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有员工工伤工资怎么算?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载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有员工工伤工资怎么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员工工伤期间(停工留薪期)在12个月内工资待遇是不变的,由所在的单位发放相关的工资待遇。若是超个过了12个月,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部分不能自理等情况的,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由单位负责生活护理费。

相关内容:不属于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工伤保险条例》中对认定为工伤和视同为工伤的情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此同时也规定了一些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为工伤的情形。针对认定部门作出来的认定结果,当事人就可以结合这方面的规定看看是否准确。那其中不属于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什么是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工伤鉴定的基础,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基础上,才进行工伤鉴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及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应当认定为工伤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不属于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在看完了上述内容之后,大家应该也清楚不属于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了吧。申请进行工伤认定,除了用人单位有权外,作为受伤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也是有权提出申请的。但此时也要注意,申请认定的部门只能是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