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京华烟云》接受史研究

2023年10月16日

- txt下载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研究,《京华烟云》的接受史,是其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史。小说出版之初,中外读者对它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外国读者将这部小说视为瑰宝,中国读者则认为这部小说平平无奇。1949 到 1987 年,《京华烟云》在中国大陆遭到冷藏,却在中国台湾地区开花结果,不仅有了新的译本,而且有了改编电视剧,极大促进了小说的接受与传播。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随着林语堂文学地位的提高,《京华烟云》确立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地位,被学者广泛评议,被读者热烈追捧,被影视创作者积极改编。可当经典地位确立之后,对《京华烟云》的接受是否还能保持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其跨媒介的传播与改编究竟是对原著意义的增值还是消解?这将是我们需要继续观察并思考的问题。
第 1 章 外热内冷——Moment in Peking 的初期接受状态
1.1 洛阳纸贵:Moment in Peking 的海外发行与传播
Moment in Peking 出版之后,很快便入选“每月读书会”12 月特别推荐书目,短短半年之间即行销五万册,《时代周刊》评论称:“《京华烟云》 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经典之作。”[37]此书陆续被译为德文、法文、西文、葡文等多国语言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至于小说获得广大西方读者青睐的理由,我们可以从以下书评中可见一斑(以下外文书评均为笔者翻译):
1939 年 12 月,美国 Nation 周刊上登载了 LOUIS B. SALOMON 的题为Chinese Tapestry 的书评,这篇书评充分肯定了 Moment in Peking 全景式展现中国人生活的艺术成就:“百折不挠的林语堂绘制了一张瑰丽多彩、细致入微的中国人的生活画卷,这幅画卷从义和团运动开始至抗日战争爆发结束,用 800页左右的篇幅将六个紧密联系家族(包括他们的仆人)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悉数呈现……没有哪部描写中国的英文小说可以像这部小说一样做到如此全景式的展现以及让人身临其境的细节刻画。”
1940 年 6 月,文史类杂志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登载了 Earl Cranston对小说 Moment in Peking 的评论,这篇评论虽然篇幅不长,却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感情基调和道家文化内涵,给予了这部小说高度评价:“这本书将会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人民物质和精神双重朝圣之旅的象征而永存。”
1943 年,Kathryn Mansell 在文章 Awareness through Reading 中,指出了当时学生普遍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现象,并将 Moment in Peking 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向美国青少年读者推荐。作者还附上了一则美国学生对Moment in Peking 的评论:“我嫉妒中国人的时空观,我们争分夺秒地做完一项工作再迅速去做另一项工作,仿佛时间稍纵即逝,而中国人似乎可以忘却时间,因此他们的生活便会安逸和谐。我们从《京华烟云》中强烈感受到,也许是中国的古老,造就了中国人一种生命永恒的时空观。”[40]足以体现小说彰显的古老中国对美国读者的强大吸引力。
..............................
1.2 差强人意的汉译本:《瞬息京华》与《京华烟云》
1939 年,上海别发洋行(Kelly & Walsh)印发了中国特别授权本 Moment inPeking,将这部小说引进了中国,由于是英文原版,有能力阅读的中国读者数量也就较少,且读者的身份主要是文人学者。
他们对 Moment in Peking 的评价总体较海外更为中肯。由于中国学者较之西方读者对本书少了一层陌生化的滤镜,使得中国学者对此书不是一味地夸赞,而是更为客观、冷静地去评论这部小说的优点和缺点,1939 年,全增嘏以与女性朋友对话的形式发表了对此书的评论,他在承认自己喜欢这本书的同时也指出了这本书的缺点,还分析了这本书能在西方畅销的原因,认为全书对于中国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宣传抗战的社会作用。他在评论中说:“老实说,我两夜不寐地去看这本书,别的小说我是不肯这样做的。”[47]但也正因为这样地投入,也发现了作品中“至少半打错误”[48],例如林语堂将国民政府的部长等同于古代六部的郎中,事实上应该是尚书,“郎中只是各部的司长罢了”[49];“作者说天坛山在道家神话内是一个神圣之处,其实天坛山即佛教天坛宗之出源地”[50];“作者(林语堂)说一九一五年某医生以 Insulin 治疗糖尿症,其实这药名在差不多十年后才在医书上出现”[51]……除了知识上的错误外,全增嘏称:“林语堂这本书在中国人的眼光看来,没有什么新奇的贡献,没有看过中国小说的西方读者当然会珍视它,熊式一的王宝钏也是如此,那本书内有许多平凡的剧台技巧,但是英国观众却大大地欢迎他,理由不外乎物以稀为贵罢了。”
1940 年 3 月周黎庵的《关于<瞬息京华>》也对《瞬息京华》(英文版)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剖析。文章分为“书之略述”“书之评论”“书之价值”“书之错误”“书之翻译”五个部分。在“书之评论”中,周黎庵这样总体评价林语堂与《瞬息京华》:“正和我们不能以巴金为中国小说别创一格的宗师一样,林语堂的作品,也不能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一纪元,显然地,他既不能在中国小说中别创一种格调,也不能从西洋小说中取来开辟中国新的园地……就我私衷来说,这本书并不能算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这是林语堂个人主义的产物,而林语堂也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正和中国文学史上沈三白、屠赤水之流不能称为伟大一样。”[53]但同时,周黎庵也承认“(《瞬息京华》)不失为一部佳作。八百余面的巨制能使读者破费了三四夜的工夫把它一口气读完,不肯中途而废,这是林语堂的魔力,这种魔力,在中国近代小说家中便是少有。”
...............................
