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嫁人就嫁羽林郎.txt

2023年10月17日

上一页  2/48   下一页 txt下载

羽林卫负责戍卫宫廷,他自然也是见过一些宫女的。但是在他的印象中,那些宫女看上去都灰扑扑的十分老气,怎么看也没办法跟清薇联系在一起。
清薇听了他的这番解释,顿时哭笑不得。只得解释了一番宫女职责不同,服饰和装扮也不同的道理。羽林卫能看到的宫女,多半都是做粗使活计的,自然穿着和打扮都力求不起眼才好,可贵人们身边伺候的,若也都灰头土脸,岂不跌了脸面?
不过身为女子,有人称赞自己年轻,到底还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清薇心里给这个赵将军贴上了个鲁直的标签,对他倒生出了几分好感。至少不像是个会仗势欺人的。自己住在他隔壁,想来能省去许多麻烦。
这倒是无形中免去了清薇最大的隐患。毕竟她不怕那些人白天来骚扰,就怕夜里有人偷摸进自己院子里,若是闹大了,她就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但有赵瑾之在,就不必担忧了。
一番对话之后,二人都不再这般拘谨,清薇见赵瑾之换了两次手,知道他站在梯子上想必十分辛苦,便主动道,“我今日搬来,行囊还未收拾,就先告辞了。”
赵瑾之松了一口气,“你且去忙。”顿了顿,又道,“咱们既是同宗同姓,自然该互相帮衬,赵姑娘若往后有什么要使力气的粗活,只管唤我便是。”
清薇含笑应了,但却没想过真的叫他帮忙。
邻里一场,对方愿意照拂自己,这是情分。这样的情分岂可挥霍在平日里这些无足紧要的小事上?
反正大魏国民风开放、商贸盛行,这天子脚下的京城更是风气最盛之处,举凡能够想得到的物事,就能找到卖它的人。沿着门前巷子走出去,到了街上,随处可见出来卖力气的年轻男子,花上一点铜子请人并不麻烦。
不过,想到这个“钱”字,清薇将自己剩下的家底取出来又清数了一遍。
大件就是两根金钗,两只银簪并一盒子各色宝石。原本还有一盒珍珠,但珠子不易保存,放久了便会发黄,到那时便不值钱了,因此清薇买这院子时,便将之兑了银子。除却买房和今日置办各色物品的花费,剩下的就是清薇手中能动用的现银:十两的银锭两个,碎银子七八两,三吊铜子。
一盒子宝石,是清薇保命的东西,清点结束之后,她便找来工具,将床底的一块地砖撬开,挖出巴掌大小的空隙,郑重的将密封了的铁盒子放进去,重新盖上地砖,又在上面放了几只箱子作为伪装。除非是要命的大事,否则这些东西,她都不打算动用。
两根金钗是应急的东西,若有个病痛或是意外,才会拿出去兑银子,暂时也用不到。
余下的便是她现在可以动用的钱了,加起来不到五十两银子。
所以虽然还有一点积蓄,但这天夜里,躺在床上时,清薇便开始思量自己要做什么营生了。
她是从进宫时就想着出来了,这十五年的时间,自然不是白费的。之前跟刘嫂子说的话自然都不作数,针黹女红厨艺乃至种花的技艺,她都是学过的。那时候想不到那么长远的事,只知道出了宫,总得有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因此一有学习的机会,清薇几乎都会认真投入的去学。
她也不是一进宫就有机会侍奉贵人们的。先是在掖庭宫中学了整整两年的规矩,清薇如今所会的这些手艺,多半都是这时打下的基础,但也不过是会了罢了,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入不得眼的。
然后,清薇遇到了一个对她的人生影响深远的人,那边是先帝的陈妃。
陈妃娘娘是先帝潜邸旧人,温柔和顺,姿容性情都不出众,无子无女,在宫中便如隐形人一般,直至治文三十年,清薇被分到她宫中之后,适逢先帝五十整寿,大封后宫,她才从嫔晋了妃。
圣寿那日,头一次得到机会在陈妃面前露脸的清薇向她献了一瓶茶花,陈妃瞧着喜欢,就选了一枝簪在鬓边。寿宴上先帝见了,便夸了两句。就是这两句称赞,让当时的陈嫔搭上了大封的顺风车,晋了妃位。
因了这事,陈妃对清薇十分看重,说她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便将人带在了身边。
所以周太后和虞景从不知道,在清薇心中,她的主子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
她视陈妃如师长、如父母、如主人。陈妃薨逝后,她遵照陈妃的意思来到当时还是太子妃的周氏身边,尽心尽力的辅佐这母子二人,但在她内心深处,那深宫之中已再无值得留恋的东西。
