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青少年心理的四大困境

2023年07月28日

- txt下载

  高二是凯凯生命最动荡的一年,他走出家庭,走进街头,又从街头被带进未成年人之家;最后一道关卡:法院,最是无奈,法官清楚原生家庭已帮不了孩子,孩子的未来怎办?
  但对旁观者而言,是再清楚不过的,不完整的家庭,不知如何求助的社会底层,弱势只会一代比一代恶化。
  ──王美玉《16:是谁让少年带着痛苦与惧怕走完他的人生?》
  心理咨询职业生涯15年,我在各场域都接过青少年来访者。他们会来,少数是主动求助,多数是师长机构转介,硬套个词统称“适应社会不良”。
  所谓的不良并非单指偏差行为,从我的角度概观,青少年的样子不是太乖(太合规、失去活力)就是太坏(冲动、叛逆、拒学)。现行教育制度里,除了读书上好学校,青少年没有别的原则遵循,所学与生活脱勾,让他们无所适从、无处可去。他们内在脆弱,没有资源可用,也很少被肯定,然而社会贴他们标签,认为他们抗压力差、缺乏情绪管理、不懂做人处事,实在是太不公平。
  2016年,媒体报导印度一群年轻人时兴跳火车的游戏。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在铁桥上排成一列,当火车鸣笛、眼看就要撞上时,这群孩子才一个个噗通跳下河,并在河里扬起手臂展示他们的勇敢。这些行为跟印度年轻人失业率创新高有关,年轻人处在失望中,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何在,便不顾生死求刺激,感受存在感。日本也是,以高中生为对象的漫画里,出现用生命为赌注的惊悚剧情,如《国王游戏》、《要听神明的话》,对照现实世界里的无趣,故事里死亡频传,才激起主角们的“求生意志”。
  青少年的困惑延伸至大学,开始变化。据我的观察,大学生精神面亲密匮乏和生命空虚,可能是自杀念头的基础;而技职校院学生则多困在经济面,在学期间打工赚学费、毕业后还助学贷款,穷忙使生命无暇思考,越来越缺乏选择。
  青少年时期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们开始承接、思考社会现实并做出反应,也开始面对角色压力,而心理层面却尚未成熟,他们的行为是调适社会的表现。如果理解新时代下的青少年四大困境,我们可能会发现,“适应不良”真的很常态。
  青少年心理四大困境
  考上好大学,就能进入大公司或政府机关工作,从此过着安心稳定的生活。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村上龙《工作大未来》
  过去只要努力,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天,但现在已大不相同,资本市场的价值就是“变”,连大人们也无所适从,人生除了读书、考上好学校、找好公司奉献工作、存钱节俭之外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可以怎么办,当然也无从传承青少年们。
  困境一:对未来的不安心理──大环境的低薪
  生活在社会中,心理安定与经济稳定是最基础的根基,然而现代社会却是工时长、薪水低、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大,阶级歧视、学历贬值、资讯过多及价值不确定。当生活无法掌握,成家立业遥遥无期,青少年对未来又怎会有期待及兴趣呢?
  困境二:依附关系不稳──家庭危机
  经济不稳定影响了养家者。无论是双薪家庭还是单亲父母,因工作长期缺席亲子关系,或者贫穷夫妻百事哀,婚姻冲突不断,父母自己都泥菩萨过江,当然无法给青少年足够的关注,让他们深埋对生活的不安、连结关系的匮乏。
  失能家庭的孩子会向外寻求补偿,以“人际圈”证明自己,以“谈恋爱”找替代关系;经济匮乏的孩子则早熟,以社会化面具强迫自己老练,以工作赚钱为唯一价值。然而向外补偿是盲目的,很多孩子压抑挫败咬牙前进,这是走在悬崖边的赌注。(另参考赵键斌〈“我想回去找爸爸,我怕他饿死”少年一再逃出收容所,只为见残障父亲〉)
  困境三:身心不平衡──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期的过渡,体格、性徵、内分泌及心理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各组织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由能力不足趋向功能健全,认知信念及世界观逐步形成。然而现代饮食过于精緻,加工品及添加物过多,导致身体早熟、月经提早,身体急遽长大,精神成长却没有同步,无思考训练也缺乏情绪教育,变成“小孩操作大人的身躯”。社会以为青少年准备好了,其实都还没有。
  困境四:心灵危机──缺乏自我认同及生涯定位
  生活稳定、关系支持、身体健康,是心灵成长的基本土壤。当基本条件不足,心灵成长就可能停滞。
  无论物质穷忙或精神空乏,青少年共同面对的,是未来没有希望,不知道要作什么。如心理学家Erikson所提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青少年要进行探索和体验,找出社会兴趣及生涯方向,但当他们缺乏基础(思考能力、亲密关系),只好随波逐流模仿他人角色,有人汲汲营营,有人死气沉沉。他们的危机是缺乏自己的故事,缺乏自我认同及生涯定位。有的青少年忍受孤寂许久,挫败也没有出口,生命会无意识以危险刺激唤醒存在感,例如割腕、跳火车、吸毒,以兴奋、痛苦感受活着。(另参考〈“技职青年的困境”:陈宣澍—我的高职同学们〉)。
  青少年的困境是层层相扣的局,他们缺乏关爱与引导,表达能力有限,不懂社会资源;太乖不抵抗的已丧失活力,太坏横冲直撞的则被贴标签。我们看到的种种迹象都只是结果,也太快认定他们是“适应社会不良”。当价值不断改变、大人不能引导、学习没有方向、内在缺乏自信,主体性没有养成,青少年只能瞎子摸象被动前进,别说过去社会强调的“青年四个大梦”[1],能避免恶梦就不错了。
  如何与青少年同在?大人可以作的是……
