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经济研究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摘要:在当前的 经济 学 研究 中,数学工具的 应用 越来越普遍,然而其中存在的 问题 也越来越严重和普遍。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经常存在滥用数学、假用数学、错用数学和误用数学等问题,这类问题又常常是低级错误。只有本着老老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把 历史 逻辑和现实逻辑放在数理逻辑之上,才能最终消除上述问题,才能使科研成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 科学 的推敲。
  关键词:经济研究;数学工具;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数理逻辑
 
  
  一、 影响 区域创新体系要素耦合的制约因素
  
  1.产业集群自组织 发展 的障碍
  我国产业集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1)产业链不长,产品仍处于低端水平。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鞋业、家具等。这些产业对 企业 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进入壁垒低,且使用的是低技术,但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然而,这些集群由于缺少必要的规模,技术整体难以升级,只能生产一些低档产品,难以形成品牌定位;同时,由于集群内相关企业之间业务关联和技术关联并不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很难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机制,也阻碍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
  (2)知识流动与扩散的半经狭小。 一方面,我国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与扩散的创新不足。大学及科研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创新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存在外部不经济,从而抑制了创新的产生。产业集群内存在大量通过模仿与 学习 ,一项新的技术或者产品的问世,很快便会由集群内其他生产者进行模仿而广为传播。这种只“模仿”不创新的活动,不仅加大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削弱了集群竞争力,而且还会使创新能力越来越削弱。
  (3)集群内部公共品供应不足,中介服务有待建立与完善。 目前 我国整个 社会 的基础设施平均化水平较低,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是解决企业群所需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重要途径,需要中介组织引导集群内企业共同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但我国集群企业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已有的一些中介服务既不规范也不完善,不能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在混乱的秩序下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说,现有中介服务机构功能单一,在咨询服务方面提供显得尤为薄弱。
  
  2.地方行政区划的空间壁垒
  新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往往突破国家或政区的边界,而按照区域的竞争力在不同的层次上重新整合,并以这些新组合的地域单元,推进更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也不再按照传统的行政划分而分工。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是超越行政区划分范围的经济区,是跨区域的经济分工和合作,是跨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然而,这种跨区域的创新体系的合作与建设毕竟还是少量的,总体上还是以行政区域单位为单元,从各个行政区的政策、资源等各方面探讨区域创新的工作。
  在我国单纯以行政区域的划分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限制了资源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连贯性,极可能因此而割断了地缘上的联系,也因此可能出现产业结构的高度类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3. 科技 创新特色不突出
  任何一个区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地源条件,尤其是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沉淀,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能脱离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不论是从区域创新目标还是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正在建设的区域创新体系,把较多精力投入到区域技术创新方面,而且这种措施往往陷入公式化,缺乏区域特色,尤其是缺乏针对社会和制度创新的创新思想和政策。
  
  4.科技投入有限
  地方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增长较慢,基础研究相对薄弱。2000年开始,中央逐渐加大了财政投入,从2000年到2004年,年平均增长近19%,而地方政府的投入在近三年内虽有增长,但四年来平均增长却只有15%左右,明显低于中央的投入水平。各地财政科技拨款总体水平低,占各地财政的百分比不超过4%,有的甚至低于1%,且各地的财政投入水平差距较大:2003年和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苏、浙三地的财政投入都在200亿元左右,而有的地区则不到10亿。较低的地区财政科技投入成为地方科技发展的瓶颈之一,进而阻碍了RIS的构建与发展。[4]
  
 二、推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路
  
  1.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