甚至最初究竟为什么惦记着要出宫,清薇都忘了。她只记得陈妃说,“你是宫女,你能出去。”
多年后清薇已经懂得,那个温柔如水的女子在自己身上寄托了怎样的厚望。
第5章 家常滋味
在清薇学习到的所有技艺之中,毫无疑问,刺绣是最费工夫、但也最容易挣钱的手艺。何况她学的还不是一般的刺绣手艺,而是早已失传的璇玑纹。
这种纹样最初是一位名为璇玑的女子所创。这位蕙质兰心的女子究竟是何身份,如今已不可考。坊间虽流传着种种说法,但应该都不足采信。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璇玑姑娘存世的作品并不多,只有十几幅。
因为这种作品耗费心神和精力,往往一两年才能得一幅,而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璇玑早逝时不到三十岁,应该是可以肯定的。刺绣要学好并不容易,假设她十五岁便成名,三十岁逝世,中间也不过十五年而已。
因其稀少与难得,所以璇玑纹的价值非常高,是许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藏品。
而璇玑纹之所以被人看重称誉,是因为它采用独特的手法,能在细纱上绣样而不让纱走形,且绣出来的图案灵动逼人、栩栩如生,又不会影响细纱的轻薄柔软之特性。而且绣成之后,双面皆可看出不同纹样,巧夺天工,令人赞叹。除此之外,每一幅璇玑纹的作品之中,都藏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暗纹。
截至目前,已经证实是璇玑纹的六幅作品都是已经破解了暗纹的。剩下那些无法破解的,自然也就只能存疑。
这样贵重的璇玑纹,就连皇室也只藏有两幅正品,许多人挥洒千金只愿求一见而不可得。清薇可能是这世上见过璇玑纹最多的人了,因为在陈妃的宫殿之中,藏有不知多少件这样的绝世珍品。不过她临终之前,已吩咐清薇将自己所有作品尽数付之一炬。那样的盛况,想来永不会再有了。
也正是因为数量过于稀少,市面上根本不可能有流通,所以清薇是不可能用这门手艺来挣钱的。如同那一匣子宝石一样,这些都是她压箱底,用来保命的东西,不到千钧一发万不得已,绝不会动用。
毕竟现在的她,小心低调才是正确的选择。若不懂得藏拙,树大招风,说不准顷刻间祸患就会降临。
不过寻常的女红绣品,也难不住她。时下商业之风盛行,本来就有许多不便出门抛头露面的闺阁女子在家中纺织刺绣为生,市面上自然也有不少收这些东西的商家,不愁卖不出去。清薇手艺好以此养活自己绝无问题。
但她并非一般闺阁女子,更不可能真的每天都关在家里埋头做针线。她若是这样的人,当初也就不会一心想着出宫,该努力锻炼自己的技艺,去尚衣局下的绣坊才是。那里有全天下手艺最好的绣娘,经手的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两三年才能做出一件衣裳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而若宫中能出个会璇玑纹的绣娘,她自然能名传天下,得到无数赞誉、名利滚滚而来。
但清薇不喜欢。
她是受不得束缚的性子,这些技艺她都学了,也十分用心,但像许多绣娘一样痴迷,乐在其中,她自问是做不到的。对她而言,技艺就是技艺,是她赖以傍身的手段,却不能左右她。
她连皇宫都闯出来了,又怎么可能再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所以偶尔做一两件绣活补贴一下可以,但还是要有别的营生才好。至于具体做什么,还得这几日上街去瞧过了才知道。
一晚上睡得并不安宁,清薇久违的梦到了陈妃。梦里应该是春日,陈妃坐在永宁宫西殿的耳房内,倚在靠窗的软榻上,低着头做针线。她做针线的时候全神贯注,几乎注意不到周围的环境变化,而屋里又只有清薇一个人。于是清薇便像之前的很多次一样,光明正大的偷看她。
陈妃娘娘真好看哪!那时她的心理只有这一个念头。
很奇怪,陈妃容貌并不绝美,身段也只算普通,但清薇就是无端的觉得,她才是这天底下最美的女子。那时她年纪还小,对将来的思考并不确切,只隐约的在心里埋下一个念想。
——她想要成为像陈妃那样的人。
醒来时清薇满心惆怅,翻身看到这与永宁宫截然不同的屋子,鼻尖一酸,眼泪便毫无预兆的落了下来。
但不等她稍微酝酿情绪,就听见了拍门的声音,伴随着刘嫂子的大嗓门儿,“清薇姑娘可起身了?”