  关于青春期/青少年,过去我们是怎么度过的呢?虽曾徬徨少年时,却还不至这么动荡不安。如今时局真的不一样,不是表面所说机会是均等的,以为个人努力、观念正确就好,那只是极少数人的机运。青少年的过乖或过坏并不是适应不良,相反的,是努力适应下的结果,如同石缝中冒出的歪歪小草,不好看但生命仍强悍。我认为,面对这时代的青少年们,大人可以作的是:
  1.耐心地认识青少年
  青少年其实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可能连自己都觉得矛盾不成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层层限制下,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常弄巧成拙,在无法表达当下可能觉得麻烦而放弃,甚至在表达前就心浮气躁吵起来了。一个放弃学业想打工并与家人争吵的男孩,并不代表不听话、没有远见,只有深入了解后,才明白他是认为自己并非读书的料,而想尽快赚钱减轻家里负担。他的心意是好的,但不被大人辨识与认可,没有被引领到适合的方向。
  我们不能单从言行判断青少年,而要耐心地收集他们的经历、日常、背景,越仔细越能明白他们的肢体语言,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诉说什么。别被大人的身体骗了,他们还是孩子。认识他的能力或环境限制,再解读他的真正心意,告诉他“原来如此,你是这样想的吗?”电视《毕业生》系列短片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我很推荐。
  2.协助青少年发展“工作及成就”
  心理受过伤,内在缺乏自信的青少年,他们要怎么办呢?
  这样的孩子要寻找什么呢?真正的自己吗?不是。不是这种莫名的东西,而是赖以生存的武器,也就是未来的工作。可以不依靠任何人,独自一个人生存下去的工作。如果能找到,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渐渐明白与他人的距离感,学会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村上龙《工作大未来》
  工作最重要的部份,就是觉得自己很能干,有充实感、自信、荣耀及成就感,可以证明自己。辅导少年法院孩子多年的观护人卢苏伟也说“爱”与“成就”是维繫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两件事。当“爱”(指的是父母的爱)缺乏时,“成就”是可以先拉住他们的动力。工作及成就必须是“具体性”、“可操作”而不是抽象的,于是卢苏伟带少年学园的青少年们学习独轮车并挑战环岛,让“非行少年”变成“飞行少年”,这些证明让青少年回头确立自己的能力与信心。
  3.鼓励及允许青少年“保持好奇心”
  世局多变,唯一能确定的便是“自己的兴趣”,抱着好奇心享受生活。村上龙对“喜欢的事”是这样定义的:
  是一种“邂逅”的发生,喜欢的事物可能隐藏在电视、书里或某人说的话当中,突然之间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好奇心是愿意碰各种事物,在心中惦记着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事,不用刻意审视,当碰到它时就会觉察“这就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要这样就够了。在这世上有无以数计的学问、工作、表演、技术,正等着与自己邂逅,有朝一日一定会找到的。
  许多青少年其实都累积了不少能量,若有好奇心作前导,找到兴趣投注精力,乐在其中、愿意投入,就有学习的动力度过困境,是长大后独立生存很重要的心理要素。实际的作法可参考颜圣紘所写的观察《为什么学生对什么都没兴趣》,进一步协助青少年。他认为高中生/青少年(1)“他们从小就产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没有被好好对待”,可能是因为自己缺乏对兴趣的察觉,也可能来自于周围的忽视与压力。(2)“缺乏专注与耐性”,虽然对某些事物有兴趣,但都是浅尝即止,根本不清楚什么叫做“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完整做完与做好”,因为他们从小到大,无论是自己的事、家事、学校中的学习,还有与社会的连结,几乎都是片段破碎的。(3)“缺乏兴趣与专业的连结”,实际上,很多学生是可以说出自己“想做的事”,例如“逛街”或“旅行”,他们或许也看过一些“逛街和旅行达人”的事蹟,但是并不知道要成为“达人”所需要的专业是什么,也不懂得看门道。
  好奇心可以说是主体性的一种,我们靠着它掌握生活,但有一种类型需要大人协助──“觉得作什么都麻烦,总是感觉无力无心或只喜欢睡觉的青少年。”这类型很可能是成长中因为师长、父母或欺负他的同学长期给予挫败,剥夺了他的动力和精力。他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专业协助,重拾被剥夺的好奇心,回到原本就有的希望状态。
  心理不安的时代
  我们的社会不太教导读书以外的事,阶级分别又太明显,如工地师傅就容易被用刻板印象瞧不起,而不像日本以“匠人”敬之。这些潜规则被青少年吸收,错误使用,也看轻自己。入社会后的青少年几乎都靠自己摸索生存,然而所谓的“靠自己”是需要许多条件支持的:生活稳定、关系支持、教育引导都很重要。当基本条件足够再要求青少年自己的责任,才能相辅相成。
  而作为后援的父母其实也需要再教育与协助,因为父母也被资本社会影响,父母穷忙没有时间,或者父母不成熟、不了解自己,就将很难发挥他们的关系支持及教养权力。
  人是生活在系统中的,了解一个人不会只从单一角度,而是将生存条件、家庭关系和社会价值一併考虑进来,青少年是这样,他们的父母也是,我们也是。不要过早判断青少年,多给彼此机会,互相协助,共同面对这心理不安的时代。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