第 2 章 爱屋及乌——林语堂魅力下《京华烟云》的接受
2.1 作为文化小说:林语堂研究中的《京华烟云》
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开始对曾经被批判的林语堂《论语》时期的散文进行重新评价,同时也对以前关注较少的林语堂生平及其海外著述进行探索挖掘,《京华烟云》由此重新受到了关注。
首先对《京华烟云》关注的是林语堂的研究者,他们将《京华烟云》视为一部文化小说,认为这部小说是林语堂文化思想的载体,是研究林语堂其人的补充资料。1984 年万平近在详细介绍林语堂生平的文章《林语堂生活之路——兼评林语堂的<八十自叙>》中,简要介绍了《京华烟云》的创作过程、主要内容和出版情况,以此作为林语堂的生平经历之一,但当时作者未对文本内容有更详细的阐释。到了 1987 年 3 月,万平近在论著《林语堂论》中专辟一章“一部颇为奇特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详细评介了《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目的是说明林语堂的小说成就。(笔者注:根据文章中“鉴于《京华烟云》这部小说在大陆已不多见”[87],而且作者参考的是 1946 年版的郑译本,可以判断《林语堂论》虽在 87 版《京华烟云》之后一个月出版,但撰写时间是在小说出版之前。)文章一反三十年代周黎庵“《瞬息京华》=《红楼梦》+庄子+其他,庄子是血肉和精神所寄”的论调,作者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道家代表姚思安、姚木兰的行为与庄子思想的出入,以及小说中出现多次的梦境描写,认为小说中处处体现的神秘莫测的宿命思想并非真正的庄子哲学,“如果拨开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散布的庄子哲学的迷雾,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就不难看出这部小说所提出和试图解答的仍然是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和我国‘五四’以来许多新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人生问题……小说通过许多人物,特别是青年妇女的生活境遇的描绘,实际发出了‘人生啊!人生’的慨叹。”
..............................
2.2 作为外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 的汉译本研究
由于 Moment in Peking 的原著是英文,大多数中国读者对它的接受只能依靠汉语译本,因此原著和译本需要互相成就,原著只有依靠优质的汉译本才能真正为本土读者所接受,译本需要借助林语堂的光环和原著的文化魅力才能真正流传后世。事实上,自林语堂 Moment in Peking 出版之日起,中国的作家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和对译本的研究工作就在不断进行着,除了本文第 2章介绍过的四十年代的若干节译本、郑应合译本,70 年代完成,80 年代在大陆出版的张译本,这些译本在出版之初就已经有相关的评论文章出现,指出译本的优缺点。到了 1991 年,郁达夫之子郁飞翻译的全译本《瞬息京华》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至此,现有的 Moment in Peking 汉译本全部出现。此后,研究者对 Moment in Peking 汉译本的综合性评述和译本的对比分析逐渐丰富并走向完善。
上文说过,1987 年修订过的张译本《京华烟云》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学者和普通读者的热切关注。此书伴随着“林语堂热”的风潮,再加上郑译本的沉寂,几乎成了当时 Moment in Peking 的唯一汉译本,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1989 年,舒启全发表文章《貌似神合,惟妙惟肖——评张振玉译<京华烟云>》对张译本《京华烟云》给予了高度评价,毫不吝惜夸奖之词,认为张振玉抛弃林语堂最初确定的题目“瞬息京华”而选择“京华烟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并且列举了许多文本细节说明张振玉在内容的翻译上“译得色调鲜明,形象入微,活灵活现,传神入化。”[119]1991 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宫以斯帖的硕士论文《林语堂<京华烟云>(张译本)之研究》也认为张译本是“忠实之翻译,不朽之诠释”[120]。
........................