清薇连忙拭了泪,下床穿了衣裳,略作整理之后,才出去开门。
“嫂子来得真早,我正要出去买些过早的吃食,只是才刚搬来,也不知究竟哪一家好。”清薇开了门,先不让人进来,笑着取了一串钱递给她,“就劳烦嫂子帮忙去挑几样吧。选你们素日里吃着觉得好的便是。”
一串钱是一百文,买早点无论如何用不了这许多,余下的钱清薇没说,但刘嫂子知道就是给自己的辛苦费,因此含笑接了,“昨儿我就通知了大家伙儿,听说清薇姑娘请席,都答应了,说是提早来帮忙准备。我想着姑娘这边也许有事,就提前来了。”
“正要劳烦嫂子,待会儿领着我看看这里的菜市。”清薇道。
等刘嫂子答应着去了,她才转回来打水洗脸。洗完脸一抬头,就又在墙头上看到了赵瑾之。他手里还是拿着个坛子,小心在墙上放下,见清薇看他,便解释道,“是一味药,须得这样晒过才能用。”
清薇点头,并不问究竟是什么,将盆中的水泼了,向赵瑾之道,“赵将军,昨日我搬来,多得附近的几位嫂子过来帮忙。因想着总要暖灶,便合计请几位嫂子过来热闹一番。赵将军自然是不适合跟我们这些女流坐在一处,若不嫌弃,我就留些饭菜,晚上送过去。”
羽林卫轮值时,中途是没有休息时间的。清薇虽不知道他们怎样吃饭,但他只能晚上回来,却是可以肯定的。
赵瑾之道,“赵姑娘这称呼我可担待不起,我算什么将军?让人听了笑话。你若不嫌弃,就称一声赵大哥。”
“赵大哥。”清薇从善如流的改了称呼。
又寒暄了两句,赵瑾之要出门,便各自走开了。刘嫂子很快带回了早点,也带来了其他几位妇人,众人聚在一处用了点心,清薇挑了两样合胃口的,问清是在哪里买的。往后如无意外,这些恐怕就是她的早饭了。
吃完之后,趁着时辰还早,众人簇拥着清薇去菜市看过,采买了各种蔬菜和鱼肉,回来之后便开始动手。
虽然跟赵瑾之说的是给他留下饭菜,但清薇后来想想又觉得不妥,因此先取了一点肉和菜进屋收好,预备晚上做了新鲜的送去。剩下的便都下了锅,最后做出来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这里头还有个小插曲,做菜的时候清薇才发现自己这里诸般炊具几乎都没有,于是现在这桌上放着的锅碗瓢盆,几乎都是各家借来的。
吃完之后,清薇索性就让她们连碗带剩菜一起打包带回去了。
这顿饭因为做得隆重,等吃完时已近黄昏。送走了其他人,清薇转头看见重新被收拾齐整的院子,不由微微一笑。心想这些妇人别的不知道,但勤劳这一点却是很值得赞赏的。
清薇锁了门,在长寿坊中转了一圈。因着这两日的动静,不少人家都知道赵将军家隔壁搬来了个刚刚出宫的娘子。不少人见了她,都会上前询问招呼,清薇体会着这平凡简单的市井生活,只觉得别有滋味。
转了一圈回来,她便将之前留下的食材取出。先洗了米上锅蒸好,然后才开始择菜,清洗,切好备用。
等到饭上了气,清薇便开始做菜。
她做菜不是在大灶上,而是点了炉子,放上小锅,然后将洗净切块的五花肉放进去干煸,直到煸出了油,再依次加入红糖、料酒、老抽和腐乳,最后下葱姜和大料,加水焖煮。
这红烧肉味道重,清薇在宫里只做过一次,因为陈妃说,嫔妃们要侍奉陛下,必须保持身体洁净,这种口味重的东西,是不能用的。况且煮得满宫都是想起,也太惹眼了些。
但陈妃秘制的方子的确很好,等清薇炒好了另外两个菜,又煮好汤时,整个长寿坊上空便都飘荡着这红烧肉的香味了。
……
羽林卫中,像赵瑾之这样的单身汉并不少。能够选上羽林卫的,在这京城中多少都有些关系。只是这些被塞进来的子弟大都没什么前途,不被家人重视,跟家中的关系自然也不会有多好。
时人的习惯,每日只吃两餐,其他时候多是买些点心糕饼充饥。第一餐在辰时,第二餐在申时。偏羽林卫酉时下值,回去时早过了饭点。这些子弟们既然和家人关系不好,自然也没人费心等他们,有些更是回去了连剩饭都没有一口。
赵瑾之年龄最大,又是中郎将,军衔比其他人都高些,因此平日里下了值,便总会叫上这些小兄弟,一起出去喝酒吃饭。他大半的俸禄,倒都砸在了这上头。
今日下了值,一班子弟便凑过来问,“赵大哥,今日咱们去哪里?缀锦楼还是小张楼?”
