0/20   下一页 txt下载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