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重提经济史学科研究对象的问题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中国 经济 史学科的建设,需要理论的 指导 。事实是,这门学科的任何一次较为重要的进步,都是以理论的开拓为先导的。在中国经济史学科取得巨大成就,面临如何深入的今天,加强理论的研究,已成为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系到学科发展的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研究对象的有关理论。如研究中国商品经济史时,讨论有关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理论;研究中国封建 社会 经济史时,讨论有关封建主义经济的理论;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时,讨论有关土地制度的理论,如此等等。另一类是学科本身的有关理论。诸如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对象、任务、社会功能、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叙述方法、 历史 等等。前一类属于 经济学 的一般理论,或广义 政治 经济学。后一类属于本学科的专门理论,或中国经济史的学科理论。本文仅就后一种学科理论中的对象问题谈点意见。
从50年代起,关于经济史学科研究对象的讨论,时断时续,步步前进。其中的分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对象的横断方面,即研究的面有多宽。30多年的讨论,基本上是限于这个方面。在50年代,对此有3种见解。①生产关系。①②生产关系为主、生产力为次或生产方式。②③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统一、发展过程。③有人说:“五十年代,曾有一场关于经济史研究对象的讨论,认为经济史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不应包括生产力。这显然受当时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④这种概括,就其对国内50年代的讨论情况而言,没有全面包括上述3种意见,以致给人一个错觉,似乎经济史学科应研究生产力的观点是后来才提出的;就其受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而言,也不尽合乎实际。在苏联,从30年代到50年代,对经济史学科对象的提法也是多样的。占主导地位的,其著作后来有中译本,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是梁士琴科和琼图洛夫的观点。他们认为:国民经济史“乃是研究生产的发展,研究数十世纪以来生产方式的新旧更替,研究生产力与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⑤“国民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对象是研究生产,研究它在许多世纪内依次更替的生产方式的发展,研究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态中的生产力的发展”。⑥看来,他们很重视对生产力发展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生产关系。
进入80年代,关于经济史研究对象的见解纷呈。值得注意的新提法有3种。①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⑦②既不是生产关系,又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方式,而是社会经济结构或全部社会经济的总和,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包括各部门、各产业、
-------------------
① 孙健:《国民经济史的对象、方法和任务》,《经济研究》1957年第2期.
② 李运元:《试论国民经济的研究对象》,《经济研究》,1957年第6期。邵敬勋:《国民经济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东北人大学报》1957年第4期。
③ 赵德馨:《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53页。
④ 吴承明:《关于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意见》,《晋阳学刊》1982年第l期。
⑤ 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中译本第l卷第5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
⑥ 琼图洛夫:《外国经济史》中译本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10月出版。
⑦ 傅筑夫:《进一步加强经济史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诸如各种产业结构、经济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品结构和进出口产品结构,赋税结构、 金融 政策结构、阶级结构。①③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反映这两者的适合或不适合,就是经济史的全部内容。不讲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就无规律可言了。不讲生产力,经济史就变成抽象的历史,经济史就愈讲愈空。②
二是对象的纵向方面,即研究的时限有多长。中国经济史研究对象的时间界限,上起远古或原始社会,可以说是一致的认识。至于下限,实际上早有不同见解。1958年,我们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有人认为这不属于经济史学科的范围。这种观点见之于文字,是近十年内的事。有一位著名的中国经济史学者给“中国经济史(Chinese economic history)下的定义是:“中国自远古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③在这个定义中,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按照这种观点,研究这段历史,能否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或“中国现代经济史”,是否属于中国经济史学科范围之列,便也成为值得斟酌的了。另一些人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应当是研究的重点或重点之一,应当是今后的主攻方向。④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一些人,


---------------------
①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上《绪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② 吴承明:《关于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意见》,《晋阳学刊》1982年第l期。许涤新:《(中国 资本主义 发展史)总序》。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l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5页。
③ 吴承明:《中国经济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1页。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四卷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事情,对资本主义经济的 社会主义 改造。
④ 梁秀峰:《经济史研究应重点深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l期。

在实践中已经将他们的著作的下限写到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结束之年)①或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②个别的写到了1988年,即成书的前一年。③
从上述分歧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史学科对象这个理论问题,是怎样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与前进方向,关系着这门学科研究的实践。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是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了学科对象问题的研究步步深入,为了使讨论取得有效的成果,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实践,注意以下几点或许是有益的。
(一)从对实践的分析中抽象出理论,并以实践 检验 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50年代的讨论中,除个别人有著作,可以从其著作即实践中检验其理论主张外,多数人没有论著,缺乏以其实践检验其理论的条件。那时的有些文章,因为无实践的体会或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作基础,显得议论空泛,讨论也限于概念之争。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科学对象这个问题来说,与50年代比,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其中之一是大多数立论者不仅有对对象的理论说明,而且亲身实践,写出著作,他们的著作理应是他们的理论主张付诸实践的产物与范本。这样,作者从实践中会对研究对象有新的体会,读者可以对其著作进行具体的分析。
-----------------------
① 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宗植,张寿彭编:《中国现代经济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高等 教育 出版社1988年版。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 陈昌智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严中平先生多年强调经济史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科,并以此指导由他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1987年书成,他在“编辑说明”中写道:“本书原想写成体系完整、内容全面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