赵瑾之略略犹豫,摇头道,“我今日就不去了。”又取出钱袋,拿了一吊钱出来,“这个给你们去花费。”
打发了这些人,他转身回家时,想到自己竟也有能吃得上一口热饭的时候,脚步不由轻快了起来。
第6章 一束蔷薇
赵瑾之是顶着一坊人的注视走回家的。
开始他不知道是为何,但等到进了巷子,那股让他闻了之后肚子就开始咕咕叫的香气越发浓重,他就有些明白了。怕是人人都知道这东西是清薇煮的,但是又不敢进来打探吧?
这样想着,他在清薇门前停下来,本来想抬手敲门,不知为何又放下了。他几步走回自己的院子,将腰里的刀子解下来,便爬上了靠着院墙的梯子,居高临下的往下望去。
清薇正费力的用刀子劈砍将剔了肉剩下的大骨头,打算用来炖汤。
赵瑾之一见她举着比她手臂还粗的骨头刀,动作摇摇晃晃,仿佛下一刻就会砍歪,不由提起了心。抓了个清薇停下来喘气的空档,连忙开口,“赵姑娘。”
清薇回过头,对他总是出现在墙头上已是见怪不怪,含笑道,“赵大哥回来了。”
“你这是在做什么?”赵瑾之问。
清薇道,“这些骨头丢了可惜,我想用来熬汤。大锅里小火焖上一整夜,就是上好的高汤,又香又浓,下面条做汤头最好不过。”
赵瑾之看着地上一堆骨头,不由微微挑眉,“你一个人住,熬这样一大锅汤难道还能自个儿喝了?”
“自熬好了分送邻里就是。”清薇不在意的笑道。
赵瑾之微微皱眉,想了想,站在墙上,将梯子抽过来搭在这边,爬了下来。他走到清薇身边,接过她手里的刀子,开始动手劈那些大骨头。他的手掌宽厚,胳膊有力,握着骨头刀也十分稳当,几乎每一刀都能恰到好处的将一块骨头劈成两半,不一时一堆骨头便都弄好了。
他将刀子放在一旁,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才看向清薇,表情有些凝重的道,“我今日出门时听说,赵姑娘搬来两日,前后便花费了近十贯钱?”
清薇吓了一跳,“赵大哥从哪里听说的?”她自己一笔一笔算过账,这才知道花用了多少钱,如何外头就都知道了?
赵瑾之叹气,“我知道你刚从宫中出来,里头的规矩不大一样,且你一个姑娘家独自住在这里,自然想与邻里为善。但须知升米恩斗米仇,你这般大手大脚的抛费买好,能有多少用处且不提,只怕会引来宵小觊觎,还是当心些好。”
清薇听他轻描淡写说出自己的打算,言语之间颇有不以为然之意,不由涨红了脸,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心里却是不服气的。
正是为着怕人觊觎,所以她才要做出财大气粗的场面来,让人轻易不敢打她的主意。毕竟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她从宫中出来,谁知是不是认识什么奢遮人物?那些宵小之辈多半胆小谨慎,不是亡命之徒,见她如此,心下自然也就有了顾虑。
只是这些打算,却不必与赵瑾之分辨。
赵瑾之见她不说话,也意识到这番话说得有些重,“是我造次了。”
“不妨,赵大哥也是好意。”清薇也回过神来,念及赵瑾之的性子,会当面直言倒不令人意外。话虽说得直白,却也是为自己好,因此重新挂上笑脸,“饭菜我都已准备好了,赵大哥是在这里用,还是带回去?”
