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环境规制、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管理的关系研究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载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1.1国家层面
环境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中国酸雨污染呈加重趋势,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等现象。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期等等一系列需要面临的问题。2012年推出的“年度全球环境绩效指数”,中国排名倒数第17名,美国耶鲁大学发布了《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其中中国的空气质量整体在世界上倒数第二,仅比孟加拉国略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忽视了环境方面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不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入冬以来全国在2012的雾霾天气,很清晰的表明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2015年我国北京、天津、河北为代表多地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严重爆表,近几年,因生态环境恶化引起水旱灾害频繁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据估计,每年损失在400亿元以上,这些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了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开始不断重视环境方面的问题,试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贏”效果。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截至“十二五”末期,累计发布国家环保标准1941项。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全力推动约900项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创新和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贯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基调。2017年,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618856件,其中“12369”环保举报占66.2%,微信举报占20.9%,网上举报占12.9%。目前已办结589094件,其余29762件正在办理中。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从国家层面,社会公众层面,企业层面阐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理论界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其次,阐述了文章主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概述了论文的内容,画出了论文的技术路线,列举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是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首先对文章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基于波特假说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制度理论,合法性理论、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信号理论等对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除了分开探讨环境规制和政府支持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还对环境规制、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研宄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现有研宄进行了相关述评。
第三章是现状和趋势分析。主要分析我国目前环境规制现状、政府支持现状以及创新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通过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解我国目前的情况,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为之后的研究铺垫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四章是关于环境规制、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机理分析。本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对环境规制、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机理研究,首先,分别对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机理分析,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及公众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机理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了博弈分析,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2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环境规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就关注到了环境问题,不管是基于代际理论角度,还是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国对于环境的治理方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阶段了解到环境治理结构的基本改变:第一个阶段是一元治理阶段,占主导作用的是政府的直接命令和管控等行政手段;第二个阶段是二元治理阶段,政府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同时发挥作用,第三个阶段则是多元治理阶段,这个阶段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中国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的早期,治理结构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者相互独立、相对统一。在整个环境治理体系中,企业会导致环境污染,由于环境的特征是公共属性和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作为公共利益受托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环境整治,以行政命令或经济治理的手段进行环境规制。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所谓的“政府失灵”的出现,又会促使以非营利性、公益性等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社会组织也加入到了环境治理体系中。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公众也越来越多地自愿加入到环境治理中,多主体环境治理的体系逐渐形成。
2.1.1.1正式环规制
正式环境规制的含义,学术界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最初,人们认为,环境规制是政府通过禁令等方式干预人们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企业和市场只能严格遵守其制定以及执行相应的环境标准。之后,环境规制的范围扩大了,一方面政府对环境资源利用进行直接千预,另一方面间接干预,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利用市场机制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规制的含义再次被修正,除了直接和间接干预外,自愿性环境规制也被加入到环境规制内。它主要是由企业自身或行业协会等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不是强制性的。
.........................
2.2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2.2.1环境规制对创新效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抑制论”:新古典主义学者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消费环境质量不具有排他性,企业保护环境,但是却要和他人共享环境保护的收益,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对追求利润具有强烈的热情,但对于环境保护却没那么大热情,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企业会为了寻求超额利润而拒绝保护环境。因此,政府不得不通过制定一些相应的环境政策以及通过征收企业排污费等方式去对企业进行约束,从而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这种环境规制的存在,会增加企业治理成本,使企业利润降低,研发投入被挤出,从而不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新古典经济学的“抑制论”主要是基于静态视角。
波特“双贏论”:波特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宄,于1995年指出,设计合理的环境规制,即使严格也可以激励创新并能部分其完企抵消遵循环境规制的成本,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这-观点的提出彻底推翻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宄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波特假说基于动态视角,认为适当的环境规制在提高企业环保意识进而收益的同时,可以使企业认识到自身资源缺乏效率,从而倒逼企业进行生产流程和工艺的改进,除此之外,环境规制还可以改变传统的竞争环境,这些因其而产生的创新效率将促进企业的生产力提升,从而抵消由环境治理带来的成本并且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有可能提高产业生产率。
.........................
第3章环境规制、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现状及趋势...........................31
3.1环境规制现状...........................31
3.1.1污染物排放情况...........................31
3.1.2环境污染治理情况...........................31
第4章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影响的作用机制........................44
4.1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分析........................44
4.1.1静态博弈分析........................44
4.1.2动态博弈分析........................44
第5章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57
5.1计量模型建立.....................57
5.2变量说明.....................57
第5章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5.1计量模型建立
基于上述文献研究的理论基础、经验假设分析以及博弈分析,可以看到:“波特假说”认为环境规制会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效率;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环境规制会负向影响企业创新效率,影响机制主要是以下形式:
.........................
第6章结论、建议与展望
6.1结论与建议
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层面连续五年的面板数据,并将其分为高技术型和低技术型两类并进行了回归,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分析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议。
总体样本情况如下:
正式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为倒“u”型,即适当的正式环境规制强度将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当超过某个临界点,将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效率提升。原因可能在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增加了污染治理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形成“倒逼机制”,企业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持利润率,不得不创新,但是环境规制强度过大时,给企业造成的成本过大,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进行研发投入,最终不利于企业创新。因此政府在进行正式环境规制时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缓慢提髙环境规制的强度,避免突破倒“U”型的拐点,对此,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且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服务体系,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创新效率转化。
非正式环境规制情况下,公众关注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为“U”型,说明公众关注度较低时,不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而当关注度较高时,则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这说明企业会将公众纳入到战略决策体系,企业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得到获得市场支持,就会在意社会公众的看法,去实现产品的绿色创新。媒体关注度则与企业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说明媒体对于企业环境污染关注度越低,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原因可能在于,媒体引起的社会舆论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可能会花费更多钱去进行危机公关,增加企业成本,挤出企业创新资金。因此政府应该适当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对于企业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例如对于公众监督和举报环境不合格企业的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制定关于新闻媒体对于企业环境方面报道的相关法律政策,让他们不要过度报道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负面新闻,尽量大事化小,以免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略)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