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中国经济的淤积效应

2023年09月25日

- txt下载

关键词: 中国 经济 淤积效应 三农
简介:当今 社会 的繁荣是奠定在农民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的,形成的财富却绝大多数流向了城市房地产、公共工程和大型重 工业 。巨量资本沉淀导致的淤积效应损耗了国民经济的潜力,抑制了社会 发展 的生机。通过落实农民的公民法权和社会财富主体的收益权,使 农村 经济从内部纳入 现代 社会的代谢机制,是克服国民经济“偏枯”状态、使我们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唯一出路。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以后,对三农 问题 的关注多了起来,政府也开始在人的基本生存权力、国民法权落实、社会公平与正义、宏观国民经济发展等层面上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表现出来的 理论 水平和忧患意识与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三农还依然被作为一个类同于 金融 风险、城镇工人失业、国营 企业 亏损等等的局部性问题来讨论,因而对这个问题的本质和严峻性依然认识不足。
我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全局性问题,它已构成了对社会发展的宿命性限制。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 目前 所经历的经济繁荣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般一场春梦。且不说由三农问题引致的、早已初现端倪的社会 政治 和文化问题,就是单从经济角度,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看,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没有购买力,工业就失去了内生性成长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我们民族在国际经济角逐中就失去了从容回旋的余地。
现在的问题是,农村的边缘化使城市成了失去依托的被隔离的孤岛,遂致国民经济因为缺乏良性循环与代谢机制而内虚外热,半身不遂。为了释放因外贸顺差积聚的压力,为了缓解因需求乏力而形成的滞涨,政府不得不仰赖凯恩斯主义的强心针疗法,注巨资于房地产及道路桥梁等公共工程,导致地价超越了经济实际发展水平,企业资产值居高不下,产销脱节,巨量现金沉淀为无效或惰性资产,从而加大了早已存在的金融风险;为了护盘,为了拉动需求,在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无情 规律 面前,政府又不得不加大财政扩张的力度,结果在短暂见效后总是重新陷入积重难返的滞涨泥沼。这样恶性循环,使国民经济(实际上是城市经济)成了淤积严重的水库,海拔水位高但实际容量并不大,表面上却波涛汹涌,时刻有决坝溢岸之忧,政府不得不再耗费巨额成本用于堵漏通淤(今年政府向中国和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就是如此无奈之举)。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也就陷入了一放就过、一统就死的怪圈。
下面就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代谢流程与机制的描述,来说明存在于国民经济中的淤积效应,进而 分析 、讨论它的成因、危害和解决的紧迫性。我的观点是,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广大农村被隔离在了国民经济体能量循环的主流之外,使我们的国民经济成了淤积严重的高损耗型通胀经济,成了当占绝大多数的国民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已出现大面积生产过剩的“小老人”经济,从而走上高度依赖外贸进出口的不归路。
一 我国经济的淤积效应及其成因
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已经成了一种“外向型”经济:外贸和外资是维持经济运行之“大周天”的主要动力——它的能量源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政府施加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托、以房地产为切入点的“小周天”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动力轮——它的能量源是财政和国有银行掌控的货币。请看下图:
当然,这个图示过于简化,它只是描述了经济循环的动脉系统,而没有涉及更加复杂的静脉和毛细血管 网络 ,但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⑴整个国民经济大进大出,高度依赖外资外贸。廉价劳动力通过商品交易进入发达国家获得增值,巨额入超灌溉着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企业,在这一特定领域焕发了蓬勃生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着能源;国际资本与国内廉价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引导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潮流,从前端拉动着经济系统的运转。
⑵农业是纯粹被榨取的对象,农业的廉价劳动力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无论是数量众多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还是政府的房地产项目、公共工程,都建立在对农民工廉价劳动的剥夺上。农村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和生活方式失去了任何意义,它被资本的潮流裹挟而去;农民变得一无所有了,没有了根基,没有了前途,甚至没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只能半是向往、半是无奈地等待着进入资本生产要素的储备库。
⑶非进出口型的国营、民营中小企业被排挤在经济循环的主流之外,与此相关,城镇大众的消费能力与房地产、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相脱节。