“带回去吧。”赵瑾之略略犹豫,便道。
虽然关上了门户,不会有人知道自己在这里,但君子慎独,不因别人不知道就放纵,他自然不能久留。
清薇也早料到,拿了一个大的盒子过来,将饭菜都盛好放入,交给赵瑾之。
赵瑾之提着盒子,翻墙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才将几样菜一一取出摆在桌上。闻着扑鼻而来的香气,他扫了一眼四个菜,先夹了一块红烧肉,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入口即化,滋味上佳。赵瑾之忍不住又吃了几块,这才将筷子转向别的。
清薇做的四个菜里倒有三个是肉菜,吃得赵瑾之十分满意。他习练武艺,胃口本来就较常人更大,这些菜吃完了,看着光光的盘子,竟还有几分意犹未尽。
赵姑娘的手艺可真好!
这新鲜的、带着热乎气的、才出锅的的菜,怎么看也不像是大锅里做出来的。然而清薇跟他非亲非故,若说只是作为邻居将暖灶的饭菜送些过来,倒也正常,若单为自己下厨,便有些不妥了。
所以清薇不说,赵瑾之也不提。
心下却有些后悔之前对清薇说的那些话,人家好心好意请自己吃饭,就算知道某些地方不妥帖,暗地里照拂一下也就是了,何必当面揭穿?
……
第二日一大早,清薇就起身了。
然而她起得早,还有人比她更早。开了房门出来,便见丁香树下,昨日给赵瑾之拿走的盒子,已经安安稳稳的放在那里了。
清薇转头往墙上看,昨晚被赵瑾之收走的坛子也放在上面,显见得他是早就起了,没有惊动自己的将盒子还了回来。这般想着,清薇将盒子拿过,打开看了一眼。
碗筷已经清洗过,规规整整的摆在盒子里。但令清薇意外的是,碗筷旁边竟摆着一小束洁白的蔷薇花!
花朵上还带着露珠,花瓣完好,显然是早上才新摘下来的。清薇小心的将之取出,发现枝上的刺也已被人细心的剔去。她凑近嗅了嗅,一股清淡的香气便在鼻端蔓延开来。
想是他自己也知道昨日失言,因此不敢见她,又特意送了花来道歉吧?
这样想着,清薇心上昨日生出的一丝芥蒂,便烟消云散了。这个赵将军能在这个年纪被擢拔提升,又得整个长寿坊的人敬重,绝不只是因为他差事办得好,这人情世故上,想必也不差。
将盒子并碗筷送回搭在院子里的厨房内,清薇拿着那束蔷薇回到屋子里,找了细颈的瓶子将之插好,摆在桌上,看了一回,忍不住择了一朵插在鬓边。
蔷薇这样不起眼的花,宫中是没有的。
又恰巧她的名字里有个薇字,出宫后收到的第一份礼就是它,倒也算难得的缘分。
所以清薇换了利落的短打扮,头发全都梳上去用帕子扎起来,然后便到厨房里开始忙碌。
昨日那些骨头,她放在大锅里熬了两个时辰,然后又埋了火,只留一点小小的火种焖着,过了一夜,汤的味道便又香又浓,清薇将骨头捞出来丢掉,又洗了米放进锅里,开始熬粥。
夜里她已经想明白了,之前那个花钱的架势,的确会让人怀疑她家底丰厚。财帛动人心,未必就没有敢于铤而走险之人。所以现在,她需要让人知道,这几天花出去的就是她全部家底,或者就算剩下,也不多了。
所以这一次,熬了粥,她却不打算继续分送邻居们了。
第7章 一笔进账
粥还未熬好,刘嫂子就上门来了。昨日清薇炖红烧肉,那一闻就是肉味,刘嫂子为人厚道,想着若是那时登门,清薇少不得又要分送自己一些,便没来。今日闻着是米粥的香气,虽然比之寻常米粥不同,但总不会比肉更金贵,她这才过来。
“姑娘这是在做什么?香得我在家里都坐不住了。”她进了门,便含笑问。
清薇道,“嫂子来得正好,我正要讨嫂子的主意。我昨日吊了一锅高汤,自己一个人吃不掉,因此想着,多多的熬了粥,抬到接上去卖,嫂子看可行?”
“可行可行!这样香的粥,怎么不行?”刘嫂子连连点头,“我这一路过来,看着大伙儿都好奇姑娘在做什么呢!现下付了钱就能吃到,只怕顷刻就抢光了。姑娘可得先给我留些才好。回头我家去拿钱给你。”
“嫂子在这里用便是,谈什么钱不钱的?”清薇道。
刘嫂子脸一板,道,“话可不能这样说。姑娘同我亲近,我自然是高兴的。但生意归生意,钱还是要给的。否则开了这个头,往后你有多少能送?”