第 3 章 多重演绎——《京华烟云》的影视化改编............................ 64
3.1 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台湾版的增删式改编........................ 65
3.2 繁华尽现的京俗长卷:央视版的取材式改编........................ 69
3.3 不伦不类的情感闹剧:云视版的重写式改编........................ 73
第 3 章 多重演绎——《京华烟云》的影视化改编
3.1 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台湾版的增删式改编
台湾电视剧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封锁后于八十年代开始呈现出商品化、类型化的倾向,出现了一系列满足大众文化诉求和审美趣味的作品,以言情剧、武侠剧和古装剧为主要类型[147]。1987 年 11 月 2 日,台湾当局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两岸长期以来的隔绝状态,中国大陆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的法规和政策,为之后两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台湾版《京华烟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与两岸观众见面的。
这部电视剧由李英、任建青导演,赵雅芝、欧阳龙、李丽凤主演,1988 年上映,获得当年收视率冠军,次年获得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钟奖“最佳戏剧作品”奖,桂姐饰演者李丽凤获得“最佳女主角”,赵雅芝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足见观众对其的喜爱程度。万平近评价《京华烟云》的原著和电视剧是“各有特色的民族正气之歌”[148]张先瑞在《文艺评论》上发表文章称:“电视剧《京华烟云》改编得很好,它对一些人和事的增删,使故事的线索更加集中,矛盾冲突更加剧烈,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的感受也更深切。”[149]由此看来,台湾版《京华烟云》取得了普通观众和专家学者的双重肯定,这有赖于改编者在进行从文字到影像的转码过程中不仅成功还原了原著中的关键人物、情节和场景,而且又通过增删情节突出了原著博大深沉的家国情怀,弱化了原著中浓厚的“对外讲中”意味,从而达到了忠实原著与发展创新,精英视角与大众审美的平衡,上演了一出回肠荡气的时代悲歌。
........................
结语
《京华烟云》自出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时间,从在西方的备受追捧到回祖国之后的饱受争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无人问津到九十年代跻身现代文学经典行列,其接受命运可谓是跌宕起伏,而它八十余年来的接受与传播,不仅是一个输出作者思想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生成新意义的过程。
《京华烟云》的接受史,是其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史。小说出版之初,中外读者对它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外国读者将这部小说视为瑰宝,中国读者则认为这部小说平平无奇。1949 到 1987 年,《京华烟云》在中国大陆遭到冷藏,却在中国台湾地区开花结果,不仅有了新的译本,而且有了改编电视剧,极大促进了小说的接受与传播。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随着林语堂文学地位的提高,《京华烟云》确立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地位,被学者广泛评议,被读者热烈追捧,被影视创作者积极改编。可当经典地位确立之后,对《京华烟云》的接受是否还能保持百花齐放的状态,而其跨媒介的传播与改编究竟是对原著意义的增值还是消解?这将是我们需要继续观察并思考的问题。
《京华烟云》的接受史,还是其艺术风格的阐释史。八十年来,接受者对这部小说的文本阐释从最初对道家文化和“红楼”风格的剖析,到八十年代基于林语堂政治立场的批判口吻,再到今天从文化内涵角度的多维阐释、从译本分析角度的跨文化研究,并将其置于比较文学的视野发掘这部小说更为独特的意义,我们可以看见接受者对小说风格形态的认识越来越趋向多样和立体。陈文忠说:“艺术风格是个人与时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直接体现,接受者对艺术风格的理解和阐释、提倡和强调,同样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169]《京华烟云》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常读常新,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所构筑的宏伟博大的艺术世界,更是中国社会在这八十年里发生的沧桑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发生的变化共同投射到这一部文学作品上的结果。
参考文献(略)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