⑷热钱体外循环,必然导致严重沉淀。主流资本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与劳动力结合产生利润;而是进入房地产领域,与权力相结合生产超额地租。银行投资方向单一,金融风险难以克服。
⑸高科研与产业脱节。除了杀出重围的个别企业外,占据社会存量资产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丧失了通过技术创新自振生机的机会,它们已经因为脱离于经济循环的主流之外而极度萎缩,在生存竞争的战场上实际上已被驱逐出场,如果不通过产权改革为之嫁接新的生长机制,则所谓振兴老工业基地不过是一相情愿的痴人之想。(国营企业这个病人已被耽误得太久,现在不是能否搞活的问题,而是是否值得使用昂贵的药物延缓时日)
这种宏观体制使几乎所有能量都向同一个方向集中,导致国民经济的局部领域骤升高温(具体说来,即房地产和重工业领域),从而生产过剩,资本大量沉淀,产生恶性循环的淤积效应。这种淤积效应最终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或国民经济的长期滞涨。具体说来,它产生的机理和过程如下:
1外贸逆差和巨额外资的进入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下,不升值将导致利益外流,而升值则会削弱外贸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弄不好会动摇全局。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增发货币舒缓这种压力。当初出于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这些增量货币基本投向了房地产、公共工程领域,导致地价的迅速飙升,在1989年前后迅速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90年代初期政府收紧银根,结果一统就死,前期积淀的巨量资本得不到消化,出现了长期滞涨的局面;从90年代末开始,在货币政策基本失效的情况下,政府祭出了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扩张疗法,希望借助所谓“支出乘数”和“加速系数”拉动经济增长。在地方利益和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激励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投资热潮,地价扶摇直上,终至创造出跻攀欧美百年强国的地价奇迹。特别是2003年,为了克服“非典”造成的消极 影响 ,拉动沉寂多年的需求,各地纷纷烧钱增温,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5117.9亿元,比2002年增长26.7%,其中1-8月份,为22364.60亿,后4个月为32753.3亿元,占全年的59.4%。进入2004年更是势头惊人,1-2月份同比增长率已达53%,其中地方投资同比增长64.9%。于此相关的钢铁、水泥等重工业也迅速升温,烧得发烫。中央政府迫不得已,再一次“拉闸限电”。早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金融领域的改革迟迟不能摆上日程,就是因为日积月累早已积重难返。
2由地价超水平上涨导致巨量资本沉淀。
大量资金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流动,流程过短,像洪水一样没有渗透下去就迅速流走,超额地价被榨取出来后以无效和惰性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房地产经济的库床迅速淤积而加高,投资的边际效益迅速减少,新一轮拉动就需要投入更大的流量,淤积程度会更加严重——大量资金跑龙套般转一圈,在统计GDP的 电子 板上闪过之后,便沉淀下来——水位因此更高,水流更快,因而也更危险,用于堵漏防溢的成本也就更大。一旦民众对银行的信心产生动摇,发生金融风险的几率就会加大。为了维护金融不至崩溃,政府只好为银行输血,或者变相为房地产、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企业托盘:通过借债增加高工资者的工资收入(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之下,也可通过减少税费负担的办法),增加其购买力。结果水涨船高,进一步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扬汤止沸的办法失效之后,就只能釜底抽薪,急刹车硬着陆了,从而导致更大范围、更严重的资本沉淀,国民经济因此会多年停滞不前。
另外,土地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将它的希缺性维持在一种弹性状态,使之随经济的发展而舒张,才是一种可持续性资源使用方式。资金注入强度过大,就像农田施加了过多的化肥,短期增产的代价是土壤的板结、地力的下降。它将导致企业资产值过高,利息与折旧负担沉重,严重削弱企业的发展活力。多年以来,众多中小型国营、民营企业利润微薄,缺乏公积储备,负债率居高不下,靠借贷还贷、拆了东墙补西墙艰难度日,银行看似能收回利息,但本金却越沉淀越多,坏、呆帐率实际上有增无减——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性处理措施。这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在“搞活”的期待中苦苦挣扎了多年后,终于被晾在了银行资金浸润不到的“旱地”上。
还有,房地产的一马领先,将城乡一般居民的需求水平远远抛在了后面。生产与消费的严重错位使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尽管实际利息已经为负。到2003年,全国光人民币的储蓄总额已达12万亿,银行内存差5万亿,这使银行在通胀率高于利率的情况下仍然背负着沉重的利息负担;这也使我们国家过早陷入了凯恩斯声称的“流动性陷阱”,以货币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宣告失效。
再有,房地产的超前发展刺激了上游企业的扩张,在下游消费没有扩容的情况下,生产力迅速过剩,出现局部通货膨胀,也导致资本的大量沉淀和流失,从另一个方面加重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
以上因素综合起来,使发生于房地产领域的淤积效应扩散到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使国民经济的容量和弹性严重受损,危机四伏:在内,由于饮鸩止渴导致各种矛盾日积月累,终成死结;对外,则因利益外流被裹挟在国际资本的战车上欲罢不能,势同骑虎。这便是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