“嫂子是爽快人,那我就愧受了。”清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咱们往后还要常来常往,先定下规矩也好。”
如今却连几个铜子的粥也要锱铢必较了。
但清薇也很清醒。宫外跟宫中不同,往事如烟再要休提,以后的日子怎样,还要看自己如何过。无论如何,这些事情是该学起来了。
想明白之后,她便向刘嫂子请教起来。
刘嫂子自己也不是没有做过这样的小生意,可惜手艺不行,卖不出去,就没有赚头,因此后来才改成了帮人浆洗缝补、洒扫庭院,做些粗笨活计。不过之前的经验总是在的。
所以在她的帮助之下,清薇很快定下了每一份粥的定价和分量。此外,因着清薇的器具不全,没有桌椅板凳和足够的餐具让人坐下来吃,因此刘嫂子给她出主意,让大伙儿自己带着大碗或是盆来,买了带回家去。
并且刘嫂子自告奋勇,愿意当这个免费的活广告。
所以接下来,她就招摇的端着一盆粥,穿街过市的回了家,一路上粥香弥漫,自然引得不少人来问,刘嫂子有问必答,顺便帮忙宣传了一番。于是等她拿了钱回去付账,跟清薇一起将粥抬到街口时,已有不少人拿着食具在这里等候了。见两人来了,便一拥而上。
清薇见状又是心慌,又是松了一口气。
心慌的是这么多人,又忙又乱,自己一个人怕是应付过来。松了一口气,自然是因为这阵仗根本不需要她站在街上吆喝叫卖,考验自尊。
好在刘嫂子在一旁帮忙盛粥,清薇只管收钱,倒也还算能应付。没多久,满满当当的一桶粥就都卖完了。还有不少没买到的留在原地不肯走,一边打量她一边问明日还卖不卖粥。
清薇素知大魏治下天下太平,百姓们日子好过,也肯花钱,但今日才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
她记性好,虽然开始收钱时忙乱了一阵子,但很快就有条理起来,这会儿虽然不能准确的说出这些粥卖了多少钱,但大致估算还是没问题的。就这样一桶粥,收来的钱总有二百文上下。
昨日清薇采买席面所需要的食材,也不过花了一吊钱。其中最贵的是肉菜,骨头算是半搭半送,加上米,成本至多不到百文。
也就是说,这一早上的功夫,清薇就挣了一百文钱。虽说在她看来着实不算多,但这几日只有出没有进,如今好歹是有些变化了。这样想着,清薇便含笑道,“今日这粥也只是试卖,若是街坊们喜欢,明日自然继续,还请大家多多捧场。”
众人都点头答应,又问她几点出摊,俨然是担忧又像今日这样买不到。清薇一一笑着答了,等众人散去,放松下来,才觉得浑身疲惫,是在宫里多年未曾有过的了。
“姑娘不习惯吧?”刘嫂子说,“做生意就是这般,忙起来的时候没个准数,不过挣几个辛苦钱罢了。”
清薇点头,又道,“今日多劳嫂子帮忙,否则我一个人怕是应付不来。”
“姑娘的手艺好,东西自然不愁卖的。”刘嫂子道,“怪道都说宫里出来的人了不得,见过世面,又有手艺,我们家里那些丫头,通被比下去啦!”
两人寒暄着,将带出来的东西收拾好,便打算回去。正要走时,旁边有人抬了两筐新鲜的桑葚走过,清薇连忙抬手把人叫住,“你那葚子怎么卖?”
那人站住了,转头道,“姑娘想怎么买?”
清薇有些不解,刘嫂子已经赶上来拉着她,朝那人笑道,“马五,你这果子博不博?”
“刘嫂子要博果,自然是博得的。”马五便将挑子往旁边一放,“都是今儿一大早摘下来的葚子,新鲜着呢!嫂子说,怎么个博法?”
清薇这时已明白过来,听闻民间赌博盛行,但凡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博。这博果自然也是其中一种,或是猜数量,或是掷骰子,或是扔铜钱,不一而足。
刘嫂子转头对清薇道,“姑娘若要买果子,倒不如拿几个铜子出来取乐。”
清薇道,“我没试过这个,听着倒是有趣。”在宫里时,她只听虞景说过,这样的风气须得遏制,如今自己亲眼见了,倒觉得有趣。又问马五,“你这一框葚子值多少钱?”
