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索

2023年11月15日

- txt下载

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索


蔡彩梅
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石浪小学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有一章节是整本书推荐阅读——快乐读书吧,可见整本书阅读重要性。但整本书在小学阶段的阅读践行很难,我从实际教学出发,初步探索了一条整本书的阅读有效途径——共读。在教师带领下,师生在共读中,培养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策略,共读能使读书从课堂集体读逐渐走向课外的自由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  共读   探索
一、共读的意义与作用
整本书阅读作为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有三个重要性: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二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三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所以阅读整本书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非常有必要,而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我尝试推行共读方法,让小学生在老师集体带领下,真正有毅力读完整一本书。共读从阅读角度,可指师生、亲子共读;从书籍角度而言,是指一个班的师生阅读相同的一本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需要教师着力的引导与培养。在教师带领下,师生在共读中,培养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策略,共读能使读书从课堂集体读逐渐走向课外的自由阅读。
二、共读的实施
(一)读前准备
1、制定科学计划。整本书阅读必须协调好与学科学习的关系,科学地制订每一天的阅读计划,每一天有哪些时间可用于阅读,每一天读多少,应该切实、具体地安排。制订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明确一个学期整本书阅读的数量、品种、进度安排等,把阅读内容贯穿到学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升学考分与涵养性情的“两手抓”,共同促进。制订寒暑假读书的计划,寒暑假时间集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应该是读书,进行合理的安排。明确具体的读书要求,检查落实读书情况,保证读书的效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本书往往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基于此就需要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规划阅读时间表,共同商定打卡要求与奖励;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使每天的阅读内容量化,阅读时间固化,阅读结果亮化,以此激励学生持续阅读,稳步推进整本书阅读活动;同时做出相应的评价,促进整本书阅读更加系统化,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高质量地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
2、教师先读是前提。教师的整本书阅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读书。它应是一种阅读方式的示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形式的发现。整本书阅读,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要明确这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比如《三国演义》,可以读可以教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这就要教师先好好读一读,才可能有好的选择,才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而选择之后的内容也涉及和包含到许多方面,怎样在教学中进行组合,这更需要教师自己必须要先有深入透切的阅读。
(二)读时的指导
1、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很多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不能坚持下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心态。学生读书也许不能坚持读下去,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得让学生明白,静下心来读完了肯定会有好处。我们还得让学生明白,读书要细嚼慢咽,不能希望每天的阅读都一定有收获,欲速则不达。这样慢慢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作品的境界,完整读完一本后,学生阅读的意志力,自然会培养起来。
2、边读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和补充。学生读书有困难因为他们与经典有时代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会有隔膜,外国文学名著还会有文化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和补充,便于学生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当时的时代生活中来阅读理解作品。
3、指导阅读的方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和激发,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有价值的评估,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早已证明,“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读书获得实效的重要经验和方法。书籍如浩瀚海洋,教师没办法做到手把手教学生读每一本书,但可以教给学生可借鉴的阅读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书籍,看看封面、插图和目录,看看整本书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书本的封面是由图片和文字两大元素组成,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主题和内容形成大致认知;通过对文字信息的解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书本的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推荐语等。因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图片和文字两个方面着手,尽可能多的获取关于书本的信息,调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读得开心,不必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
4、培养学生阅读策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常用的阅读策略,而这种训练可以在课堂上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共读一本书,是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凭仗和依托。
5、与个性化阅读并行。我们倡导师生共读,并不是限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师生共读,犹如享用美味佳肴时根据自己的胃口,有选择地吃的,个性化阅读,犹如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挑选各自的钟爱的食物。在课堂上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并没有剥夺与限制学生回家以后的自主阅读。
三、读后评价
学生在看完一本书后,了解了书中所发生的主要事件、重要情节,对书中的人物个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主题交流会引导学生交流思想认识,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开展展示活动:读书交流会、主题班会、故事片段表演等等,都是很好的展示活动。既可以了解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态,展示阅读的成效,也可以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化,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成就感,增进阅读效果。而读后分享课是对整本书的回顾、总结、提升,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个性化的阅读感悟,生成了独特的认识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大不相同,建构意义自然也截然不同,交流分享必不可少。可以采用以下任务形式分享:
晒一晒:用手抄报、记录卡、读书笔记等晒出自己的阅读收获。
讲一讲:讲自己在书中读到的最喜欢的故事。
议一议:交流书中的人或事。
演一演:用戏剧、情景剧等形式演一演书中的人物、故事或情节。
理一理: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研一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主题式研究。
写一写:以读后感等形式写一写读书收获或故事梗概。
赏一赏:朗读喜欢的语段或人物对白,并进行鉴赏。
荐一荐:向他人推荐这本书。
考一考:开展书中知识竞答。
评一评:评选“阅读小达人”。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通过共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带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进步,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