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剖析

2023年11月14日

- txt下载

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剖析


李天福
吉林工商学院  130507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生物学专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出现了“就业难”和“招人难”的现象。所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现状,结合高等院校教育的实际,对高等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生物工程;大学生;就业困难;对策研究
生物工程学是一门综合了微生物、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发展而成。由于以清华、北大等几所重点大学为代表的短暂生物热,全国重点大学涌现出大量生物工程专业。从1999年的大学生入学人数到今天,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毕业。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生物工程人才“供大于求”的现状导致了暂时的结构性就业局面。因此,分析当前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助于解决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就业的自信心。
1.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中国生物工程产业现状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第一个原因与我国生物工程产业的整体形势密不可分。近二十年来,啤酒、酱油等发酵产品的生产以传统产品为主,技术创新进展缓慢。目前,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需要利用高性价比的生物工程技术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以适应高质量、低成本的激烈竞争。但总体来说,发展方向还是以实验室建设为主,建设周期长、故障率高。企业只对快速发展的、已经成熟的项目感兴趣,而对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因此,中国的生物工业是一个很小的、很难进行重组的行业。对高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数量减少,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生物工程学校的办学方向限制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
生物工程专业知识面广,有较好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好的动手能力。各大学应结合自身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大学生选择适宜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大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生物工程学专业,但人才的培养目标还不明确,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学生的学习特征不符,使得一些学校的学生就业困难,跟不上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浪费了大学时间,大大限制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
2.提升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2.1立足就业市场,确定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取决于市场需求,所以生物工程是一个比较强的工科专业。理论上,只要有生物产业,市场上就应该有毕业生的需求。然而,随着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另外,学生就业基本集中在学校周边。因此,高校要针对周边企业,特别是本地区生物专业企业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选择教材和设置课程。例如,在食品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地区,当地高校需要结合食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和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学科,切实有效地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2.2根据专业特点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生物工程是有机体的创造和设计,它是将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等不同层次的生物体,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结合工程学科应用的新概念,生产多种有益于人类的生物产品。所以生物工程学科的应用性很强。高校要结合这一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开设开放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和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实践能力建设,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
生物工程专业还要求专业知识应用广泛、应用性强、科研能力高。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都是本专业的下属技术岗位,内容一般都是单调的技术辅助,工资待遇较低。薪资水平较高的岗位主要是生物工程师,对学历和能力要求高。所以在学习上,高校要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环境和条件。近年来考研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相对容易,所以高校要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提高个人能力。
2.3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合生物企业的人才
产学研教育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是解决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符合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规律,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共同趋势。“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很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并且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具有较高的国际认可度。所以要利用好社会和企业这个大课堂,与社会建立各种联系,让学生在与生物企业的结合中体验生物企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而学习和规划自己。金伟根等人认为,建设综合实习基地的原则和措施是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创造互补的实习学习环境,创造条件,创造准生产模式。
另外,高校可以和科研单位交流,鼓励学生到科研单位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还可以增加与科研、发明创造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科技创新项目申报。高校也可以重点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招收和培养优秀学生,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这样既弥补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又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因此,高校应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合生物企业的人才。
2.4加强创业教育,培养生物创新创业人才
高校不仅要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更要培养能创造岗位的创新型人才。学校需要倡导以服务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引领现代消费理念,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基础,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学生就业择业、创业,建立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平台。比尔•盖茨预测下一个世界首富应该来自生物产业。可见,生物板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也应抓住这一机遇,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将创业与专业和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使学校和社会提供的知识、独特的专业技能、商业信息和商业条件,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结语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政策,就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其未来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并妥善处理好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既能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又能改善教育体制,提升大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世虹.当代就业发展趋势对生物化学专业学生求职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0,(19):31-32.
[2]陈颐辉,吴燕,王旭云,陈琼.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8):190-191+194.
[3]张颖. 浅析生物师范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劳动保障世界,2020,(12):14.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