马五听了,一拍大腿,“姑娘也不必问价钱,若你博胜,这一筐桑葚都送你也罢。若我胜了,姑娘便都买下,如何?”
“马五,你莫不是疯了?这许多葚子,放到明日就坏了,买来作甚?”刘嫂子在一旁道。
马五摆手,“不博就罢了,我这葚子十文钱一斤,不二价!”
桑葚自然是卖不到十文钱这样高价的,马五这么一说,摆明了就是不博就不卖。刘嫂子不由转头去看清薇。清薇笑道,“马五哥是个爽快人,便是买下这一框葚子又如何?那咱们就博这个。”
马五立刻笑了起来,“还是这位姑娘识货,又爽快!”说着从怀里摸出一个色盅递给清薇,“姑娘请。”
清薇接过来,仔细检查了一遍,递给旁边的刘嫂子,“劳烦嫂子做个荷官。”
刘嫂子有些迟疑,胡乱摇了几下,又抬头去看二人。马五道,“姑娘先请?”
“大。”清薇也不推辞,直接道。
马五接过色盅,揭开一看,果然是一个六,一个四,一个三,不由惊奇的看了清薇一眼,咬牙道,“再来。”
“再来,马五哥那另外一筐葚子就保不住了。”清薇笑着道。
马五便犹豫起来。他今日出门,这满满两大筐的桑葚,若是带不回钱去,恐怕家里头又得不安生了。思来想去,只能将色盅揣进怀里,指着其中一筐桑葚道,“罢了,给你便是。”
清薇抓了几个铜子给他,“我不占马五哥的便宜,这是买筐的钱。”
一筐桑葚少说也有十几斤,加上旁边还有不少杂物,因此又只能麻烦刘嫂子帮忙搬回去。
回去的路上,刘嫂子不由道,“姑娘的手段,我是服了。这博果的我也见过不少,往往多是那卖果子的得利,不过几文钱的事,众人也不与他计较。这个马五尤其赖皮,他是从小在赌桌上混大的,年轻时也烂赌,后来娶了媳妇,有人拘束着,才稍好些。只是但凡手里有个东西,便都要博。只这条街上不少人都试过,从没人在他手里讨着好。姑娘今儿才算是让我开了眼界了。”
清薇微微一笑,“只是小道,不足挂齿的。”
回到自家院子里,将东西放下,清薇便数了二十文钱出来,“今日多得嫂子帮忙,不然我哪有如此轻松。这些钱,嫂子手下吧。”
“姑娘万不可如此!”刘嫂子连忙推拒,“我不过搭把手,这钱却是不能拿的。姑娘若真心谢我,把那葚子称两斤与我,拿回家里哄孩子便是。”
清薇想了想,也不强求,找了布袋出来,装了满满一袋子给她,“嫂子拿回去吧。”
刘嫂子看着剩下的大半筐桑葚,不免替她发愁,“姑娘要这么多桑葚来做什么?吃不了,白放着就坏了。这东西还容易招虫子。”
清薇道,“用来做吃的。”
“这也能做吃的?”刘嫂子惊讶,顿了顿,又道,“姑娘是打算做了去卖?”就算是做吃的,这一筐也太多了些,清薇自己要吃到什么时候?加上先有了卖粥之事,她自然有此疑问。
“正是。”清薇笑着点头,“只是究竟能不能卖出去,我心里也没底。嫂子先看我做了,如何?”
第8章 一起合伙
刘嫂子自然是想留下来看的,但又想着清薇做的饭菜格外的香,想必有什么秘方,自己也不便在场。因此看了看手里的桑葚,笑道,“姑娘先做着,我把这东西送回去再来。”
清薇点头道,“也好,嫂子去吧。”
送了刘嫂子出门,清薇回来便去井上打了水,将桑葚反复清洗数遍,然后在盆里压碎了,兑水用纱布过滤出汁,然后取了昨儿买的面粉,用桑葚汁加糖和面。桑葚的颜色本来紫得发黑,但因为加了水,便没有这样深了,活了面之后,便只剩下浅淡的紫色,十分好看。
清薇将揉好的面用湿毛巾盖住,放在一边饧着。本来打算做些馅料,奈何家里没有材料,只得罢了。等面饧了一会儿,她便将之均匀的分成小份,然后一个个的捏出花瓣的形状,紫色的花朵整整齐齐的摆在案板上,看上去十分漂亮。
等清薇弄完了,将馒头上屉蒸的时候,刘嫂子才慢腾腾的转回来了。
院子里弥漫着一股甜香,刘嫂子不由心疼的道,“姑娘用了不少糖吧?”
