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的症状与防治

2023年10月23日

- txt下载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特点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鹅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鹅、雏鸭、火鸡,多发生于2~7 周龄,其特征是引起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由于本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高,鹅群一旦发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在长期诊疗中发现,近年来本地鹅场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3 天,有时可达1 星期。**急性病例通常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多见于2 周龄的雏鹅,病程一般为1~3 天。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离群,不愿走动,甚至伏卧不起,垂翅、衰弱、昏睡、咳嗽、打喷嚏。病鹅眼、鼻分泌物增多,眼有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使眼眶周围的羽毛粘连,甚至脱落,鼻内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分泌物凝结后堵塞鼻孔,使患鹅表现呼吸困难。少数病例可见鼻窦明显肿大,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鹅腹胀。部分患鹅缩颈或以嘴抵地,濒死时神经症状明显,如头颈震颤,摇头或点头,出现角弓反张,尾部摇摆,抽搐而死。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诊断


染色镜检,可取鹅脑、肝、脾组织或心血、心包液涂片,瑞氏染色后进行形态检查,如发现两极着色的小杆菌可进行诊断。分离培养,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在5%~10%的二氧化碳条件下,37℃培养48 小时,可生长出直径1~2 毫米,圆形、光滑、突起的奶油状菌落。血清学诊断,可用快速玻板凝集试验或琼脂扩散等试验进行鉴定诊断。
大肠杆菌病,病鹅常以肝脏肿大、出血和脑壳出血,以及坏死灶为特征。本病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镜检时,大肠杆菌较大,大小不一致,而本病原呈卵圆形小杆菌,比较均一。本病原不能在麦康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巴氏杆菌能引起各种日龄的鹅发病,青年鹅和成年鹅发病率比幼年鹅高,而本病原仅引起7 周龄以内的鹅发病,7 周龄以上者很少发病。巴氏杆菌病以肝脏呈灰白色坏死灶和心冠脂肪出血为特征,而本病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
雏鹅传染性浆膜炎防治


减少鹅群应激,适当调整鹅群的饲养密度,注意控制鹅棚内的温度、湿度,尤其是夏天炎热季节,做好雏鹅的防湿和通风工作。将雏鹅转舍、舍内迁至舍外以及下塘饲养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减少运输和驱赶等应激因素对鹅群的影响。确保营养全面,喂以优质全价的饲料,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保证能满足其生长需要量,以增强雏鹅的体质。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不同批次、日龄的鹅不能混养在一起。
做好免疫工作,可选用适合本地区的传染性浆膜炎疫苗进行免疫,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制备自价苗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做好其他疾病如鹅副粘病毒、禽流感等疫苗的接种和防治,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在雏鹅生产时定期使用高敏感药物进行冲击式给药,或在疫病流行时添加敏感抗生素药物,以达到控制流行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笔者在本地区分离了多个发病场的病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病原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高敏,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不敏感。在临床用药时,笔者常使用头孢噻呋对病鹅进行注射,同时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