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网PWA视频评论

儿科克林霉素外渗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2023年09月26日

- txt下载

【摘要】 对克林霉素外渗引起的损伤进行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克林霉素外渗;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参考 文献
静脉输液中液体外渗是常见并发症,克林霉素外渗引起患儿肢体肿胀,输液处2~3cm皮肤可出现发白,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进一步组织发绀,发黑,甚至溃烂坏死,有的还可引起关节及肌腱功能损伤。
   1 克林霉素外渗的因素分析
  1.1 护理问题 护理技术不过硬,在穿刺的过程未能做到一针见血,反复的进针与退针易损伤血管壁,在输液的过程中易外渗;护理人员在穿刺前对血 管质量的评估不足,选择在多次穿刺处穿刺,损伤的血管未修复好,易致液体外渗;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输液的过程未能加强巡视,未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1.2 患儿自身的因素
  1.2.1 患儿生性好动 特别是3岁以下的患儿不能按输液的要求制动,导致针头滑脱或刺伤血管,易致液体外渗。
  1.2.2 肥胖 我科2006—2009年以20例克林霉素外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8例,肥胖儿10例,正常体重儿10例,年龄在6个月~3岁间。其中正常体重儿液体外渗发生肢体肿胀,疼痛,未出现水泡,无溃烂,经过对症处理后肿胀消退,组织血液循环好。3例肥胖儿组织肿胀,出现水泡,皮肤发白发绀。肥胖儿皮下脂肪大量堆积,外渗的克林霉素易于脂肪组织发生凝集,影响组织的重吸收与分布,大量外渗的液体堆集在此,加重了组织的损伤。
  1.3 药物的性质 克林霉素含有甲醇,禁用于肌肉注射[1]。而外渗的液体集聚在皮下与肌肉之间,克林霉素药效快,克林霉素正常药学动力表明:单次注射克林霉素0.6g,血药浓度立即达高峰,浓度为11.0g±2.02mg/L,8h血药浓度为1.6g±0.35mg/L[2]。 外渗的克林霉增强活力很快在皮下与肌肉之间发生了吸收,对组织的破坏性大。
  1.4 损伤 与外渗的液体量成正比,外渗的液体量越多,损伤的越严重。
  1.5 穿刺部位 临床上以20例克林霉素患儿为研究对象,头皮5例,上肢5例,下肢10例,头皮均为肿胀型,经过对症处理后无破溃,上肢1例有水泡,无发绀,处理后无破溃,下肢3例组织发白,出现水泡,破溃,下肢位置低,加上静脉瓣,回心血量减少,组织间隙易肿胀。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收藏

相关推荐

清纯唯美图片大全

字典网 - 试题库 - 元问答 - 繁體 - 顶部

Copyright © cnj8 All Rights Reserved.