清薇道,“既是拿出去卖的东西,自然要下足了料。客人们吃了好,回头才会再来。”好东西就算价钱贵些,也总有人愿意买。总比粗制滥造,吃过一次就不肯再来要好。
刘嫂子也不由点头。话虽如此,但要她自己来做,却是不会那么舍得的。
又等了一会儿,清薇熄了火,将蒸笼抬了下来。刘嫂子揭开,看见花朵一般的馒头,不由赞叹道,“真好看!难为姑娘怎么想出来?”又拉着清薇的双手看,“更难为这双巧手能做出来,真不愧是宫中出来的!”
清薇已经习惯了自己做什么刘嫂子都推到“宫里出来的”上面去。这样其实对她也有好处,经刘嫂子这么一说,别人反倒不会多想了。因此她只笑着问,“嫂子看我这玫瑰馒头能不能拿出去卖?”
“这个若不能,我看街上那些卖吃食的都该收拾摊子家去了。”刘嫂子立刻道,心中暗暗感叹,自觉这大半辈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清薇见她脸上略露失意,便猜是想到从前做生意失败的事了。
她心里本来就已经有了打算,这时用碟子盛了馒头出来,递给刘嫂子,一面道,“我有个想头,说给嫂子听,嫂子别笑话我。”
“姑娘只管说。”刘嫂子拿了一个馒头吃了,松软香甜,不由得又拿了一个。
清薇道,“嫂子也知道,我独自一人住在这里,总要谋个营生。别的我也不会,这点子手艺还勉强拿得出来,因此想着索性做点吃食的小生意。只是一来我不会做生意,二来一个人也忙不转,因此想请嫂子过来帮我。虽然不是什么大生意,但补贴家用想必足够了。”
刚才蒸馒头的时候,她已经数过了,今早收到的铜子,共二百三十一枚。刨去成本,赚一百三十一文。若每日都能如此,一个月也有四贯钱入账。这还只是粥,若搭着卖些别的,比如馒头之类,自然更多。且又只是早上,刘嫂子不至于忙不过来,她下午的时间也可以做别的。
自然,这样的手艺活,苦些累些也是有的,但清薇从决定出宫,便知道会有这么一日,虽然还不太习惯,但已经开始克服了。
刘嫂子闻言,又惊又喜,“姑娘此言当真?”
清薇开这个口,自然也是想清楚了的。不提刘嫂子这几日的帮衬,单是方才几次试探,清薇都觉得她是个实诚人。而且自己蒸馒头的时候,她还特特避开,想来是怕看了自己的秘方去,有这份心,合伙做生意自然更让人放心。
因此听刘嫂子这样问,便含笑道,“我就当是嫂子愿意了。”
“愿意愿意!”刘嫂子连声道,“我也同姑娘说过,我原先也做过这样的生意,只是没手艺,做出来的东西没人捧场,只得罢了。如今有姑娘的手艺在,别的事情,就都包在我身上了!”
清薇含笑点头,并不因为自己有能耐,就看低别人。毕竟这些人生活在市井之中,见识经验都比自己多,也懂得这里的规矩,比她自己去瞎撞要好。这也是清薇考虑合伙的原因之一。
譬如刘嫂子应下之后,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姑娘若想在这街上安安稳稳的做生意,怕是少不得打点一番。咱们这里的街头,是刘老大的底盘,他舅舅在衙门里做个吏目,有他照拂,地痞流氓也都不敢来闹事了。只是免不得有人白吃白喝。幸而咱们做的是早点,那时这些人多半还未起身呢。就有一两个,忍忍便罢了。”
若不是刘嫂子提,清薇是断想不到这里的。当下问清行情,便取了银子交给刘嫂子,让她待会儿去打点清楚,明日就要开始做生意了。
接下来自然是商量合伙的方式,利润如何分,谁负责做什么,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要事先考虑到。
这只是清薇试水的生意,本打算分给刘嫂子五成,但刘嫂子坚决拒绝,只肯拿三成。毕竟无论材料还是手艺都是清薇出,她不过出个力,走到哪里也只算个伙计,几曾见过伙计还能分钱的?清薇厚道,她也不愿占便宜。
两人你推我让,商量起来自然就快,不一时便都定下了。清薇还写了文书,两人各签字画押,才算完成。

上一页  1/48   下一页 txt下载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